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的欣赏音乐作品

 我来答
学不进则退
高粉答主

2023-01-27 · 销售
学不进则退
采纳数:6251 获赞数:876894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一、感性上的直接体验
  
  对音乐作品情感内涵的体验,首先表现为感性上的直接体验。当我们听到一首乐曲时,它所表达的情感,凭借欣赏者的感性思维,自然产生出一种体验。如突如其来的极强的音响,会让人吃惊;单薄微弱又缓慢、低滑的音响,会使人感情上似乎有放松、平稳、失望、叹息等倾向;一连串急速、昂扬又渐次递高的音响,又会使人感情上似有紧张、热烈、兴奋、昂扬、高兴、希望等等倾向;一、二个非常长的微弱的长音,会使人的感情上有着平稳、舒展的感觉;反之,如果这个长音是渐渐非常强烈的,则会使人感到憧憬、向往等。当我们听到一个快速而又活泼的乐曲时我们会从乐器奏出的音乐主题中,获得一种欢乐和喜悦的感情体验。而当我们听到一个缓慢的,如泣如诉的音乐主题时,一种悲苦、凄凉的感情会不由自主地在我们的心头涌起。广博的音乐,令人舒心;奔放的韵律,给人豁达;细致的歌词,让人静思;忧郁的曲调,使人回首往事……这种种伴随着音乐感知而自然产生的情感体验就是我们所说的感性上的直接体验。
  “情感是审美教育的过程与归宿”没有情感的音乐只是一堆杂乱的音响,没有情感的表演者及欣赏者就如一具没有灵魂的躯壳。在欣赏过程中如果欣赏者对音乐作品仅是直接的感情体验,虽有可能体验到乐曲的基本感情,但往往会局限于喜怒哀乐的感情类型的体验上面,而不能更深入地体验乐曲感情的内在含义。也达不到欣赏过程的体验和提高欣赏水平、能力、审美层次的目的。因此,对音乐欣赏中情感体验的进一步要求就是有理解认识的参与,要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从各个方面去研究和了解乐曲感情的内在含义也就是超越感性欣赏音乐。
  
  二、理性欣赏音乐的体验
  
  其一、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作曲家生平、历史等相关内容。
  了解作者及作品背景对欣赏音乐会有很大的益处。例如在欣赏《长征交响曲》第三乐章飞夺泸定桥时,让欣赏者回顾红军长征飞夺泸定桥的历史片段,了解红军是怎么样夺取泸定桥的?(飞夺泸定桥的背景是什么?)红军能否顺利度过大渡河,关键是要夺取泸定桥的控制权。泸定桥的关键作用在于它是横渡天险大渡河的唯一桥梁。而历史上,太平天国的石达开在泸定桥附近的安顺场被清兵最后消灭了。蒋介石也梦想把红军变成第二个石达开。红军为了迅速渡过大渡河,粉碎敌人前后夹击合围的阴谋,必须火速夺下泸定桥。左路军前卫红四团,就是在这紧急的情况下,迅速接受夺取泸定桥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的。有了这一背景的了解,在欣赏乐曲时就能更好地对作品所表现的情节及音乐形象加以想象,便以理解作品。再如欣赏《如歌的行板》时,这首作品几乎成为柴可夫斯基的代名词,有时人们简直忘了作者还写过别的作品。《如歌的行板》采取的是复三部曲式。1869年夏,柴可夫斯基在乌克兰他妹妹、的庄园中度假。一天,听见窗外的泥瓦匠在唱一支古老的民歌,他被这支歌深深打动,便记录了下来。这首民歌就是《万尼亚坐在沙发上》。从歌词来看,它显然是一首无聊闲逸的小曲,但是柴可夫斯基以他敏锐的艺术洞察力,从这首歌的旋律中感受到深刻而丰富的内含,于是将它用于《如歌的行板》,作为这一乐章最主要的主题。演奏此曲时,弦乐器都加上弱音器,音色暗淡、情绪内敛,是心灵创痛的抒发。当俄国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于1876年聆听这首乐曲时,禁不住流下了热泪,并赞叹说:“我接触到了灾难深重的人民的灵魂深处。”通过这一介绍使欣赏者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能对作品的情绪更加把握到位。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