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为什么能够轻易发动兵变?他的底牌是什么?
因为后周朝廷内部混乱,早已经不堪一击了。赵匡胤的底牌就是兵权,掌控后周兵权的人,大多数都跟他关系亲密。
后周恭帝柴宗训继位时才7岁,朝堂上由符太后垂帘听政,宰相范质、王溥等人辅国。母壮主弱,符太后也不是窦漪房,吕雉等人,有足够的政治远见。所以后周一直在走下坡路,内部管理混乱,外部还有北汉跟辽国虎视眈眈。
平定乱世,需要武力。赵匡胤出身虽然不高,但他的军事实力强,带领军队征战沙场,赢了很多重要的战役。在征战过程中,他又跟很多士兵结拜成了兄弟,也就是著名的义社十兄弟,赵匡胤、杨光义、王审琦、李继勋、 石守信、刘守忠、刘庆义、刘廷让、韩重赟以及王政忠。
赵匡胤后期还联络了丞相范质,慢慢的在朝堂中架空小皇帝的权利,与范质分管朝廷的文武大权。同时他借着这个机会,一步步把结拜兄弟们安插进禁军,后来这些人几乎垄断了都城里的兵权,他们是兵变最重要的一环。
赵匡胤掌控兵权后,北汉跟辽国联手攻打后周,送给了赵匡胤起兵的契机。他利用自己的职权,让自己的亲信接管了都城的防卫大权。看似是保护小皇帝,实则自己掌控了一切。后来他借着攻打外敌的名义,对后周动手,显露野心。
最终赵匡胤在陈桥黄袍加身,带着将士回到都城。小皇帝跟符太后为了保命,只能禅让皇位。赵匡胤登基之初,昭义军节度使李筠和淮南节度使李重进都进行了反抗,但最终都被赵匡胤处置了。当时的后周,压根没有人能跟赵匡胤抗衡。
赵匡胤坐稳皇位之后,深知兵权的可怕,所以用了一招杯酒释兵权的法子,把兵权全部收回,在朝堂上也尽可能重文轻武。赵匡胤的这些操作,间接导致了宋朝后期被辽以及金欺凌的命运。
赵匡胤之所以能够轻易发动兵变,是以为当时的赵匡胤已经将北周的军权牢牢的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中,而且当时北周皇室剩下的是孤儿寡母,身为顾命大臣的赵匡胤权势一手遮天。赵匡胤的底牌就是他受到军队将领的拥护。
公元959年,北周世宗柴荣驾崩,年仅7岁的周恭帝柴宗训继位,少主继位,如果朝中没有鼎力支持的大臣势必会产生严重的危机,一代英主的柴荣自然非常明白这个道理,当时柴荣有三个人选,分别是张永德、慕容延钊、赵匡胤。按道理来说前面两位都比赵匡胤有优势,张永德是柴荣养父郭威的女婿,不管是从能力还是从亲情关系来说都是最佳的辅政人选,但是赵匡胤通过计策离间了柴荣跟张永德,在柴荣临死之前将禁军统帅的职位交给了赵匡胤,这也成为了赵匡胤之后最大的资本。
其实柴荣这个举动无异于一场赌博,柴荣在赌赵匡胤的人性,只不过可惜的是在权力面前,人性的作用太小了,柴荣赌输了,而且输的很彻底,赵匡胤将自己的亲信安插在了军队之中,在朝堂之上,赵匡胤也伪装的很好,使得那些大臣对他根本没有丝毫防范之心,公元960年,北方传来战报声称契丹、北汉策划大举入侵,当时的宰相范质根本就没有考虑过情报的真假,就让赵匡胤带领大军去抵御契丹的进攻,最终大军出发到了陈桥,上演了历史上有名的陈桥兵变,赵匡胤一夜之间黄袍加身,柴荣留下的孤儿寡母只能退位,不过赵匡胤还算仁义,一直后代柴荣的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