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和苏联都受到了重创,工业体系被严重破坏,外汇储备几乎为零,生产能力严重低下,美国却因为远离战火,本土没有收到打击,反而向其他国家大量的出售工业产品,大发战争财,其工业水平得到了飞跃式发展,
战后又向各国提供借款,成了世界的债主,从而使其成为头号强国,在凭借国力强盛,用结盟的方式笼络其他国家,促使其追随自己的政策,在政治上形成了以其为领导的北约集团,并掌控联合国,成了世界上经济,政治和军事的头号强国!
战后又向各国提供借款,成了世界的债主,从而使其成为头号强国,在凭借国力强盛,用结盟的方式笼络其他国家,促使其追随自己的政策,在政治上形成了以其为领导的北约集团,并掌控联合国,成了世界上经济,政治和军事的头号强国!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当代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世界近代现代历史专题30讲》第24讲)
[日期:2002-08-30] 来源:《世界近代现代历史专题30讲》 作者:黄安年 [字体:大 中 小]
当代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世界近代现代历史专题30讲》第24讲)
黄安年文 发表:《世界近代现代历史专题30讲》(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年);《学术交流网》/中学历史教材/2002年7月3日网上首发;2002年8月30日重发
24. 当代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
当代国际关系格局涉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确立的以美苏关系为重点的国际经济和政治秩序, 以及八、九十年代之交美苏冷战结束和雅尔塔体制解体后出现的全球化联系增强和世界多元化发展趋势。
当代世界经济秩序的确立和演变
战后国际经济秩序的确立反映了当代资本主义的大发展,特别是美国的超级大国地位,而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的相对衰弱和苏联的解体, 则深刻影响着国际经济秩序的演变, 但是并没有改变当代资本主义占主导的发展地位和经济秩序。
1.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以及国际货币体系的解体
1944年7月1-22日,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举行了有44个参加筹建联合国国家的代表, 讨论战后国际货币金融合作计划的国际经济会议。会议通过了《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最后议定书》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条款》、《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条款》(即《世界银行》)两个附件, 这两项协定总称《布雷顿森林协定》。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条款》规定了用黄金确定货币价值的固定比率原则, 由于美国拥有控制权, 从而美元便成了国际支付手段和储备货币。1945年12月27日, 《布雷顿森林协定》正式签字, 正式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布雷顿森林会议是当代世界经济史上的一次划时代的会议, 它奠定了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主宰的世界国际经济秩序的框架, 建立了美元的经济霸主地位和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自1960年10月起, 美国接连爆发了美元危机,迫使美元汇价下跌, 金价上涨。1971年, 美国出现了1893年以来的第一次外贸逆差。1971年12月19日, 西方十国集团达成重新调整汇率的协议, 美国同意把美元贬值7.89%, 黄金官价从每盎司35美元提高到38美元, 这意味着西方货币体系面临又一个危机。
1973年2月12日,美国再度宣布美元贬值10%。3月19日起, 西欧共同体六国对美国实行联合浮动汇率,至此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体系实际上宣告瓦解, 美元已失去了国际货币制度中的中心货币地位。
1976年1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出了修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条款的建议,1978年4月1日,正式生效。它正式承认了浮动汇率的合法化,降低了黄金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作用,至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正式隔离了黄金与货币的固定联系。80年代以来,围绕国际货币制度的改革,产生了多种方案,迄今围绕建立国际金融新秩序的斗争仍在进行。
2.巴黎统筹委员会的兴衰
巴黎统筹委员会全称输出管制统筹委员成立于1950年1月1日。它是西方国家针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战略物资禁运的、不公开对外的、没有条约的非正式国际组织, 总部设在巴黎, 简称巴统。成员国最初有美、英、法、意、荷、比、卢七国,1950年上半年扩大到挪威、丹麦、加拿大和联邦德国, 到1989年共17国。
根据美国1952年1月24日生效的《1952年共同防御援助管制法》, 俗称《禁运法案》,巴统成员国,凡向共产主义国家出口战略物资者,均将被剥夺受美国军援、经援和财援的权利。巴统的主要任务是制定禁止、控制向社会主义国家出口的战略物资、高技术产品的标准和详细的禁运清单。1952年时, 禁运项目几占国际贸易商品项目的一半。
在50年代, 巴统主要集中在确定禁运的范围和标准。在60年代巴统的限制主要集中在军事项目及与军事用途关系密切的民用项目上。1957年英国单方面宣布放弃中国差别待遇原则, 各国起而效法。1970年后, 尼克松总统也七次宣布放宽对中国的禁运,这表明了美国政府对华禁运的失败。在这期间美国一方面热衷于单边和多边的战略禁运, 另一方面则逐步强调扩大贸易战略, 开始允许出口经济技术和产品, 以及有潜在军事用途的项目。1972年我国被重新划如了Y组, 表明和苏东国家享有同等待遇。1979年底,苏联入侵阿富汗后,美国决定给予中国优惠待遇。卡特宣布将中国从Y组划出列为P组国家,可在逐项审查的基础上向中国出售军民两用产品。
1981年里根政府提出对华出口的“双倍政策”即可出口为苏联两倍的政策。1983年里根政府又宣布将中国由P组,升为V组即由非敌对国家升为“友好的非盟国”。巴统对苏联采取了严厉的措施, 1989年苏东剧变以来, 巴统政策发生大幅度调整。大幅度地放宽对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出口管制,但1989年夏以后美中关系发生急剧变化, 迄今尚未完全恢复到1989年春的好时光。
由于冷战后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1993年底巴统宣布结束自己的使命,其主要原因是:①西欧、日本反控制与美国控制的矛盾加深;②美国作茧自缚及国内不同利益集团与当权集团的矛盾加深;③中国广阔市场和经济发展的强大吸引力;④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解体,转向自由市场经济体制;⑤东亚等新兴国家和地区的崛起,形成对发达国家市场的有力竞争力量。
3.关贸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
关税与贸易总协是由美国、包括中国在内的23国在1947年10月30日在日内瓦签订的一项政府间123项的多边协定,1948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这一协定称为《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由于1948年世界贸易和就业哈瓦那会议通过的《国际贸易组织宪章》,没有被某些大国批准使宪章没有生效。于是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就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总协定的缔约国到1992年共103个,另有29国在考虑加入与否时,为事实上的适用国。
总协定以三种方式运转:1)管制政府贸易行为的多边规则;
2)作为谈判贸易的场所;
3)解决缔约国间争端与协调的机构。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规定1)以市场经济为基础,自由竞争为基本原则;
2)非歧视原则,主要表现在最惠国待遇条款和国民待遇条款。最惠国原则的特点是权利和义务的多边性,待遇的普遍性,范围的广泛性减让关税的主动性和税率的稳定性;
3)关税保护原则,即缔约国不能采取非关税形式来保护贸易;
4)促进公平贸易允许缔约国采取措施来抵消倾销行为和出口补贴造成的危害;
5)一般禁止数量限制原则;
6)贸易政策透明原则。
关贸总协定先后历经八轮回合的谈判。1986年9.月15日起, 在乌拉圭举行的第八轮会谈,到1993年12月15日乌拉圭回合谈判委员会会议在117个国家和地区贸易代表参加下正式结束,几经修改的乌拉圭回合谈判最后文件共450页, 涉及关税、农产品、纺织品、反倾销、服务贸易、知识产权等21项内容的45个独立文件, 及各类产品和服务业的减让清单。根据最后文本,工业化国家将在6年之内, 减少农产品关税36%,发展中国家则在10年内减少24%。1994年4月15日,包括中国在内的参加各方在摩洛哥的马拉喀什正式签署最后文本和世界贸易组织协定。1995年1月1日正式成立世界贸易组织它意味着世界经济合作将跨入一个新时期。
中国的复关谈判恢复自1987年6月起, 以在关贸总协定中的缔约国地位,以减让为承诺条件, 参加多边贸易各项谈判; 以发展中国家的地位享有相应的待遇作为基本原则。由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要价过高, 迄今我国仍未能恢复在关贸总协定中的合法席位和参加世界贸易组织。
4.苏联东欧国家经济互组委员会的形成及其瓦解
苏联为抗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马歇尔计划、关贸总协定和巴统, 于1949年1月,策划成立经济互组委员会。1949年4月第一次经互会上, 明确它是社会主义国家间的国际经济组织。1961年底前阿尔巴尼亚参加了经互会, 1950-1978年间民主德国、蒙古、古巴和越南先后参加, 后来发展为世界性社会主义经济组织。一些对苏友好国家以观察员身分参加。随着苏联霸权扩张的发展, 经互会逐渐成为苏联推行霸权主义的工具。由于苏联经济实力的削弱和苏东危机的发展, 1991年6月经互会会议正式宣告解散, 社会主义市场不复存在。
主宰世界半个世纪的雅尔塔体制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果出现了雅尔塔体制。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半个世纪中雅尔塔体制的兴衰始终和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紧密相连, 并且成为影响当代国际关系格局变化的主线。
1.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和雅尔塔体制的建立
战后的国际政治秩序是雅尔塔体制所确立的美苏两强主宰世界大国霸权政治秩序, 它的核心是美苏关系,随着美苏关系力量对比的消长,国际政治秩序发展相应的变化。雅尔塔体制是指1943年底—1946年初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至战初期雅尔塔会议前后, 以美苏为主的大国间所达成的一系列有关战后国际政治秩序的协议。它包括:战时德黑兰、雅尔塔、波茨坦三次大国首脑会晤等国际会议的协议;战后初期东欧地区版图的变化,两个德国的分治,联合国初期的活动和以及大国有关远东地区势力范围的安排等。
和1919--1930年中期的凡尔赛——华盛顿体制相比, 1945--1991年间的雅尔塔体制有着共同之处。它们都是世界大战结束后出现的国际关系新格局和新秩序; 都是大国间军事和经济实力对比和相互妥协的产物。然而, 它们的相异处更引人注目。主要是:
1)影响的深度和广度不同, 就时间之长和涉及范围之广而言雅尔塔体制的影响远大于凡尔赛-华盛顿体制;
2)扮演的主角有变, 从前者的英法在欧洲、美日在远东太平洋地区到美苏在全球各个角落; 3)形成的过程有异, 前者是在大战结束后的两年内形成的, 后者则是在战争接近尾声时到战争结束后不久形成的;
4)格局的性质有悖, 前者本质上是帝国主义间的争夺, 后者由于战争的反法西斯性质和社会主义国家的介入而呈现具有反对法西斯, 实行民主政治, 和大国称霸的双重性质。
雅尔塔体制的形成不是偶然的。它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和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发展的产物。它集中体现了在国际关系中主要矛盾方面的重大变化: 英、法、德、日、意等国退居二线, 美、苏走上了前台。一方面美国走上了全球扩张的霸权主义道路, 另一方面社会主义苏联的力量壮大, 影响扩大, 与此同时, 苏联膨胀了老沙皇扩张主义的图谋。
战后初期正式形成时的雅尔塔体制有着多方面的影响。
首先它有利于苏联和社会主义体系的发展,这表现为:
1) 有利于东欧各国走上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和苏联对东欧各国的控制;
2) 利于中国革命的胜利,也有利于苏联在中国, 朝鲜北部地区影响的扩大;
3) 加强了苏联在联合国和国际联合组织中的作用;
4) 扩大了苏联在世界事务中, 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其次它确立了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权地位, 并有利于美国在全球的霸权扩张。
再次它有利于美苏称霸和争霸。
可以说, 二战后的一系列重大国际争端和直接和间接地和这一体系的存在和活动相联, 美苏双方都力图保护和发展有利于自身的势力范围。
2.美苏两极格局和雅尔塔体制的演变
雅尔塔体制的演变是和美苏两极格局以及美苏间的冷战态势分不开的。美国的全球扩张态势, 和苏联力图巩固与扩大自己的安全带企图, 使雅尔塔体制从一开始就具有合作与缓和的气氛成为不可能。
美苏冷战对立的标志是在政治上1947年3月12日的杜鲁门主义的宣布, 1947年9月欧洲共产党工人党情报局的召开及1950年2月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的签订。在经济上1947年6月5日马歇尔计划的提出和1949年1月经互会的成立。在军事上, 1949年4月4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1955年5月5日巴黎条约的生效和联邦德国的加入,1955年5月14日华沙条约国组织的诞生。在德日战败国的处置上, 1949年9、10月两个德国的分立, 和1951年9月旧金山片面对日和约。在朝鲜问题上, 1949年南北朝鲜的对立。
雅尔塔体制从本世纪40年代中到90年代初, 经历了冷战、冷战与缓和的交错; 美攻苏守、美苏对峙、美苏互有攻守的演变过程。其中1945-1955年是雅尔塔体制的形成和战后初期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出现; 1955-1969年是美苏冷战中的局部缓和; 1969-1985年前后是美苏缓和中的激列争夺; 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则是雅尔塔体制的瓦解。1945-60年代末, 美苏两极格局的主要表现形式为冷战共处。美国处于战略进攻态势, 但攻中有守; 苏联则处于战略防御态势, 但守中有攻。
美苏的战略重点一直在欧洲地区。因为在政治上, 谁控制欧洲就在一定意义上具备了左右世界格局的能力;在经济上,美苏两家的最大经济利益都在欧洲; 美国的传统市场、主要盟国、对外贸易、对外投资、对外经济技术和对外文化援助都以欧洲尤其是西欧为主, 苏联则在东欧有自己的最大经济利益。在战略上, 西欧是美国通向欧亚非大陆的门户和推进东欧的桥头堡。东欧则是苏联的屏障和安全带。
在亚洲, 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首先打破了雅尔塔体制在东方的安排, 从而使这一体制出现破绽。
1969-1985年前后的近20年时间里, 在雅尔塔体系下美苏两极进入了相互争夺和缓和的新阶段。前期美苏缓和中有争夺, 后期美苏争夺中有缓和。虽然这一阶段无论是争夺为主, 还是缓和为主, 或者两者兼备; 是苏攻美守还是美攻苏首, 美苏两极格局仍未发生根本的转折, 但是一场具有转折意义的突变已在悄悄地酝酿着。雅尔塔体制演变有着自身的特点。它始终以美苏关系为主线, 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夺和协调为中心; 冷战共处贯串始终, 但战略态势互有变化; 美苏间在多处热点上出现全面对抗,但未从未面对面地爆发热战;美苏争夺重点一直在欧洲,不仅在政治上,而且扩及经济、军事、思想等领域;作为侧翼的亚洲首先被突破。
3.雅尔塔体制的结束和美苏两极格局的解体
80年代中期特别是1989年以来, 苏联和东欧发生了自二战以来有利于资本主义世界的最大历史性变化。欧洲国际事务也发生了相应的巨大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为:
1) 东欧解体, 东欧共产党被撵下台, 苏联的安全带正在消失;
2) 德国完成了有利于联邦德国的统一过程, 苏东集团解体;
3)欧洲两个不同社会制度军事集团和经济集团的对峙宣告结束; 经互会, 两个平行市场消失, 欧洲共同体和欧洲联盟加快开向苏东集团开放的过程; 华约解体, 北约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美苏在全球范围的严重对峙正为伙伴和合作所取代; 苏联被迫退出了苦心经营45年的由雅尔塔体制划定的势力范围和安全带; 并且实际上结束了它的超级大国地位;
4)1991年苏共解散, 苏联自行宣布解体, 组成松散了独联体。所有这些, 标志着雅尔塔体制的解体、美苏两极体制的结束。
雅尔塔体制的结束, 标志美苏两极世界格局的结束和现代国际关系史上一个时代的结束。它表明苏联超级大国地位的衰落和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 也反应了美国超级大国地位的相对削弱。雅尔塔体制以有利于美苏霸权开始, 而以一霸解体、一霸相对削弱而结束。
它启示我们以兴自霸权扩张、衰也自霸权扩张, 搞霸权的人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损人而最终损己。雅尔塔体制以有利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开始, 不利于苏东国家而结束, 它对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人们提供了极其重要的教训和启示。重要的是把自己的事情办好, 因为期望西方国家改变对社会主义的敌对态度和和平演变策略是不可能的; 指望西方国家在危机中垮台或在失误中自我削弱也是一厢情愿的事。不要夸大外来说, 从自己方面找原因才能真正解决问题。雅尔塔体制的兴衰告诉我们国际力量对比的消长归根到底, 取决于经济和科技力量的变化; 指望靠意识形态的功能并夸大意识形态的作用, 将导致轻视和放松对发展经济的重视, 并最终受到意识形态误导的负面影响的惩罚。
雅尔塔体制结束后旧的国际关系格局被打破, 新的格局正在酝酿和形成的过程之中, 这是冷战结束后90年代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势, 不可能在短期内形成并界线分明的格局, 它需要有一个过渡期
[日期:2002-08-30] 来源:《世界近代现代历史专题30讲》 作者:黄安年 [字体:大 中 小]
当代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世界近代现代历史专题30讲》第24讲)
黄安年文 发表:《世界近代现代历史专题30讲》(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年);《学术交流网》/中学历史教材/2002年7月3日网上首发;2002年8月30日重发
24. 当代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
当代国际关系格局涉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确立的以美苏关系为重点的国际经济和政治秩序, 以及八、九十年代之交美苏冷战结束和雅尔塔体制解体后出现的全球化联系增强和世界多元化发展趋势。
当代世界经济秩序的确立和演变
战后国际经济秩序的确立反映了当代资本主义的大发展,特别是美国的超级大国地位,而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的相对衰弱和苏联的解体, 则深刻影响着国际经济秩序的演变, 但是并没有改变当代资本主义占主导的发展地位和经济秩序。
1.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以及国际货币体系的解体
1944年7月1-22日,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举行了有44个参加筹建联合国国家的代表, 讨论战后国际货币金融合作计划的国际经济会议。会议通过了《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最后议定书》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条款》、《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条款》(即《世界银行》)两个附件, 这两项协定总称《布雷顿森林协定》。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条款》规定了用黄金确定货币价值的固定比率原则, 由于美国拥有控制权, 从而美元便成了国际支付手段和储备货币。1945年12月27日, 《布雷顿森林协定》正式签字, 正式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布雷顿森林会议是当代世界经济史上的一次划时代的会议, 它奠定了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主宰的世界国际经济秩序的框架, 建立了美元的经济霸主地位和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自1960年10月起, 美国接连爆发了美元危机,迫使美元汇价下跌, 金价上涨。1971年, 美国出现了1893年以来的第一次外贸逆差。1971年12月19日, 西方十国集团达成重新调整汇率的协议, 美国同意把美元贬值7.89%, 黄金官价从每盎司35美元提高到38美元, 这意味着西方货币体系面临又一个危机。
1973年2月12日,美国再度宣布美元贬值10%。3月19日起, 西欧共同体六国对美国实行联合浮动汇率,至此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体系实际上宣告瓦解, 美元已失去了国际货币制度中的中心货币地位。
1976年1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出了修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条款的建议,1978年4月1日,正式生效。它正式承认了浮动汇率的合法化,降低了黄金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作用,至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正式隔离了黄金与货币的固定联系。80年代以来,围绕国际货币制度的改革,产生了多种方案,迄今围绕建立国际金融新秩序的斗争仍在进行。
2.巴黎统筹委员会的兴衰
巴黎统筹委员会全称输出管制统筹委员成立于1950年1月1日。它是西方国家针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战略物资禁运的、不公开对外的、没有条约的非正式国际组织, 总部设在巴黎, 简称巴统。成员国最初有美、英、法、意、荷、比、卢七国,1950年上半年扩大到挪威、丹麦、加拿大和联邦德国, 到1989年共17国。
根据美国1952年1月24日生效的《1952年共同防御援助管制法》, 俗称《禁运法案》,巴统成员国,凡向共产主义国家出口战略物资者,均将被剥夺受美国军援、经援和财援的权利。巴统的主要任务是制定禁止、控制向社会主义国家出口的战略物资、高技术产品的标准和详细的禁运清单。1952年时, 禁运项目几占国际贸易商品项目的一半。
在50年代, 巴统主要集中在确定禁运的范围和标准。在60年代巴统的限制主要集中在军事项目及与军事用途关系密切的民用项目上。1957年英国单方面宣布放弃中国差别待遇原则, 各国起而效法。1970年后, 尼克松总统也七次宣布放宽对中国的禁运,这表明了美国政府对华禁运的失败。在这期间美国一方面热衷于单边和多边的战略禁运, 另一方面则逐步强调扩大贸易战略, 开始允许出口经济技术和产品, 以及有潜在军事用途的项目。1972年我国被重新划如了Y组, 表明和苏东国家享有同等待遇。1979年底,苏联入侵阿富汗后,美国决定给予中国优惠待遇。卡特宣布将中国从Y组划出列为P组国家,可在逐项审查的基础上向中国出售军民两用产品。
1981年里根政府提出对华出口的“双倍政策”即可出口为苏联两倍的政策。1983年里根政府又宣布将中国由P组,升为V组即由非敌对国家升为“友好的非盟国”。巴统对苏联采取了严厉的措施, 1989年苏东剧变以来, 巴统政策发生大幅度调整。大幅度地放宽对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出口管制,但1989年夏以后美中关系发生急剧变化, 迄今尚未完全恢复到1989年春的好时光。
由于冷战后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1993年底巴统宣布结束自己的使命,其主要原因是:①西欧、日本反控制与美国控制的矛盾加深;②美国作茧自缚及国内不同利益集团与当权集团的矛盾加深;③中国广阔市场和经济发展的强大吸引力;④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解体,转向自由市场经济体制;⑤东亚等新兴国家和地区的崛起,形成对发达国家市场的有力竞争力量。
3.关贸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
关税与贸易总协是由美国、包括中国在内的23国在1947年10月30日在日内瓦签订的一项政府间123项的多边协定,1948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这一协定称为《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由于1948年世界贸易和就业哈瓦那会议通过的《国际贸易组织宪章》,没有被某些大国批准使宪章没有生效。于是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就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总协定的缔约国到1992年共103个,另有29国在考虑加入与否时,为事实上的适用国。
总协定以三种方式运转:1)管制政府贸易行为的多边规则;
2)作为谈判贸易的场所;
3)解决缔约国间争端与协调的机构。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规定1)以市场经济为基础,自由竞争为基本原则;
2)非歧视原则,主要表现在最惠国待遇条款和国民待遇条款。最惠国原则的特点是权利和义务的多边性,待遇的普遍性,范围的广泛性减让关税的主动性和税率的稳定性;
3)关税保护原则,即缔约国不能采取非关税形式来保护贸易;
4)促进公平贸易允许缔约国采取措施来抵消倾销行为和出口补贴造成的危害;
5)一般禁止数量限制原则;
6)贸易政策透明原则。
关贸总协定先后历经八轮回合的谈判。1986年9.月15日起, 在乌拉圭举行的第八轮会谈,到1993年12月15日乌拉圭回合谈判委员会会议在117个国家和地区贸易代表参加下正式结束,几经修改的乌拉圭回合谈判最后文件共450页, 涉及关税、农产品、纺织品、反倾销、服务贸易、知识产权等21项内容的45个独立文件, 及各类产品和服务业的减让清单。根据最后文本,工业化国家将在6年之内, 减少农产品关税36%,发展中国家则在10年内减少24%。1994年4月15日,包括中国在内的参加各方在摩洛哥的马拉喀什正式签署最后文本和世界贸易组织协定。1995年1月1日正式成立世界贸易组织它意味着世界经济合作将跨入一个新时期。
中国的复关谈判恢复自1987年6月起, 以在关贸总协定中的缔约国地位,以减让为承诺条件, 参加多边贸易各项谈判; 以发展中国家的地位享有相应的待遇作为基本原则。由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要价过高, 迄今我国仍未能恢复在关贸总协定中的合法席位和参加世界贸易组织。
4.苏联东欧国家经济互组委员会的形成及其瓦解
苏联为抗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马歇尔计划、关贸总协定和巴统, 于1949年1月,策划成立经济互组委员会。1949年4月第一次经互会上, 明确它是社会主义国家间的国际经济组织。1961年底前阿尔巴尼亚参加了经互会, 1950-1978年间民主德国、蒙古、古巴和越南先后参加, 后来发展为世界性社会主义经济组织。一些对苏友好国家以观察员身分参加。随着苏联霸权扩张的发展, 经互会逐渐成为苏联推行霸权主义的工具。由于苏联经济实力的削弱和苏东危机的发展, 1991年6月经互会会议正式宣告解散, 社会主义市场不复存在。
主宰世界半个世纪的雅尔塔体制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果出现了雅尔塔体制。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半个世纪中雅尔塔体制的兴衰始终和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紧密相连, 并且成为影响当代国际关系格局变化的主线。
1.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和雅尔塔体制的建立
战后的国际政治秩序是雅尔塔体制所确立的美苏两强主宰世界大国霸权政治秩序, 它的核心是美苏关系,随着美苏关系力量对比的消长,国际政治秩序发展相应的变化。雅尔塔体制是指1943年底—1946年初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至战初期雅尔塔会议前后, 以美苏为主的大国间所达成的一系列有关战后国际政治秩序的协议。它包括:战时德黑兰、雅尔塔、波茨坦三次大国首脑会晤等国际会议的协议;战后初期东欧地区版图的变化,两个德国的分治,联合国初期的活动和以及大国有关远东地区势力范围的安排等。
和1919--1930年中期的凡尔赛——华盛顿体制相比, 1945--1991年间的雅尔塔体制有着共同之处。它们都是世界大战结束后出现的国际关系新格局和新秩序; 都是大国间军事和经济实力对比和相互妥协的产物。然而, 它们的相异处更引人注目。主要是:
1)影响的深度和广度不同, 就时间之长和涉及范围之广而言雅尔塔体制的影响远大于凡尔赛-华盛顿体制;
2)扮演的主角有变, 从前者的英法在欧洲、美日在远东太平洋地区到美苏在全球各个角落; 3)形成的过程有异, 前者是在大战结束后的两年内形成的, 后者则是在战争接近尾声时到战争结束后不久形成的;
4)格局的性质有悖, 前者本质上是帝国主义间的争夺, 后者由于战争的反法西斯性质和社会主义国家的介入而呈现具有反对法西斯, 实行民主政治, 和大国称霸的双重性质。
雅尔塔体制的形成不是偶然的。它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和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发展的产物。它集中体现了在国际关系中主要矛盾方面的重大变化: 英、法、德、日、意等国退居二线, 美、苏走上了前台。一方面美国走上了全球扩张的霸权主义道路, 另一方面社会主义苏联的力量壮大, 影响扩大, 与此同时, 苏联膨胀了老沙皇扩张主义的图谋。
战后初期正式形成时的雅尔塔体制有着多方面的影响。
首先它有利于苏联和社会主义体系的发展,这表现为:
1) 有利于东欧各国走上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和苏联对东欧各国的控制;
2) 利于中国革命的胜利,也有利于苏联在中国, 朝鲜北部地区影响的扩大;
3) 加强了苏联在联合国和国际联合组织中的作用;
4) 扩大了苏联在世界事务中, 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其次它确立了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权地位, 并有利于美国在全球的霸权扩张。
再次它有利于美苏称霸和争霸。
可以说, 二战后的一系列重大国际争端和直接和间接地和这一体系的存在和活动相联, 美苏双方都力图保护和发展有利于自身的势力范围。
2.美苏两极格局和雅尔塔体制的演变
雅尔塔体制的演变是和美苏两极格局以及美苏间的冷战态势分不开的。美国的全球扩张态势, 和苏联力图巩固与扩大自己的安全带企图, 使雅尔塔体制从一开始就具有合作与缓和的气氛成为不可能。
美苏冷战对立的标志是在政治上1947年3月12日的杜鲁门主义的宣布, 1947年9月欧洲共产党工人党情报局的召开及1950年2月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的签订。在经济上1947年6月5日马歇尔计划的提出和1949年1月经互会的成立。在军事上, 1949年4月4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1955年5月5日巴黎条约的生效和联邦德国的加入,1955年5月14日华沙条约国组织的诞生。在德日战败国的处置上, 1949年9、10月两个德国的分立, 和1951年9月旧金山片面对日和约。在朝鲜问题上, 1949年南北朝鲜的对立。
雅尔塔体制从本世纪40年代中到90年代初, 经历了冷战、冷战与缓和的交错; 美攻苏守、美苏对峙、美苏互有攻守的演变过程。其中1945-1955年是雅尔塔体制的形成和战后初期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出现; 1955-1969年是美苏冷战中的局部缓和; 1969-1985年前后是美苏缓和中的激列争夺; 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则是雅尔塔体制的瓦解。1945-60年代末, 美苏两极格局的主要表现形式为冷战共处。美国处于战略进攻态势, 但攻中有守; 苏联则处于战略防御态势, 但守中有攻。
美苏的战略重点一直在欧洲地区。因为在政治上, 谁控制欧洲就在一定意义上具备了左右世界格局的能力;在经济上,美苏两家的最大经济利益都在欧洲; 美国的传统市场、主要盟国、对外贸易、对外投资、对外经济技术和对外文化援助都以欧洲尤其是西欧为主, 苏联则在东欧有自己的最大经济利益。在战略上, 西欧是美国通向欧亚非大陆的门户和推进东欧的桥头堡。东欧则是苏联的屏障和安全带。
在亚洲, 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首先打破了雅尔塔体制在东方的安排, 从而使这一体制出现破绽。
1969-1985年前后的近20年时间里, 在雅尔塔体系下美苏两极进入了相互争夺和缓和的新阶段。前期美苏缓和中有争夺, 后期美苏争夺中有缓和。虽然这一阶段无论是争夺为主, 还是缓和为主, 或者两者兼备; 是苏攻美守还是美攻苏首, 美苏两极格局仍未发生根本的转折, 但是一场具有转折意义的突变已在悄悄地酝酿着。雅尔塔体制演变有着自身的特点。它始终以美苏关系为主线, 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夺和协调为中心; 冷战共处贯串始终, 但战略态势互有变化; 美苏间在多处热点上出现全面对抗,但未从未面对面地爆发热战;美苏争夺重点一直在欧洲,不仅在政治上,而且扩及经济、军事、思想等领域;作为侧翼的亚洲首先被突破。
3.雅尔塔体制的结束和美苏两极格局的解体
80年代中期特别是1989年以来, 苏联和东欧发生了自二战以来有利于资本主义世界的最大历史性变化。欧洲国际事务也发生了相应的巨大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为:
1) 东欧解体, 东欧共产党被撵下台, 苏联的安全带正在消失;
2) 德国完成了有利于联邦德国的统一过程, 苏东集团解体;
3)欧洲两个不同社会制度军事集团和经济集团的对峙宣告结束; 经互会, 两个平行市场消失, 欧洲共同体和欧洲联盟加快开向苏东集团开放的过程; 华约解体, 北约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美苏在全球范围的严重对峙正为伙伴和合作所取代; 苏联被迫退出了苦心经营45年的由雅尔塔体制划定的势力范围和安全带; 并且实际上结束了它的超级大国地位;
4)1991年苏共解散, 苏联自行宣布解体, 组成松散了独联体。所有这些, 标志着雅尔塔体制的解体、美苏两极体制的结束。
雅尔塔体制的结束, 标志美苏两极世界格局的结束和现代国际关系史上一个时代的结束。它表明苏联超级大国地位的衰落和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 也反应了美国超级大国地位的相对削弱。雅尔塔体制以有利于美苏霸权开始, 而以一霸解体、一霸相对削弱而结束。
它启示我们以兴自霸权扩张、衰也自霸权扩张, 搞霸权的人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损人而最终损己。雅尔塔体制以有利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开始, 不利于苏东国家而结束, 它对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人们提供了极其重要的教训和启示。重要的是把自己的事情办好, 因为期望西方国家改变对社会主义的敌对态度和和平演变策略是不可能的; 指望西方国家在危机中垮台或在失误中自我削弱也是一厢情愿的事。不要夸大外来说, 从自己方面找原因才能真正解决问题。雅尔塔体制的兴衰告诉我们国际力量对比的消长归根到底, 取决于经济和科技力量的变化; 指望靠意识形态的功能并夸大意识形态的作用, 将导致轻视和放松对发展经济的重视, 并最终受到意识形态误导的负面影响的惩罚。
雅尔塔体制结束后旧的国际关系格局被打破, 新的格局正在酝酿和形成的过程之中, 这是冷战结束后90年代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势, 不可能在短期内形成并界线分明的格局, 它需要有一个过渡期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