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虚词者
1. 虚词“者”的用法
一、助词。
1、指人、物、事、时、地等。“……的”,“……的(人、东西、事情)”。
例句: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白话译文:有再说让长安君为人质的,我老太婆一定朝他脸上吐口水!
出处:先秦·刘向《触龙说赵太后》
2、用在数词后面,译为“……个方面”“……样东西”“……件事情”。
例句:此数者,用兵之患也。
白话译文:这些都是兵法中的大忌。
出处:汉代·司马迁《史记》《赤壁之战》
3、用作“若”“似”“如”的宾语,译为“……的样子”。
例句:言之,貌若甚戚者。
白话译文:他说着(这些话),脸上露出非常悲伤的申请。
出处:唐代·柳宗元《捕蛇者说》
4、放在后置的定语后面,相当于“的”。
例句: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白话译文:寻找一个能到秦国去回复的使者,也未能找到。
出处:汉代·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5、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不必译出。
例句: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白话译文:廉颇赵国优秀的将领。
出处:汉代·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语气词。
放在疑问句的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等。
例句: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白话译文:为什么这样呢?为的尊重(你们)大国的威严以表示敬意啊。
出处:汉代·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者拼音:zhě
释义:
1、用在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词组后,并与其相结合,指人、指事、指物、指时等:读者。作者。二者必居其一。来者。
2、助词,表示语气停顿并构成判断句的句式:陈胜者,阳城人也。
3、这,此(多用在古诗词曲中):者个。者回。者番。者边走。
扩展资料
汉字笔画:
相关组词:
1、两者[liǎng zhě]
台湾女歌手张悬演唱的一首歌曲。
2、谒者[yè zhě]
官名。
3、匠者[jiàng zhě]
木工;工匠。
4、之者[zhī zhě]
唐宋时习语。
5、刑者[xíng zhě]
受刑的人。
2. 初中文言文虚词“者”字的用法有几种
.【者】
(一)助词。
1.指人、物、事、时、地等。“……的”,“……的(人、东西、事情)”。
①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触龙说赵太后》)
②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在数词后面,译为“……个方面”“……样东西”“……件事情”。
①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赤壁之战》)
②或异于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3.用作“若”“似”“如”的宾语,译为“……的样子”。
①言之,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说》)
②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黔之驴》)
4.放在后置的定语后面,相当于“的”。
①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赤壁之战》)
5.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不必译出。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6.用在“今”“昔”等时间词后面,不必译出。
①近者奉辞伐罪。(《赤壁之战》)
②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
③远者数世,近者及身。
7.放在分句的句末,引出原因。
①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赤壁之战》)
②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语气词。
1.放在疑问句的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等。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
3. “者”字虚词的用法
【者】(一)助词.1.指人、物、事、时、地等.“……的”,“……的(人、东西、事情)”.①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触龙说赵太后》)②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廉颇蔺相如列传》)2.用在数词后面,译为“……个方面”“……样东西”“……件事情”.①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赤壁之战》)②或异于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3.用作“若”“似”“如”的宾语,译为“……的样子”.①言之,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说》)②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黔之驴》)4.放在后置的定语后面,相当于“的”.①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②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赤壁之战》)5.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不必译出.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6.用在“今”“昔”等时间词后面,不必译出.①近者奉辞伐罪.(《赤壁之战》)②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③远者数世,近者及身.7.放在分句的句末,引出原因.①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赤壁之战》)②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③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二)语气词.1.放在疑问句的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等.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②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
4. 文言虚词“者”的用法
者
⑴指人、物、事、地点等,相当于“。。的”或“。。的人(东西、事情、地方)。”例:
①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者:指人)
②若所市于人者,将以实笾豆奉祭祀、供宾客乎?
③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者:指事。)
④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⑤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⑥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⑦循表而夜涉,溺者千有余人。
⑧谁为大王为此计者:(者:指人)
⑨客何为者?(者:指人)
⑩大率用根者,若有宿根,须取无茎叶时采。(者:指物,药)
(11)又可怪者,在盗积贼,杀人重囚,气杰旺,染此者十不一二。(者:指病)?
(12)亦余昔年欲登未登者。
⑵与“若”之类字组成某种词组,或单用,表示比拟,相当于“。。的样子”、“。。似的”。例:
①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②言之,貌若甚戚者。
⑶放在主语之后,表示提顿或判断。例:
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②陈胜者,阳城人也。
③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⑤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⑷放在主语之后,引出原因。例:
①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
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③而安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在也。
④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⑤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⑥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⑸放在疑问句末,表示疑问。例:
何者?上下之分也。
⑹放在假设复句中,表示假设,相当于“如果。。”、“。。的话”。例:
①入则无法家弗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②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③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⑺放在“有”字的宾语之后,表示提顿。例:
①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②有郭四者,凡四杀人。
③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⑻放在数词之后(翻译时,要根据所列事物,在数词词后加上相应的量词和名词)。例:
①或异于二者之为,何哉?(二者:两种心情。)
②此数者用兵之患也。(此数者:这几点。)
⑼放在后置的定语这后,相当于“的”。例:
①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定语是“可使报秦者”,中心词是“人”。
②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
⑽放在时间词之后,表示停顿,起调整音节作用。例:
①近者奉辞伐罪。
②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
③远者数世,近者及身。
(11)放在陈述句末,表示陈述结束。例:
①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②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
-------------------------------------------------------------------------------------
通“也”:----《韩非子·八经》:“任事也无重……处官也无私。”《说苑·政 也理》:“鲁无君子也,斯焉取斯。”也均作“者”义解,而见古书中“者”“也”可互用。
5. 高中文言文虚词“之,于,者”的用法
答案:1.之 ⑴他、她、它(们).⑵的.⑶往,到.去.⑷这,此.⑸作宾语前置的标志.⑹我.⑺调整音节,无实义.⑻用在主谓结构中,表示了消句子独立性.⑼作定语后置的标志.于 “于”是介词,总是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去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关系.1、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从”“跟”“同”“对”“对于”“给”“由于”等.例如: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在……中)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向)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对、对于) 2、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例如: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有时则只是表示对象的性质和状态,可不译.3、放在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等字和它相应.例如: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4、复音虚词“于是”,用法与现代汉语的“于是”不完全相同.①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在的承接连词或因果连词相同.现代汉语也这样用.②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于是”属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可根据“于”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在这”“从这”等.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在这职业上”《捕蛇者说》) 3者 助词,主要有两种用法.一种是附在别的词或短语之后,组成名词性短语.如: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指南录〉后序》) 用叶者取叶初长足时,用芽者自从本说,用花者取花初敷时,用实者成实时采.(《采草药》) “者”的另一种用法是放在一个词或一组词后边,起提顿作用:先用“……者 ”提出要说明的事物,稍微停顿一下,然后说明或论断.如: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 古之让天之者,是去监门之养而离臣虏之劳也.(《五蠹》) “者”有时放在时间词之后,起语助作用,可不译.如: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 “者”有时放在数词后边,可译为“个”“样”之类.如: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赤壁之战》)。
6. 高中语文文言文虚词 者
起辅助作用的代词。与一般代词不同的是,“者”不能独立充任句子成分,必须附着于其他词或短语之后,共同构成名词性构造,以指代一定的人、事、物,可在句中充任主语、定语、宾语、中央语等。可以与“者”组合的词类较多,意义或作用也各不相同,主要有:
与名词组合:
主要可分两类:
1.复指名词或名词性主语,引出谓语。此时“者”通常可以不译,也可视须要译为“……此人”、“……这个人”、“……的情形”等。例如:
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李将军列传》)
马伶者,金陵梨园部也。(《马伶传》)
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答李翊书》)
2.复指名词或名词构造,充任动词宾语。此时“者”通常可以不译,也可视须要译为“……此人”、“……的人(情形)”等。例如:
(1)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冯谖客孟尝君》)
与数量词组合:
表示数量的种类。可译为“种”、“样”、“类”、“方面”等,也可不译。例如:
(1)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季氏将伐颛臾》)
(2)此三者,吾遗恨也。(《五代史伶官传序》)
(3)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谏逐客书》)
(4)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谏逐客书》)
与时光词组合:
表示一定的时光范围,可译为“……的时候”等。例如:
(1) 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季氏将伐颛臾》)
(2)始者,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非圣人之志不敢存。(《答李翊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