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华》是一部优秀的电影,导演用最纯粹、美丽、残酷的方式讲述了人生中最宝贵的青春年华。
《芳华》值得肯定的有演员们的表演,黄轩、苗苗、钟楚曦等人对于大银幕来说,还是处于新人阶段,这样的选择是一把双刃剑,用的好会成为流量明星当道的大环境中的一股清流,定会带给观众眼前一亮之感;
而用不好就很容易破坏故事整体的融洽性,继而变得支离破碎,但冯小刚用《芳华》证明,几位演员的表现清纯自然,富有活力与青春气息,到了后面的年龄跨度部分,也较好地诠释了各自的角色。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芳华》故事源于2013年冯小刚和严歌苓的一个约定——因为两人都曾在文工团服役,成长的年代也差不多,所以约好创造一个贴近亲身经历的文工团故事。2016年4月严歌苓写完了初稿,当时这本书还叫《你触摸了我》,5月份冯小刚导演就已经决定按照小说来挑选演员。
在电影名字上,严歌苓提供了几个名称《好儿好女》、《青春作伴》、《芳华》等,最终冯小刚选中了《芳华》,芳是芬芳、气味,华是缤纷的色彩,非常有青春和美好的气息,很符合记忆中的美的印象。
《芳华》称得上是一部国产优秀电影,该片将青春与战争的残酷融合在一起,这种题材的电影带给观众的冲击力也很深刻。但凡只要是观众记住的、津津乐道的电影,都称得上优秀。而《芳华》无疑做到了,它以多元风的题材、电影内涵的震撼、以及反映社会现象成为了大众所喜。
一、电影风格多元化,叙事流畅,不拖泥带水
这部电影很难去定义,其中有爱情题材,有战争题材,有年代历史基调,有青春文艺风格,这么多的元素掺杂在里面,而观众在观影时却没有感到一丝丝的别扭,说明导演的叙事能力还是很强的。
影片用剧中角色萧穗子的口吻来讲述事情发展,这样可以将角色的感情代入进去,从而使剧情的进展不显得僵硬,让观众也拥有了很好的代入感,而且没有旁白那般的干涩,使得剧情的进展显得更加活泼、真实。
二、观众的观影感受,真实反映出电影所带来的触动
我自己在电影院观看影片时,发现到电影院来看这部影片的人,大都是四五十岁或五六十岁的中老年人。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最前排的那三个老阿姨,她们在电影演绎到文工团解散大家一起唱歌告别的时候,不约而同的握起彼此的手,互相看着彼此,眼里充满了泪花;电影散场,依然有人坐在座位上悄然抽泣,仿佛还在回忆自己已逝的芳华。
所以单纯从观众反应这一点上看,这部电影确实是能够触动那个时代的人的内心的。虽然像00后甚至90后这些人不太会理解那样的战友情,但是也同样被影片中传递出的惜别温情所感染。
三、 电影大胆讽刺社会不公现象
影片中的何小萍从小因为家庭成分原因遭到白眼,以为进入了“能够天天免费洗热水澡”的文工团以后,就能够摆脱这些待遇了,没想到她还是与战友格格不入。剧中文工团的女兵时不时的嘲笑她,拿她来开涮,偷军装事件,汗臭事件,搜身事件,胸垫事件等,都给这个梦想着用舞蹈体现自己价值的小姑娘沉重的心里负担。
这讽刺了欺凌这种有集体就会出现的普遍现象。
影片中的“活雷锋”刘峰,无私奉献,好事做了千千万,到头来却因为自己心爱的女孩的污蔑,被组织抛弃。这赤裸裸地讽刺了舍人为己的人性的黑暗。
从一开始光鲜亮丽的文工团大门和鲜艳的巨幅毛主席画像,到后来一幅巨大的黑幕把画像完全掩盖,何小萍和刘峰共同被组织拒之门外,强烈的反差反映了那个偶像时代的结束。这大胆讽刺了那个年代人们思想的盲从面,这是很少有电影敢做到的。
影片最后,刘峰空落得一个“战斗英雄”的称号,经受体弱、残疾的煎熬;曾经的那批人都走散了,剩下的只是同样被组织抛弃的何小萍与刘峰互相依偎,这种似友情似爱情的情感,两个人却都已然释怀的画面虽然感人,但从侧面反映出组织和这个社会没有对这种有过贡献的老兵给与足够的关怀,惹人心疼。
那些在影院中哭泣的人们,或许是想到了自身和剧中角色相似的委屈了吧。
伴随着一首缓缓流入心扉的《绒花》响起,《芳华》最后告诉我们,不管曾经的生活有多少遗憾,过去的都已经成为了过去。我们所能够做的,只有纪念自己流走的青春,和回忆自己已逝的芳华。一部优秀的电影,不过如此,回味无穷。
只能算是一部及格偏上的电影,不算优秀。
其实很多人喜欢《芳华》,甚至觉得这部电影和冯小刚之前的电影大为不同,不仅仅没有早期京味的贺岁喜剧范,而且也没有后来如同《1942》、《集结号》、《唐山大地震》那些对于苦难的消费,在《芳华》这部电影中,完全是一个温柔和睦、对过往深情怀念的冯小刚。
严格来说,很多观众都是被影片中那种情怀所打动,以及革命时代的青春所吸引。然而如果扒开这些引人瞩目的幌子,仔细翻看这部片子的故事便回发现这其实就是一部校园青春片。整个文工团其实就是如同《致青春》中的大学和《匆匆那年》中的高中,而女生之间的党同伐异,对于成分较低女生的偏见和歧视,则和郭敬明的《小时代》系列并无二致,含有一种都市精英分子在审视平凡大众时所获得的优越感。
因此,尽管这部电影讲述了文革时期青春男女的别样生活,以及战争对于人性的重塑,然而一旦抛开那些时代剧的外壳,让人体悟到的依旧是当下的陈腐和互戕。不管是何小萍,还是刘峰,他们都和青春年华无关,锁在他们身上的只有坏分子的体臭味和老好人的活该、倒霉。这种人性之惨烈并不如冯小刚所偏爱的温柔,而是有甚于影片中无限靓丽的其他女孩。
这种表面的缅怀和另类叙事,其实正好对于了不堪和庸俗套路,《芳华》只是一种猎奇,并非优秀。
《芳华》算不算一部优秀的电影?毫无疑问,肯定算。但《芳华》也是一部很残酷的电影。虽然影片里的镜头张扬青春曼妙、镀金般的回忆,但底色却让观众感到了残酷。生活没有放过任何人——曾经意气风发的军队文艺兵,走到最后,刘峰失去了胳膊,何小萍失去了心灵,林丁丁变成了胖子,小郝过得并不幸福,陈灿虽然有钱却与妻儿不亲近,曾经的领导们伴随着文工团的解散和后来的裁军,可以想象也不得志,唯有穗子未做清晰交代,此处我也不太明白,这个叙述主体为何下落暧昧。
刘峰与何小萍最后的相依为命,算是一抹暖色,但那暖,也是夕阳的暖,无限好却近黄昏。文革、越战、恢复高考、改革开放、腐败滋生,上个世纪70年代到90年,非常动荡的岁月,导演描绘了一群人20年的群像,他们都是典型的被动型人生。就算掌握了男兵女兵前途大权的政委,在历史的大潮下一样是被解散的命运。可以看到,在那段岁月里,中国的大多数人,都没有个体的“我”,只有集体的“我们”。
拍军装照为什么那么重要?缝制胸罩为什么要被嘲笑和监控?因为每一个人最好都和其他人一样,都依附于一个看似强大的集体,才有安全感。因为每一个人都那么弱小,集合在一起,才有一种大的错觉——这是看电影时觉得非常恐怖和难过的地方。任何金子一样的青春,在这中环境下,都会被摧毁。我又有一点庆幸,这个时代过去了。“我们”与“我”正在并存。
仅仅就我熟悉的媒体来说,曾经掌握绝对话语权的权威媒体越来越少,各种发声渠道、各种匪夷所思的自媒体言论,百家争鸣。看起来似乎乱了,但我却觉得,选择多了。不再是一个流派打到一切,一家之言统一天下,每一个新闻故事都可能出现反转,看起来,真相模糊了,但其实,真相就是模糊的,就是从不同的角度看,被不同的人看,有不同的纹理和逻辑。
微博上因为观点不同,喊打喊杀的多了,但难道这前提不是,有平台让每个人表达不同观点了吗?就算会被封号,至少这声音出现过吧,至少有人敢说不了吧。比起只让编辑记者掌握话语权的年代,这就是一种平权和进步。我希望《芳华》的年代,永不要重来,让人从“我们”走出来,走向“我”,而不是倒退。
不能算,虽然这部电影已经开始关注一些问题了。但是,正是因为他关注的那些个问题都太过于浮于表面反而给人一种隔靴搔痒的感觉。
《芳华》是冯小刚2017年的大作,那个时候的冯小刚还没有现在的俗事缠身,还想着怎么做好一部属于自己的电影。《芳华》上映之初,各种声音的讨论是不绝于耳。但是,上映之后的《芳华》反而平淡了许多。
这部电影关注了一切很多的导演不曾试探的边缘问题。这里面就包括文工团、自卫反击战、开放下海等等涉及时代变迁的一些问题。这在之前是不曾有过的。冯小刚这一次在试探也是做了很多的努力。但是,期望越高失望也就越大。原以为冯小刚能够拍摄一部近现代的符合现实的历史。可是,几乎所有的问题都是浅尝辄止,除了文工团之外的事情都是一笔带过。这反而带来了不好的效果。
引起了人们的观看愿望又彻底的打碎,这种手法实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