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从不同角度有不同的定义方式,对于士兵而言,自然强调易操作性和精确性;而对于后勤而言,他们喜欢的是便于制造、维护、成本低廉的武器。
从士兵角度而言,最好的冲锋枪应该具备以下特征:
1、精确度高,能有效杀伤敌人;
2、弹容量大,在战场上,换弹夹的时候就可能是丢命的时候;
3、维护简单,故障率低。
这几点都做到的,当属芬兰的M1931“索米”冲锋枪
“索米”冲锋枪是由芬兰的莱迪在其设计的M26冲锋枪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的,并用其国家的名字命名(“索米”是由芬兰语中“芬兰”一词演变而来的)。该枪问世后名气不大,但在苏芬战争中以其性能和战术使用而名声大震,并深深“伤害”了苏军,也影响了苏军的装备建设。
大容量弹鼓,以及拉机柄在射击时固定不动的设计是“索米”最大的亮点,也影响了其它冲锋枪的设计。优质选材和严格的加工工艺标准使“索米”的射击精度和可靠性甚高,在连发时射击非常稳定,以其优异的性能成为二战冲锋枪的佼佼者。但也正因它复杂的加工工艺和昂贵的材料,使它不适合大量生产,在二战时期的总产量不超过8万支。该枪采用自由枪机式自动方式,开膛待击,发射9毫米派拉贝鲁姆手枪弹,有效射程200米,理论射速900发/分,配有多种供弹具,容弹量最多的为70发弹鼓。
特别值得一提的就是他可以使用弹鼓、4排弹匣等供弹具供弹,灵活性大,相比之下,苏联的PPSh在精度控制上和供弹具的灵活性上不如索米。
对士兵而言,索米可谓是最佳战斗武器。
从后勤的角度而言,索米就不行了,加工要求太高,单价太高,不利于大量装备。后勤最喜欢的当属英国的斯登。
斯登被称为管子抢,工艺简单、外形丑陋,但便于大量生产,对生产环境要求低。
美国的《二次大战武器调查报告》中有一段比较客观的文字说:“司登冲锋枪在阿伯丁试验场做过试验。对它的责难主要集中在外表难看,不合常规。但是,司登也有很多优点:首先,它是一支威力颇好的武器;其次是成本低;第三是便于迅速大量生产。”(二战中总产量高达375万支)
2023-08-28 广告
二战中,最不受士兵欢迎的冲锋枪,如今却成了一代战争名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