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厢记源于唐代元稹的

 我来答
宗怜雪34

2020-10-11 · TA获得超过3082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5313
采纳率:67%
帮助的人:79.7万
展开全部
崔莺莺待月西厢记》,简称《西厢记》,又称《王西厢》、《北西厢》,是元代王实甫创作的杂剧。由唐代元稹的《莺莺传》改写而来。

全剧叙写了书生张生(张君瑞)和相国小姐崔莺莺在仕女红娘的帮助下,冲破孙飞虎、崔母、郑恒等人的重重阻挠,终成眷属的故事。

最近在读《西厢记》,每晚在睡觉之前 ,都会拿起床边的书来阅读几页。在读的过程中,都忍不住等待一种结局,一种圆满的结局。

或许是由于受传统文化的美满团结的影响,也可能是自己幼稚的想法,总避免不了的期待,结局一定要是好的。

于是,每天,每个夜晚,甚至在梦里,剧中的悲伤与快乐,痛苦与希望都在牵引着我,那些时而滑稽,时而煽情,但却又华丽唯美的画面一直在脑海里浮现,那句“还将旧来意,怜取眼前人”如余音绕梁般拨弄心弦。

《西厢记》作为一部喜剧,它符合了喜剧的要求,或者说符合了大众的“口味”:结局总是好的。其实,纵观古今,不管是戏剧、小说,还是电视剧、电影等等,不管过程是多么的悲痛欲绝,多么的艰难险阻,多么的坎坷起伏,最后,都会有一个好的结局,所谓的先苦后甜大概是如此吧。

当然,不负众望,《西厢记》的结局也确实如此。所有的苦难终究成为过去,张生与崔莺莺有情人也终成眷属。

其实,类似于《西厢记》中这样的才子佳人的故事,在古代,或者说现当代的小说、戏剧中很多,然而能被称为佳作的并不多。究其原因,要么是太过于矫揉造作,要么就是太过于粗糙。

而《西厢记》,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富丽华美,但其本质趋势却是单纯而质朴的。张生和崔莺莺,他们因为单纯而勇敢,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压迫而追求爱情;同时,他们又因为质朴而专一,没有男子考中状元功成名就后就抛夫弃子的套路剧情,有的,是他们的心心相惜,单纯而执着。如果将那繁华褪去,必能看到他们两颗赤诚之心。
郑芬多老师
高粉答主

2020-10-11 · 专注文化艺术、平面设计等相关领域
郑芬多老师
采纳数:80823 获赞数:1208926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西厢记》最早起源于唐代元稹的传奇小说《莺莺传》。
《崔莺莺待月西厢记》故事虽本唐代元稹《莺莺传》,实际却是脱胎于金代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王实甫曾任陕西县令、陕西行台监察御史。后来由于他不满当时官场的龌龊,愤而辞官,决心以写戏抒发心中之郁懑。于是他回到出生地中山府,开始了杂剧创作。金代的一位姓董的读书人,依据唐代元稹的传奇小说《莺莺传》改编成《诸宫调西厢记》,把原来故事中的主人公莺莺写成是博陵郡人。定州在隋代就称博陵郡,所以在博陵一带莺莺和张生的故事流传相当广泛。相传在定州崔沿士一带曾有过崔莺莺的墓冢。王实甫正是根据这一点,在中山府开始了他的杂剧《崔莺莺待月西厢记》的写作。该剧大约写于元贞、大德年间(1295~1307年)。
全剧叙写了书生张生(名珙字君瑞)与相国小姐崔莺莺在侍女红娘的帮助下,冲破孙飞虎、崔母、郑恒等人的重重阻挠,终成眷属的故事。
该剧具有很浓的反封建礼教的色彩,作者写青年人对爱情的渴望,写情与欲的不可遏制与正当合理,写青年人自身的愿望与家长意志的冲突;表达了“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爱情观。全剧体制宏伟,用了五本二十一折连演一个完整的故事,这在古代杂剧中是罕见的。该剧情节引人入胜,形象鲜明生动,文采斐然,极具诗情画意。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来自九鲤湖生龙活虎的冬天
2020-10-11 · TA获得超过1.4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6700
采纳率:92%
帮助的人:255万
展开全部

传奇《莺莺传》(又名《会真记》),作者为唐人元稹(779-831),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内(今河南洛阳)人。《会真记》叙述了张生与崔莺莺的爱情悲剧故事,文笔优美,刻画细致,为唐人传奇中之名篇。后世戏曲作者以其故事人物创作出许多戏曲,如金代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和元代王实甫《西厢记》等。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20-10-11
展开全部
《西厢记》故事起源于小说《莺莺传》。
《莺莺传》为著名的汉族传奇小说,唐代元稹撰。原题《传奇》。《太平广记》收录时改作现名并沿用至今。因传中有赋《会真诗》的内容,亦称《会真记》。主要讲述的是贫寒书生张生对没落贵族女子崔莺莺始乱终弃的悲剧故事。此传因为客观艺术效果和作者主观议论评价的巨大矛盾引起了后世戏曲的再创作动力,对后世汉族戏曲发展影响很大,著名的《西厢记》就是改写于此。
《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又称"北西厢",元代汉族戏曲剧本,王实甫撰。
《西厢记》中无不体现出道家哲学上善若水、素朴之美、追求自由的思想,它的曲词华艳优美,富于诗的意境;是我国古典戏剧的现实主义杰作,对后来以爱情为题材的小说、戏剧创作影响很大。
在经典古代名著《红楼梦》中,也提到过此书。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翠岛花城2019

2020-10-11 · TA获得超过679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346
采纳率:29%
帮助的人:28.9万
展开全部
《崔莺莺待月西厢记》(简称《西厢记》,又称《王西厢》、《北西厢》)是元代王实甫创作杂剧,大约写于元贞、大德年间(1295~1307年)。
全剧叙写了书生张生(名珙字君瑞)与相国小姐崔莺莺在侍女红娘的帮助下,冲破孙飞虎、崔母、郑恒等人的重重阻挠,终成眷属的故事。
该剧具有很浓的反封建礼教的色彩,作者写青年人对爱情的渴望,写情与欲的不可遏制与正当合理,写青年人自身的愿望与家长意志的冲突;表达了“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爱情观。全剧体制宏伟,用了五本二十一折连演一个完整的故事,这在古代杂剧中是罕见的。该剧情节引人入胜,形象鲜明生动,文采斐然,极具诗情画意。

内容简介
张生在普救寺相遇相国小姐崔莺莺,一见钟情,而无计亲近。恰遇叛将孙飞虎率兵围寺,要强索莺莺为压寨夫人;张生在崔母亲口许婚下,依靠友人白马将军的帮助,解除了危难。不料崔母却食言赖婚,张生相思成疾。莺莺心爱张生而不愿正面表白;几经波折,在红娘的帮助下,莺莺终于至张生住处私会。崔母觉察迹象,拷问红娘,反被红娘几句话点中要害,勉强答应了婚事,却又以门第为由,令张生立即上京应试。十里长亭送别之后,张生到京考中状元;而郑恒借机编造谎言,说张生已在京另娶,老夫人又一次赖婚,要莺莺嫁于郑恒。后张生赶来,郑恒撞死,崔、张完婚。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5)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