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老师14种称谓
1.夫子:对年长而学问好的人的尊称。见《书·牧誓》:“夫子勗哉!不愆於四伐、五伐、六伐、七伐,乃止,齐焉。”.《始语·子张》:“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后来夫子成为对教师的尊称。
2.师傅:老师的通称。《史记·太史公自序》:“孔氏述文,弟子兴业,咸为师傅,崇仁厉义”。清和邦额《夜谭随录·棘闱志异》:“吾虽少长於汝,然而师傅也,汝弟子也。以弟子而上凌师傅,读书何为?”。《谷梁传·昭公十九年》:“羁贯成童,不就师傅,父之罪也。”。传统的徒弟拜师,需要先找引师、保师、带师等三师,否则师父不接受该徒弟。
3.师保:古时任辅弼帝王和教导王室子弟的官,有师有保,统称“师保”。《易·系辞下》:“无有师保,如临父母。”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凤仙》:“自此验之:每有事荒废,则其容戚;数日攻苦,则其容笑。於是朝夕悬之,如对师保。”《书·太甲中》:“既往背师保之训,弗克于厥初,尚赖匡救之德,图惟厥终。”
4.先生:古代称别人先生有向别人学习的意思,达者为先,师者之意。《孟子·告子下》:“宋牼将楚,孟子遇於石丘曰:‘先生将何之?’”赵岐注:“学士年长者,故谓之先生。”
5.宗师:大师是指在某一领域或多种领域内都取得极高的成就,但未必就有开宗立派的能力,而宗师则必定附带着能开宗立派的条件。宗师肯定是大师,但大师却不一定是宗师。
6.老师:教授学生的人。直至19世纪末,辛亥革命元老中国现代教育奠基人何子渊等将西学(美式教育)引入中国,创办新式学校后,便开始在《学生操行规范》里面明确将教师称谓定义为“老师”。但绝大部分学生约定俗成将“先生”改称为“老师”,则是从国民政府时代开始,并一直沿用至今。
7.教习:古代对于从事以教授他人学习为生的人,都称为“教习”。《史记·李斯列传》:“高受诏教习胡亥,使学以法事数年矣。”清秋瑾《敬告姊妹们》:“如今女学堂也多了,女工艺也兴了,但学得科学工艺,做教习,开工厰,何尝不可自己养活自己吗?
8.教谕:是“正式教师”之意,宋代开始设置,负责教育生员教导。唐代张九龄《论教皇太子状》:“若亲近细人,不闻教谕,纵欲行善,犹未知所适。”。《明史·职官志四》:“儒学,府教授一人,训导四人。州,学正一人,训导三人。县,教谕一人,训导二人,教授、学正、教谕,掌教诲所属生员,训导佐之。”。明·王铎《太子少保兵部尚书节寰袁公神道碑》:“(袁可立)祖锦,韩城教谕。”
9.教授:中国汉、唐两代太学都设有博士,教授学生。博士就是后来的教授。宋代中央和地方的学校开始设教授。元代各路州府儒学及明、清两代的府学都设教授。清代末年兴办新学后,大学设正教员、副教员。
10.助教:教师职称等级由低到高依次是,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基本意义就是协助教学
11.学博:唐制,府郡置经学博士各一人,掌以五经教授学生。后泛称学官为学博。《儒林外史》第三六回:“这人大是不同。不但无学博气,尤其无进士气。”
12.学正:宋国子监置学正与学录,掌执行学规,考校训导。元除国子监外,礼部及行省、宣卫司任命的路、州、县学官亦称学正。明、清国子监沿置。明学正秩正九品。清初不改,乾隆初升为正八品。清州学官亦称学正。学正为基层官员编制之一,配置于国子监,而从事业务则相当于官学中的老师或行政人员。
13.学录:学录为中国古代文官官职名,基层官员编制之一,配置于国子监等官学机构,而从事业务则相当于老师或学校行政人员。
14.学官:教官,是指主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传说夏代就有学校。最早的学校叫庠(xiáng)、序、校,以教武艺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