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提出的“有教无类”有何意义?

 我来答
漫阅科技
2019-12-27 · 精品内容集合多媒体阅读方式于一体
漫阅科技
向TA提问
展开全部

孔子首次提出“有教无类”,打破社会等级界限,使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向群众开放,在教学实践中,他强调“诲人不倦”,“循循善诱”;善于进行启发式教学,注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学生有问题时才加以指点。教育学生要触类旁通,由此及彼,“举一反三”,“告诸往而知来者”。注意因材施教,常常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给以不同解答。他教育弟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提倡勤学多问,他自己则是“学而不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多闻阙疑,慎言其余”,“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在他看来,只要善于学习,到处都有老师。“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强调学习与思考结合,而思又以学为基础。要求吸收新知识与复习已有知识相结合,言与行相结合,反对讲空话,只说不做。孔子的许多见解,至今仍然十分有益。

知道书画
2020-11-22
知道答主
回答量:1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9052
展开全部

叶炜历史课-孔子的“有教无类”乃教育、学术平民化之开端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