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古代人死后嘴里边都要含着东西呢?
古人死后嘴里放东西这一习俗被称为“压舌”,这是一种源自先秦时期的含殓制度。通常把死者口中放置的米贝称为“饭”,而把放置的珠玉称为“含”。含则是帝王、贵族死后所享用的礼仪,而普通人只能是饭。
含殓之礼通常在死者穿盖好之后进行,所有的至亲基本都会到场“亲视含殓”。古代对含殓制度也是有严格规定的,尤其是含殓物的选择要遵从规定,因为它是死者身份的象征,绝对不能僭越等级。
根据《周礼》中记载,含殓制度规定,天子死后口中含珠,诸侯口中含玉,大夫口中含璧,士则含贝。唐代杜佑所撰的《通典》记载,皇帝及三品以上官员饭粱含璧,四品和五品官员饭稷含碧,六品以下官员饭粱含贝。
到了宋代,含殓制度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据司马光的《书仪》记载,宋时用铜钱代替了贝,珠玉往往会被盗贼盯上,而铜钱放的再多也不显得贵重,所以只放三钱便可。这种丧葬习俗现在民间也是有的。
为何会产生含殓制度为什么?
关于古人死后“压舌”习俗的原因,有很多种说法。归纳起来也就两类,一种是说,死者口中有物,可避免死者去往阴曹地府的黄泉路上不会忍饥挨饿,如果受饿则对死者的子孙会有不利的影响。
还有一种是说,可以防止死者口舌之灾,希望黄泉路上少生是非,避免祸从口出,早日投胎做人。所以在清朝时,死者嘴里放入含物,会使用“紧口线”,也被人称为“噙口线”。清皇室的含殓物通常会采用珍珠等名贵珠玉。
一般要在珍珠上打孔,穿绑一根红线,然后将珍珠放进死者口中,红线的另一头系在死者衣襟飘带结上。这口唅物上穿线,可能是为了避免滑进死者喉咙。在民间通常把口唅俗称为“口头实”,穷人没实力含玉,只能以饭团代之。
明清时的北京,稍微家境好点的人家,一般会用茶叶包。其实用饭团塞口的风俗是含殓制度的源头,本是出于尽孝的考虑。在《春秋公羊传》中记载:“孝子所以实亲口,缘生以事死,不忍露其口。”也就是说不能让死者受饿。
不论是民间还是皇家贵族,都有含殓习俗。唯一的区别就是各自的目的了,皇家贵族主要是为了彰显富贵,希望死后到达极乐世界;民间的则主要是为了后代更好的生存,既体现了孝道,又不会妨害后代。
比如慈禧口中的夜明珠,它就是皇家奢华的体现。而乾隆口中的玉蝉,意义已超出了奢华的范畴,它体现的是对轮回的期望,也是其信佛的一种表现。古人在重视礼节的同时也对自然十分敬重自然,事死如事生观念根深蒂固。
古人认为阴阳本是无限循环,四季也在交替不断。对于古人含殓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或许现代人永远无法给出准确答案。人的生老病死也在无尽的轮回,含殓制度或许也包含了人们对于逝者的怀念与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