如何养育一个有“空心病”的孩子?

 我来答
容尚离7960
2022-07-12 · TA获得超过1309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811
采纳率:99%
帮助的人:81.6万
展开全部
最近读到两篇文章,一篇是中国留学生在朝鲜留学的经历,一篇是北大的心理咨询师(高校教师)对北大学生心理健康情况的调查和记录。

现在的中国看朝鲜,就是一种“正常人”看“异类”的眼光。我们的经济比他们发达,我们的资讯比他们发达,他们的思想闭塞、禁锢,我们看他们的时候有一种同情的眼光。但真实情况是这样吗?留学一年多后,学生得出的结论是:他们看上去挺快乐的,表情很幸福。对于那段生活,她觉得没有每天大量信息的冲击,这样的生活反而值得怀念。

所以,我们以为别人不幸福,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这个逻辑如果套用到我们的孩子身上,就会出问题。家长通常认为孩子“这样……那样……”就会幸福快乐,他们也不遗余力地把孩子往那个方向引,但实际情况呢?

北大的学生都可谓是天之骄子了,北大的学生由于来自全国,如果再进行分层,北大学生中最优秀的那些,是不是就是绝对的优秀人才了。他们的幸福感如何呢?他们获得的荣誉和家庭的关注,可不是一般孩子能比的。

很可惜,负责北大心理干预和心理辅导的老师在接触了上千例的学生后,发现高达30%的学生厌学,有的患有很严重的抑郁症。其中有一个孩子,特别优秀,但是学校、父母和他自己,经过四年的各种心理治疗,最后父母还是决定让他放弃学业,退学回家。

更可怕的是,这位老师发现,其实这些孩子的问题早在进入大学之前就已经发生了。也就是说在青少年时期,在初中、高中时期,他们就已经出现了这些问题。这些孩子有很深的孤独感和无意义感。和他人之间的关系好像非常地虚幻。想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而活着。

很多人都知道,孩子的问题来自父母。

那么这些简历优秀的孩子,他们的父母做错了什么吗?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家长自己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也努力把孩子培养成“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参与者不只家长,其实也还有教师。“提高一分,干掉千人”,这样的口号,把周围的同学都变成了敌人,而不是战友。把生活变成了战争,把日子过成了战斗。心的荒芜也是必然的。

美国哈佛的精神是让优秀的人要帮助世界变的更好。我相信他们中也有很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因为很多毕业后也去了离钱最近的地方——华尔街——工作。但是,也有一些人去了非洲做支援,甚至来中国的农村做公益。

这样一种利他的初心和发心,却拯救了他们的心理。也许他们也会遇到挫折,也会遇到困难,但是内心从未质疑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也从未切断和世界的联系。

--------------分割线------------------

问题来了,作为家长,我们能做什么?

言传身教,做孩子的榜样。做一个好的示范。身体力行。家长,首先自己要找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只不过这对于很多只会挣钱的家长来说,真的是太难了。不是吗?

---------------后记-------------------

由于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北大的教师,所以他所举的例子都是北大的优秀学子。但是,千万不要以为只有优秀的孩子才会得“空心病”,好像普通的孩子就都活得十分有价值感似得。

应该说,“空心病”和优秀无关,这就好像抑郁症其实和是否富裕关系也不大。

因为我们没有其它学校或群体的数据,所以,我们也无法得出准确的结论。

但是,普通学生难道就不会出现这些问题吗?好像不尽然。

我们也不能说普通学生的家长就怎么样,这不是一个一概而论的问题。这可能是社会病在教育领域的一种反映。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