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每个人怎么说
1. 我们这些人用文言文怎说
文言文中有了表示不止一人时,可在代词后加上“辈、侪、属、曹、等”字,如:我辈、吾侪、若属、尔曹、汝等。但需要注意的是,“我辈”等不是人称代词复数形式,它们只是短语,如“我曹”的意思是“我们这些人”。“我们”仍是从“我”翻译出来的,“曹”字翻译成“这些人”。
若属且皆为所虏。(《鸿门宴》)你们这些人都将被(刘邦)俘虏。
所以表示现在“你们”的意思,文言文可以直接用“尔、汝(女)、若、尔”等,为了表示明确,也可以用“尔等、汝等、尔曹、汝辈、若属”等短语。
大家:诸位、众位、列位;
你们:文言文代词没有单数和复数的区别,是复数还是单数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断,如:
吾与汝毕力平险。(《愚公移山》)我和你们尽全力来除去险阻。
彼竭我盈,故克之。(《曹刿论战》)他们力量衰竭我们的力量正盛,所以打败了他们。
2. 用文言文形容一个人很厉害怎么写
1.原文: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分一斗。
翻译:天下的人才数量不过一石,曹子建一个人占了八斗,我分得一斗,从古至今其他人分一斗。
意思:形容人才华横溢,特别是文学方面特别厉害。
出处:《南史·谢灵运传》
例句: 郑兄果然是才高八斗,刹那间想出来这么多办法。
2.原文: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
翻译:像睢园竹林的聚会,这里善饮的人,酒量超过彭泽县令陶渊明。像邺水赞咏莲花,这里诗人的文采,胜过临川内史谢灵运。
意思:前句形容人酒量豪放,后句形容人富有文采。
出处:《滕王阁序》
例句:我还真是小看了你的酒量,没想到你也是气凌彭泽之樽的人呢。
3.原文:劝君不用镌顽石,路上行人口似碑。
翻译:你用不着带着铭刻功劳的石头,路上的行人全都是你的口碑。
意思:夸奖对方功劳大,口碑好。
出处:《五灯会元》
例句:田局长,你也是有口皆碑的人物了,犯不着这么铺张浪费吧。
4.原句:出于其类,拔乎其萃
翻译:在同类人中表现突出,比聚集在一起的人更高一筹。
意思:夸奖对方某方面十分杰出,非同寻常。
出处:《孟子》
例句:你看看人家小明小红,哪个不是出类拔萃的人物?
5.原文:经天纬地之才,气吞山河之志
翻译:拥有洞悉管理天下的才能,胸怀吞没山河的豪气。
意思:形容一个人才华卓越,志向远大。
例句:听说江天玩放弃创业了,开始还自吹自擂说有气吞山河的志向呢,真是滑稽。
3. 成年人用古文怎么说
古代男子20岁成年,称之为“弱冠”。这时行冠礼,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帽子,指代成年。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
古时候,不论男女都要蓄留长发,等他们成年后,要为他们举行“成人礼”仪式。男行冠礼,就是把头发盘成发髻,谓之“结发”,然后再戴上帽子。
这一习俗在《说文》里被称为:冠,弁冕之总名也。谓之成人。在《礼记·曲礼上》记有:男子二十冠而字。意思是,举行冠礼,并赐以字。因此二十岁左右也可称为“弱冠之年”。
扩展资料:
古时候举行冠礼仪式是非常讲究和慎重的。据《仪礼.士冠礼》上所载,贵族男子到了二十岁,由父亲或兄长在宗庙里主持冠礼。行加冠礼首先要挑选吉日,选定加冠的来宾,并准备祭祀天地、祖先的供品,然后由父兄引领进太庙,祭告天地、祖先。
冠礼进行时,由来宾依次加冠三次,即依次戴上三顶帽子:
首先加用黑麻布材质做的缁布冠,表示从此有参政的资格,能担负起社会责任;接着再加用白鹿皮做的皮弁,即军帽,表示从此要服兵役以保卫社稷疆土;最后加上红中带黑的素冠,是古代通行的礼帽,表示从此可以参加祭祀大典。
三次加冠完成后,主人必须设酒宴招待宾赞等人,称为“礼宾”。“礼宾”后,受冠者入内拜见母亲,然后由宾取“字”,代表今后自己在社会上有其尊严。
接着再依次拜见兄弟,拜见赞者,并入室拜见姑姊。之后,受冠者脱下最后一次加冠时所戴的帽子和衣服,穿上玄色的礼帽礼服,带着礼品,去拜见国君、卿大夫和乡先生。
冠礼的仪式,从周朝开始持续到清朝,直到清末民初,由于西风东渐,冠礼也就逐渐没落而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