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食品安全方面,如何有更好的保障呢?
一、日常如何保证食品安全
1、日常保持清洁,厨房卫生要保持干净,有防鼠,放蝇,放尘等措施设施,特别是夏季,温度高,蚊蝇特别多,更要做好防护措施。其次我们享受美食前要洗净双手,准备食品期间经常还要洗手,便后洗手。
2、做到不购买三无食品,不选择没有生产日期,保质期和生产厂家的食品,在购买的时候选择正规的食品,有文件批号的食品,还要注意看清食品的保质期和贮存的要求方法等。
3、 饮用水和准备食物所需的水应清洁干净,如怀疑水不干净应把水煮沸或进行消毒处理。
4、使用安全的水或进行处理以保安全;挑选新鲜和健康的食物;选择经过加工的食品,例如经过低温消毒的牛奶;水果和蔬菜要洗干净,尤其是如果要生食;不吃超过保鲜期的食物。
二、使用冰箱保存食品应该注意的细节
1、不同食物有不同的适宜储藏温度,有的食物要放在冷藏室内即在0~4℃下储藏,有的食物要放在冷冻室内即在-18℃下储藏。
2、不宜无限期地长时间保存,食物都有保质期,应在保质期内食用。
3、封装食物防串味及污染,洋葱等散发强烈气味的食品应单独封装或隔离放置。
4、生食与熟食须分开,以防止交叉污染,熟食放上格,生食放下格。
三、食物中毒后的应急措施
当我们在食物中毒发生后,千万不要恐慌,剧烈呕吐、腹泻,同时伴有中上腹部疼痛。食物中毒者常会因上吐下泻而出现脱水症状,如口干、眼窝下陷自乱阵脚,可以采取以下应急措施:
饮水:立即饮用大量干净的水,对毒素进行稀释。
催吐:用手指压迫咽喉,尽可能将胃里的食物吐出。
处理:将引起中毒的饮食进行有效处理,避免更多的人受害。
以上便是找法网小编为您带来的“日常如何保证食品安全的相关内容”。随着消费者对于食品方面的要求提高,我们深知食品安全关系到千家万户,无论是餐厅,还是自己家里的厨房,都要把食品安全放在首位。若大家对于日常如何保证食品安全等方面有什么不了解或是有其他疑问的可以咨询找法网的律师。
2024-12-17 广告
食品质量安全是指食品质量状况对食用者健康、安全的保证程度。主要有三方面:食品的污染导致的质量安全问题、 食品工业技术进步所引起的质量安全问题以及食品标识的滥用。要想保障食品质量安全,需要社会各个方面共同努力:
一、食品生产经营者承担起主体责任
食品生产经营者要牢固树立“第一责任人”的思想,主动承担起主体责任,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健全内部管理制度,用心做出让广大人民群众放心的食品,做到守法立身,诚信兴业。
除此之外,广大食品生产经营者也要增强对食品的安全意识,努力营造安全、诚信、健康的食品安全环境,共同构建食品安全的幸福家园。
二、政府行政部门的监管和指导
监管部门要加强监管力度,努力在标准制定、产品检测、产品溯源等方面切实落实,政府行政部门的监管和指导要多角度、多种手段打击涉食品安全的违法行为。
三、社会公众自主监督
社会公众发现有问题的食品时要积极举报。通过社会公众的积极举报和监督,相信可以铸成一道防线,从而保障食品安全。具体方法如下:
1、尽可能保存采购单据,及时拍照,搜集证据;
2、遇到食品安全问题时,应及时向市场监督管理局反映;
四、消费者自己提高安全意识
消费者在购买食品以及食用食品之前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在购买食品的时候,要留意食品的包装是否有生产厂家、生产日期、过期日期、食品原料、营养成分、 QS标志等。
2、打开食物的包装,看其是否有变质、油脂酸败、发霉等异常现象,如有,不可食用。
3、要注重个人卫生,吃饭前、后要洗手,餐具要清洗、消毒,不要使用不干净的容器来盛放食物。
只有各个方面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地保障食品安全。只有一方面努力的话,难免有漏网之鱼,所以需要各个方面一同努力,如此才能构建食品安全的幸福家园。
对于近年来频发的食品安全事故,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关于印发《2019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中第六点提到:实施餐饮质量安全提升行动。推广“明厨亮灶”、餐饮安全风险分级管理,支持餐饮服务企业发展连锁经营和中央厨房,提升快餐、团餐等大众餐饮标准化水平。
随后,国务院还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强化了食品安全监管问题,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必须统一建立权威的监管体制;对食品安全风险检测、食品检测等进一步细化规定,落实生产经营者的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完善食品安全违法行为一的法律责任。
国务院发布了《反食品浪费法》,其中第五条规定,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餐饮行业的管理,建立健全行业标准、服务规范;会同国务院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等建立餐饮行业反食品浪费制度规范,采取措施鼓励餐饮服务经营者提供分餐服务、向社会公开其反食品浪费情况。
当然,仅仅是靠国家出台政策是不能够完全做到保障食品安全的,需要各方机构和部门,从食材的来源、采购、制作都要做好监管,才能够最大力度的保障好食品安全。
(一)法律法规体系
为保障食品卫生安全,卫生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制定了90余个配套规章,涉及食品及食品愿料、食品包装材料和容器、食品卫生监督处罚、餐饮业和学生集体用餐等各方面的管理。近些年:还颁布实施了《食员卫生许可证管理办法》《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健康相关产品国家卫生监督抽检规定》等法规和规范。在加大食品生产经营阶段的立法力度的同时,中国也加强了农产品种植、养殖阶段以及环境保护对农产品安全影响等方面的立法,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农药管理条例》、《兽药管理条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生猪屠宰管理条例》、《植物检疫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食品安全法》等.
(二)技术支撑体系为做好食品安全技术支撑,我国不断加强检测机构能力建设、监测和评估等工作。全国现有食品监测机构5000余家,通过完善检测方法、加强质量控制,检验能力不断提高,部分检测机构通过了世界卫生组织监测网质控考核。我国高度重视危险性评估工作,20世纪70 年代开始就组织开展了食品中污染物和部分塑料食品包装材料树脂及成型品浸出物等的危险畦评估;加人世贸组织后,我国还专门开展了食品中微生物、食品中化学污染物、食品添加剂、食品强化剂等评估。我国成立了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专门开展农产品质量风险评估工作。通过评估,指导农民使用标准化生产技术,带动标准化生产面积超过0. 3亿 hm2(5亿亩);获得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的优质农产品市场占有率稳步提高,已成为出口农产品的主体,占到出口农产品的90%。近5年来,绿色食品已得到40多个贸易国的认可,出口贸易额以年均40%以上的速度增长。
(三)监测和安全预警系统
为掌握全国食品和农产品安全状况,卫生部和农业部重点开展了食品和农产品监测工作,国家质检总局建立了食品安全风险陕速预警与快速反应系统,开展了食品生产加工环节风险监测工作。卫生部参照全球环境监测规划│食品污染监测与评估计划GEMS /FOOD,开展了食品污染物和食源性疾病的监测工作。截至目前,监测点已经覆盖15个省区市8.3亿人口,重点对消费量较大的54种食品中常见的6l种化学污染物进行监测。截止到2006年底,获得化学污染物监测数据40多万个,初步摸清了我国食品中重要污染物的污染水平及动态变化趋势。膳食和营养监测是监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组织开展了四次全国性膳食与营养调查和三次总膳食研究工作,掌握了全国居民膳食结构、饮食和疾病谱变化趋势。卫生部还根据监测发现的问题发布了蓖麻子、霉变甘蔗、河豚鱼、生食水产品、毒蘑菇等十余项食品安全预警信息。农业部也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制度,对全国大中城市的蔬菜、畜产品、水产品质量安全状况实行从生产基地到市场环节的定期监督检测,并根据监测结果定期发布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加强跟踪检查,有力地督促和引导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健康发展,目前,全国大部分省(区、市)也己开展省级例行监测工作。质检总局加强了食品安全风险快速预警与快速反应系统的建设,目前已经实现了对17个国家食品质检中心日常检验检测数据和 22个省(区、市)监督抽查数据的动态采集,每月收集有效数据2万余条。同时,质检总局加大了食品生产加工环节风险监测的工作力度,重点监测非食品原料和食品添加剂问题,截止到2007年6月底,风险监测抽样覆盖24个省(区、市),共检测20类产品中的2501个样品,涉及33种检测项目,获得9477个有效监测数据。通过动态收集、监测和分析食品安全信息,初步实现了食品安全问题的早发现、早预警、早控制和早处理.
(四)建立食品安全综合监督、组织协调机制,统筹制定食品安全规划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作为食品安全管理的综合监督、组织协调部门,牵头建立了食品安全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及时沟通情况,研究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31个省((区、市)均成立了食品安全协调机构。食品安全工作纳入了地方政府考核目标,大部分省、市、县政府自上而下层层签订了《食品安全工作责任书》,初步建立了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会同8个部门连续五年在全国开展了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连续两年对全国31个城市实施了食品放心工程综合评价,各省(区、市)也开展了对地﹐(市)的食品放心工程综合评价。通过量化管理指标、品种检测指标和消费者满意度指标考核,强化了地方政府对食品安全负总责的意识,促进了监管措施和监督责任的落实。
几年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断协调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建设,规范食品安全信息发布工作,开展了食品安全信用体系试点工作,推动了食品企业诚信制度建设。
国务院批准实施了《国家食品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提出了加强食品安全监测、提升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水平、完善食品安全相关标准、构建食品安全信息体系、提高食品安全科技支撑能力、加强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和重大事故应急体系建设、建立食品安全评估评价体系、完善食品安全诚信体系、继续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完善食品安全相关认证、加强进出口食品安全管理、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等重要任务.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一直是民生最核心的议题,关乎每个公民的日常生活,是国家以人为本的基础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我认为可以从食品加工的整个流程去保障食品安全。
一、在农产品生产环节
我国应该出台或者完善关于农产品生产的相关法律法规,实施关于食品中残留农药的“肯定列表制度”。在增加新标准实施之后,增加残留限量标准的对象品种,且必须定期对所有农药和兽药残留量进行抽检。
二、在食品加工环节
原则上除相关政府部门指定的食品添加剂外,食品生产企业一律不得制造、进口、销售和使用其他添加剂。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还需要通过食品安全委员会进行的食品健康影响评价,具体方法是确定每种添加剂中所含的化学物质,并经动物实验得出毒性测试结果,以此为依据确定人每天允许摄入量。
三、在食品流通和销售环节
我国应该实行严格的食品标注制度,完善或者出台相关法律规定明确制定了生鲜食品和加工食品的产品标注标准。例如:生鲜食品的销售者必须标明食品的名称、原产地和容量。加工食品必须标明名称、原材料名、容量、保质期、保存方法、生产厂家
和地址等,其中干鱼类加工品和蔬菜冷冻食品等 8 类加工食品还必须标注原料原产地。
除了每种商品都要标明生产日期、保质期成分等必需内容外,相关法律还需要规定,凡是涉及转基因的食品,不论是种植时使用了转基因种子,还是加工时使用了转基因添加剂等,都须在标签上标明。
而且,要过期的食品类商品必须扔到垃圾桶内,包括蔬菜、水果、肉类、禽蛋等。
四、加强与食品加工有关人员管理
因为加工人员直接接触食品,在对食品进行安全管理的时候,必须要做好人员的管理,人员要做到上岗前的培训,保证其管理人员能够严格的根据规定要求做好各项管理工作,提高管理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减少在日常工作中的失误情况。
在整个过程中还需要避免管理人员和企业的频繁接触,保证管理人员不会在日常工作中受到企业的诱惑,导致其管理标准出现降低。此外对于管理人员来说,还需要进行定期的考核,建立起完善的奖惩制度,激励管理人员更加努力地进行工作,促进管理工作顺利的进行。
我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问题展现,相关知识也越来越先进,我们一定可以实现保证食品的绝对安全。
食品无小事,健康是大事。食品安全人人有责。
对于食品安全,我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来更好地保障。
①加大监管检测力度。
靠生产者自发保障食品安全显然是行不通的,这就需要多方面的管辖了,首先是食品检测的下属部门比如卫生部门不定期突击检查商铺的卫生情况,还有质量检测部门来检测食品中的营养成分、添加剂、有害物质等,并对营养成分、污染物质进行分析,来保证该食品的安全性。
②群众可以自发去食品生产地考察食品
比如伪装成找工作的人员打入内部,更加直观仔细地观察食品的制作过程,并且在保障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搜集证据并上网曝光,再不济也可以在日后不再吃这一类食品,当然相关检测部门也可以乔装打扮去考察,这就需要一位真正为百姓好,注重于干实事的领导了。
③需要出台相应的法律制度,以及罚款额度
比如英国在食品上一般违法行为根据具体情节处以5千英镑的罚款或三个月的监禁,销售不符合食品质量标准的食品致人健康严重受损的,处2万英镑或6个月的监禁,情节严重的,无上限罚款或2年监禁,所以英国的食品质量几乎都有所保证,很少有不合格的食品。
当然,在我们的日常饮食中也要注意个人卫生,特别是一些老人,放着新鲜饭菜不舍得吃要等到第二天吃剩饭剩菜,长此以往,饭菜里的细菌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所以尽量不吃隔夜饭菜,并且,家里的菜板以及菜刀也要及时更换,还有筷子等,我家的菜板就是生了霉菌但是不换,用刀刮一刮就能继续使用了,菜刀也有点生锈可就是不换,即使家里有不生锈的菜刀,筷子上的黄曲霉菌是无法用高温煮或者烈日晒死的,且吃了会得胃癌,所以厨房卫生也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