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的形成,种类及发展?请分类写明
展开全部
1、对联,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
2、对联的形成:对联又称楹联、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等,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春联源远流长,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他在寝室门桃符板上的题词:“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谓文“题桃符”(见《蜀梼杌》).这要算中国最早的对联,也是第一副春联. 对联起源秦朝,古时称为桃符.关于中国最早的楹联,谭蝉雪先生在《文史知识》1991年第四期上撰文指出,中国最早的楹帖出现在唐代.
3、种类:对联大致可分诗对联,以及散文对联.对联格式严格,分大小词类相对.传统对联的形式相通、内容相连、声调协调、对仗严谨.散文对联一般不拘平仄,不避重字,不过分强调词性相当,又不失对仗.
发展阶段
但从文学史的角度看,楹联系从古代诗文辞赋中的对偶句逐渐演化、发展而来.这个发展过程大约经历了三个阶段.
对偶阶段
时间跨度为先秦、两汉至南北朝.在中国古诗文中,很早就出现了一些比较整齐的对偶句.流传至今的几篇上古歌谣已见其滥觞.如“凿井而饮,耕田而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之类.对偶这种具有整齐美、对比美、音乐美的修辞手法,开始普遍而自觉地运用于赋的创作中.如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中有:“击灵鼓,起烽燧;车按行,骑就队.”
骈偶阶段
骈体文起源于东汉的辞赋,兴于魏晋,盛于南北朝.骈体文从其名称即可知,它是崇尚对偶,多由对偶句组成的文体.这种对偶句连续运用,又称排偶或骈偶.骈体文有三个特征,即四六句式、骈偶、用典,此其一.二是对偶字数有一定规律.主要是“四六”句式及其变化形式.主要有:四字对偶,六字对偶,八字对偶,十字对偶,十二字对偶.三是对仗已相当工巧,但其中多有重字(“之、而”等字),声律对仗未完全成熟.
律偶阶段
律偶,格律诗中的对偶句.这种诗体又称近体诗,正式形成于唐代.但其溯源,则始于魏晋.律偶也有三个特征:一是对仗作为文体的一种格律要求运用;二是字数由骈偶句喜用偶数向奇数转化,最后定格为五、七言;三是对仗精确而工稳,声律对仗已成熟.
特征:独特性和普遍性的统一、寄生性和包容性的统一、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统一、通俗性和高雅性的统一、严肃性和游戏性的统一
一般分类
按用途分类
1.通用联——春联 2.专用联——茶联、寿联,婚联,喜联,挽联,行业联,座右铭联、赠联,题答联
按字数分类
1.短联(十字以内) 2.中联(百字以内) 3.长联(百字以上)等.
按修辞技巧分类
1.对偶联:言对、事对、正对、反对、工对、宽对、流水对、回文对、顶针对. 2.修辞联:比喻、夸张、反诘、双关、设问、谐音. 3.技巧联:嵌字、隐字、复字、叠字、偏旁、析字、拆字、数字.
按联语来源分类
1.集句联:全用古人诗中的现成句子组成的对联. 2.集字联:集古人文章,书法字帖中的字组成的对联. 3.摘句联:直接摘他人诗文中的对偶句而成的对联. 4.创作联:作者自己独立创作出来的对联.
按使用方式分类:1.节令联 2.喜庆联 3哀挽联 4名胜联 5行业联 6.题赠联 7.杂感联 8.学术联 9.趣巧联
2、对联的形成:对联又称楹联、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等,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春联源远流长,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他在寝室门桃符板上的题词:“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谓文“题桃符”(见《蜀梼杌》).这要算中国最早的对联,也是第一副春联. 对联起源秦朝,古时称为桃符.关于中国最早的楹联,谭蝉雪先生在《文史知识》1991年第四期上撰文指出,中国最早的楹帖出现在唐代.
3、种类:对联大致可分诗对联,以及散文对联.对联格式严格,分大小词类相对.传统对联的形式相通、内容相连、声调协调、对仗严谨.散文对联一般不拘平仄,不避重字,不过分强调词性相当,又不失对仗.
发展阶段
但从文学史的角度看,楹联系从古代诗文辞赋中的对偶句逐渐演化、发展而来.这个发展过程大约经历了三个阶段.
对偶阶段
时间跨度为先秦、两汉至南北朝.在中国古诗文中,很早就出现了一些比较整齐的对偶句.流传至今的几篇上古歌谣已见其滥觞.如“凿井而饮,耕田而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之类.对偶这种具有整齐美、对比美、音乐美的修辞手法,开始普遍而自觉地运用于赋的创作中.如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中有:“击灵鼓,起烽燧;车按行,骑就队.”
骈偶阶段
骈体文起源于东汉的辞赋,兴于魏晋,盛于南北朝.骈体文从其名称即可知,它是崇尚对偶,多由对偶句组成的文体.这种对偶句连续运用,又称排偶或骈偶.骈体文有三个特征,即四六句式、骈偶、用典,此其一.二是对偶字数有一定规律.主要是“四六”句式及其变化形式.主要有:四字对偶,六字对偶,八字对偶,十字对偶,十二字对偶.三是对仗已相当工巧,但其中多有重字(“之、而”等字),声律对仗未完全成熟.
律偶阶段
律偶,格律诗中的对偶句.这种诗体又称近体诗,正式形成于唐代.但其溯源,则始于魏晋.律偶也有三个特征:一是对仗作为文体的一种格律要求运用;二是字数由骈偶句喜用偶数向奇数转化,最后定格为五、七言;三是对仗精确而工稳,声律对仗已成熟.
特征:独特性和普遍性的统一、寄生性和包容性的统一、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统一、通俗性和高雅性的统一、严肃性和游戏性的统一
一般分类
按用途分类
1.通用联——春联 2.专用联——茶联、寿联,婚联,喜联,挽联,行业联,座右铭联、赠联,题答联
按字数分类
1.短联(十字以内) 2.中联(百字以内) 3.长联(百字以上)等.
按修辞技巧分类
1.对偶联:言对、事对、正对、反对、工对、宽对、流水对、回文对、顶针对. 2.修辞联:比喻、夸张、反诘、双关、设问、谐音. 3.技巧联:嵌字、隐字、复字、叠字、偏旁、析字、拆字、数字.
按联语来源分类
1.集句联:全用古人诗中的现成句子组成的对联. 2.集字联:集古人文章,书法字帖中的字组成的对联. 3.摘句联:直接摘他人诗文中的对偶句而成的对联. 4.创作联:作者自己独立创作出来的对联.
按使用方式分类:1.节令联 2.喜庆联 3哀挽联 4名胜联 5行业联 6.题赠联 7.杂感联 8.学术联 9.趣巧联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