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社会道德问题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当时孔子为了推销自己的政治理念,就美化了古代(春秋)的社会,说现在(战国)的社会不及以前,所以我们当克己复礼。孔子很多理想和观念都建于仁和礼上。 独尊儒术后,这就成了主流思想。认为越古的东西越好,能到退到三皇五帝时期就完美了。
参考: siwen/XXLR1.ASP?ID=379
战国时期,出现了诸子百家,这是中国思想、学术发展的黄金时期,史称「百家争鸣」。 杨朱学派的为我、贵己,拔一毛以利天下不为也。 墨子(约前479年—前381年)的墨家主张兼爱、非攻。 商鞅(约前390年-前338年)、韩非(重法,法家集大成者)、申不害(重术)、慎到(重势)的法家自立一见,厉行严刑峻法。 张仪、公孙衍、苏秦和范雎等纵横家,以谋略游说天下。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为儒家在秦后的地位奠定了基础。 许行的农家主张君民并耕而食。 惠施、公孙龙、邓析子等名家主张辨别「名实同异」的逻辑。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发展道家的无为而治。 邹衍(约前305年—前240年)的阴阳家提倡「五德终始说」。 兼取各家学说的杂家,以《吕氏春秋》的帝王学为代表,还有喜欢引用历史典故和寓言故事的小说家虞初、燕丹子,世称「九流十家」。 战国时期的连年混战使军事理论和技术得到了很快的发展。《孙膑兵法》、《鬼谷子》、《吴子兵法》就是这个时候出现的。
参考: *** ,自由的百科全书
参考: siwen/XXLR1.ASP?ID=379
战国时期,出现了诸子百家,这是中国思想、学术发展的黄金时期,史称「百家争鸣」。 杨朱学派的为我、贵己,拔一毛以利天下不为也。 墨子(约前479年—前381年)的墨家主张兼爱、非攻。 商鞅(约前390年-前338年)、韩非(重法,法家集大成者)、申不害(重术)、慎到(重势)的法家自立一见,厉行严刑峻法。 张仪、公孙衍、苏秦和范雎等纵横家,以谋略游说天下。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为儒家在秦后的地位奠定了基础。 许行的农家主张君民并耕而食。 惠施、公孙龙、邓析子等名家主张辨别「名实同异」的逻辑。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发展道家的无为而治。 邹衍(约前305年—前240年)的阴阳家提倡「五德终始说」。 兼取各家学说的杂家,以《吕氏春秋》的帝王学为代表,还有喜欢引用历史典故和寓言故事的小说家虞初、燕丹子,世称「九流十家」。 战国时期的连年混战使军事理论和技术得到了很快的发展。《孙膑兵法》、《鬼谷子》、《吴子兵法》就是这个时候出现的。
参考: *** ,自由的百科全书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