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蜀国先灭亡
因为蜀国在三国里实力最弱。
263年8月,魏国实际领袖司马昭决定向蜀汉发动战争,派遣钟会、邓艾、诸葛绪三路攻蜀。蜀将姜维、廖化率军以剑阁(今四川剑阁)险道为屏障,阻击魏军主力。
魏军具体进军路线是:西路邓艾主攻沓中屯田的姜维,中路诸葛绪负责切断姜维后路,东路钟会军则主攻汉中诸城。姜维在沓中与邓艾交战后,晃飞诸葛绪,直奔东路抵挡魏军主力。而钟会大军在占领汉中大部分据点后,前进到剑门关外时 被回援的蜀军阻拦,僵持不下。
邓艾则采用以迂为直的谋略,在魏蜀两军主力对峙于剑阁之时,自率精锐部队绕道阴平(今甘肃文县西北),越过700余里荒无人烟的地区,凿山开路,奇袭江油(今四川江油北)。又在蜀汉腹地绵竹大破诸葛瞻、攻占涪城(今四川绵阳),进逼成都。后主刘禅因邓艾兵临城下,向魏军投降。
263年11月,蜀汉正式灭亡,开始了三国时代统一的序幕。
扩展资料
蜀汉后期,姜维的北伐使得蜀汉国力耗损巨大,宦官黄皓、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老臣张翼都开始反对姜维北伐,姜维感到压力巨大,不敢回成都,就在沓中屯田,储备军资,继续打算北伐。而另一方面,诸葛瞻等人也想除去黄皓,但因刘禅十分宠信黄皓而无能为力。
景耀六年(263年),姜维得到钟会治兵关中的消息,上表刘禅调遣张翼、廖化驻守险要,但黄皓听信鬼神之说,告诉刘禅敌人不会来,蜀汉大臣也不知道此事,直到魏军五路伐蜀,攻入汉中,刘禅才派张翼、廖化等人前去救援,但为时已晚。
姜维将钟会大军阻挡在剑阁,却没想到邓艾从景谷道偷渡,进兵至绵竹,杀败诸葛瞻,刘禅一方面调阎宇支援成都,一方面召集大臣商议。谯周力排众议,劝刘禅投降。
而姜维接到刘禅的敕令后,试图借钟会之手复国,但是计划泄漏,姜维、邓艾、钟会全部被杀,自此,蜀汉彻底灭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魏灭蜀之战
推荐于2017-09-13 · 知道合伙人教育行家
1、人心向背:前期人心思汉,曹操挟天子,刘备“兴复汉室”;后期,曹丕篡汉,人民也对汉没了归宿感,蜀汉失去政治优势。
2、关羽大意丢失荆州和蜀汉在夷陵之战的惨败,造成诸葛亮著名宏伟的隆中对计划无法实现其伟大的战略意图,并且以此为转折点,蜀汉政权开始由鼎盛时期走下坡路了。
3、蜀汉主要领地益州地处相对闭塞落后的西南偏远地区,无论从人口、文化、资源、军力、人才等等方面,都比不上中原的曹魏和江南的孙吴。
4、初期蜀汉政权建国时候的人才到后期又逐步的凋零了,出现了严重缺乏人才的局面。
5、蜀汉政权在战前的军事上和心理上的准备都很不充分。
6、蜀汉后期在政治上已经趋于腐败了,尤其是在后期的贤臣蒋琬、董允和费祎先后去世之后,姜维又长期带兵在外主持北伐曹魏的事宜,朝廷中已经没有贤臣辅助。
7、到了蜀汉政权的后期,蜀汉政权内部的政治矛盾已经非常激烈了,尤其是益州土著势力和外来势力之间的历史矛盾一直就很深。
8、诸葛亮去世,北伐失败,之后姜维再北伐,又失败,损耗了蜀汉有限的国力,造成兵疲民困的局面,加速了蜀汉的灭亡进程。
9、姜维在汉中地区的战术布置上出现了严重的失误。汉中地区是益州北方最重要门户,自古就有“无汉中就无益州”的说法。
10、战略错误,吴蜀交恶,各怀鬼胎;最后关头,吴隔岸观火,甚至还想分一杯羹,最终自取灭亡。
可以说刘备得到了诸葛亮以后,是战无不胜的。为什么有这么多武将
这么NB的军师到了最后会灭亡的,最大的原因就是他们太注重个人的感情。
例如,关羽大意把荆洲个丢了(太心高气傲了)关死了以后,张飞为了给哥哥报仇,结果是大风大浪走过来,最后落在了小阴沟里。被裁缝杀了(太急的报仇了,失去理智了)刘备是次次都听诸葛亮的,惟独这次没听,结果火烧联营700里,(太急的报仇了,不听劝告)等等。后期的诸葛亮可以说是鞠躬尽摧,但是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诸葛亮不是神。他是个人,以至最后的诸葛亮手里没有什么厉害点的武将(赵云70多了)魏言只能普用,不能重用。手里已经没有什么王牌了。秋风落在五丈原,蜀国基本就完了,姜维虽然在,但是蜀国的主子投降的太早了。一句话:
如果当初不是庞统的嫉妒,不是关羽的大意,可以说最终统一三国的肯定是蜀国
荆州历来是兵家必争之路!当时更东吴借是劝和之计,,凭什么还?又不是抢他东吴的...
蜀国本来占据人和,但是经过啊斗那样一败..人心尽散..人心散则国家亡..
替伯约悲哀...一边要面对小人的诬陷 一边要面对昏君的冤枉
2、关羽刘备连连战败国力大损,特别是刘备战败不亚于曹操赤壁之战的失败。这两死战争的失败军队损失上百万。
3、没有新的人才补充,国家大小事务孔明都亲力亲为总表面上看是件好事,但这样许多人才就得不到重用,也就发现不了吸收不了新的人才。军事方面自五虎上将死后基本上是国无良将,姜维是可以,但有这样一句话: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能征善战并无几人。这些也与孔明有关,诸葛亮是何等英明能被他看上的能有几人?蜀中自然无人可用,“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用在这里也行。
4、走了汉朝的老路,宦官当道。孔明姜维都只过这亏。
5、国君昏庸,阿斗并不像《三国演义》上说的那么白痴但也是个没主见的人,主昏臣庸这样的国家怎能不亡?
6、派系太多内部出现问题。荆州派,益州派,投降派(早期投降刘备的人)还有当地贵族。
7、诸葛亮六出祁山,姜维九伐中原。连年用兵国力也不会很强,不亡如何?
个人观点敬请各位指正。
另外,武将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军事素养而非个人武力,刘备带出来的蜀汉集团早起将领基本都是草莽出身,个人认为,除了关羽在水淹七军那一段有些出彩外,其余的论军事素养完全无法和曹魏五子良将和孙吴几代都督相提并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