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币汇兑损益计算方法
由银行存款美元户支出USD20000兑换港币,当日美元买入价1:6.10,美元卖出价1:6.20,港币买入价1:0.85,.港币卖出价1:0.86。求产生的汇兑损益及方法...
由银行存款美元户支出USD20000兑换港币,当日美元买入价1:6.10,美元卖出价1:6.20,港币买入价1:0.85,.港币卖出价1:0.86。求产生的汇兑损益及方法
展开
展开全部
根据我国现行会计制度的规定,企业应在会计期间(月份、季度或年度)终了时计算汇兑损益。上述第一种情形下产生的汇兑损益,是进行外汇兑换业务时的市场汇率与会计期间终了时的市场汇率不同而产生的汇兑损益,这种汇兑损益的计算比较简单,这里不再赘述。第二种情形下产生的汇兑损益计算较复杂,从两个不同角度谈谈此情形下计算汇兑损益的两种方法。
1.剔除分算法。即逐笔核算货币性外币账户上汇率发生变动的外币金额的价值变动额,而对汇率没有发生变动的外币金额则不予考虑。其计算公式是:某个货币性外币账户发生的汇兑损益=该账户期初的外币金额×(期末汇率-期初汇率)+该账户本期增加的外币金额×(期末汇率-业务发生时的市场汇率)-该账户本期减少的外币金额×(期末汇率-业务发生时的市场汇率),上述结果若为正值,表示外币货币性资产账户发生的是汇兑收益,外币货币性负债账户发生的是汇兑损失;反之,则相反。
2.综合差额法。这种方法须先计算出货币性外币账户的期末余额,并按期末市场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再将其与该外币账户上的每笔外币金额按业务发生时的市场汇率折算的记账本位币金额进行比较,得出的差额就是该账户本期发生的汇兑损益。其计算公式是:某个货币性外币账户发生的汇兑损益=该外币账户的期末余额×期末汇率-(该外币账户期初的外币金额×期初汇率+该账户本期增加的每笔外币金额×业务发生时的市场汇率-该账户本期减少的每笔外币金额×业务发生时的市场汇率),其结果若为正值,外币货币性资产账户发生的是汇兑收益,外币货币性负债账户发生的是汇兑损失;反之,则相反。
1.剔除分算法。即逐笔核算货币性外币账户上汇率发生变动的外币金额的价值变动额,而对汇率没有发生变动的外币金额则不予考虑。其计算公式是:某个货币性外币账户发生的汇兑损益=该账户期初的外币金额×(期末汇率-期初汇率)+该账户本期增加的外币金额×(期末汇率-业务发生时的市场汇率)-该账户本期减少的外币金额×(期末汇率-业务发生时的市场汇率),上述结果若为正值,表示外币货币性资产账户发生的是汇兑收益,外币货币性负债账户发生的是汇兑损失;反之,则相反。
2.综合差额法。这种方法须先计算出货币性外币账户的期末余额,并按期末市场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再将其与该外币账户上的每笔外币金额按业务发生时的市场汇率折算的记账本位币金额进行比较,得出的差额就是该账户本期发生的汇兑损益。其计算公式是:某个货币性外币账户发生的汇兑损益=该外币账户的期末余额×期末汇率-(该外币账户期初的外币金额×期初汇率+该账户本期增加的每笔外币金额×业务发生时的市场汇率-该账户本期减少的每笔外币金额×业务发生时的市场汇率),其结果若为正值,外币货币性资产账户发生的是汇兑收益,外币货币性负债账户发生的是汇兑损失;反之,则相反。
展开全部
根据我国现行会计制度的规定,企业应在会计期间(月份、季度或年度)终了时计算汇兑损益。上述第一种情形下产生的汇兑损益,是进行外汇兑换业务时的市场汇率与会计期间终了时的市场汇率不同而产生的汇兑损益,这种汇兑损益的计算比较简单,这里不再赘述。第二种情形下产生的汇兑损益计算较复杂,本文拟从两个不同角度谈谈此情形下计算汇兑损益的两种方法。
1.剔除分算法。即逐笔核算货币性外币账户上汇率发生变动的外币金额的价值变动额,而对汇率没有发生变动的外币金额则不予考虑。其计算公式是:某个货币性外币账户发生的汇兑损益=该账户期初的外币金额×(期末汇率-期初汇率)+该账户本期增加的外币金额×(期末汇率-业务发生时的市场汇率)-该账户本期减少的外币金额×(期末汇率-业务发生时的市场汇率),上述结果若为正值,表示外币货币性资产账户发生的是汇兑收益,外币货币性负债账户发生的是汇兑损失;反之,则相反。
2.综合差额法。这种方法须先计算出货币性外币账户的期末余额,并按期末市场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再将其与该外币账户上的每笔外币金额按业务发生时的市场汇率折算的记账本位币金额进行比较,得出的差额就是该账户本期发生的汇兑损益。其计算公式是:某个货币性外币账户发生的汇兑损益=该外币账户的期末余额×期末汇率-(该外币账户期初的外币金额×期初汇率+该账户本期增加的每笔外币金额×业务发生时的市场汇率-该账户本期减少的每笔外币金额×业务发生时的市场汇率),其结果若为正值,外币货币性资产账户发生的是汇兑收益,外币货币性负债账户发生的是汇兑损失;反之,则相反。
下面举例说明这两种方法的运用。
例如:某企业对外币业务采用业务发生时的外汇汇率进行折算,并按月计算汇兑损益。2004年5月31日的市场汇率为1美元=8.25元人民币,该日有关外币账户期末余额如下:银行存款10000美元,应收账款50000美元,应付账款20000美元。该企业6月份发生以下外币业务(不考虑有关税费):①6月10日收到某外商投入的外币资本50000美元,并已存入银行,当日的市场汇率为1美元=8.24元人民币;②6月15日对外销售产品一批,价款共计20000美元,当日的市场汇率为1美元=8.20元人民币,款项尚未收到; ③6月25日以外币存款偿还5月份发生的应付账款20000美元,当日市场汇率为1美元=8.21元人民币; ④6月30,收到5月份发生的应收账款30000美元,当日的市场汇率为1美元=8.20元人民币。要求分别计算该企业各货币性外币账户6月份发生的汇兑损益。
我们先用剔除分算法、后用综合差额法计算汇兑损益。
①银行存款账户发生的汇兑损失为2300元。
10000×(8.20-8.25)+50000×(8.20-8.24)-20000×(8.20-8.21)=-2300
或 70000×8.20-(10000×8.25+50000×8.24-20000×8.21+30000×8.20)=-2300
②应收账款账户发生的汇兑损失为2500元
50000×(8.20-8.25)=-2500
或40000×8.20-(50000×8.25+20000×8.20-30000×8.20)=-2500
③应付账款账户发生的汇兑收益为800元。
20000×(8.20-8.25)-20000×(8.20-8.21)=-800
或0×8.20-(20000×8.25-20000×8.21)=-800
从以上的计算过程可知,两者的计算结果是一样的。实际上,综合差额法是由剔除分算法演变而来的。这从它们的计算公式可以得知。不过,两者的计算角度却是不同的,剔除分算法不需要考虑汇率没有发生变动的外币金额,且不需做会计分录就可以直接计算;而综合差额法需要考虑外币账户上的每笔外币金额,一般需先做会计分录,得出外币账户的期末余额,然后再进行计算。
1.剔除分算法。即逐笔核算货币性外币账户上汇率发生变动的外币金额的价值变动额,而对汇率没有发生变动的外币金额则不予考虑。其计算公式是:某个货币性外币账户发生的汇兑损益=该账户期初的外币金额×(期末汇率-期初汇率)+该账户本期增加的外币金额×(期末汇率-业务发生时的市场汇率)-该账户本期减少的外币金额×(期末汇率-业务发生时的市场汇率),上述结果若为正值,表示外币货币性资产账户发生的是汇兑收益,外币货币性负债账户发生的是汇兑损失;反之,则相反。
2.综合差额法。这种方法须先计算出货币性外币账户的期末余额,并按期末市场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再将其与该外币账户上的每笔外币金额按业务发生时的市场汇率折算的记账本位币金额进行比较,得出的差额就是该账户本期发生的汇兑损益。其计算公式是:某个货币性外币账户发生的汇兑损益=该外币账户的期末余额×期末汇率-(该外币账户期初的外币金额×期初汇率+该账户本期增加的每笔外币金额×业务发生时的市场汇率-该账户本期减少的每笔外币金额×业务发生时的市场汇率),其结果若为正值,外币货币性资产账户发生的是汇兑收益,外币货币性负债账户发生的是汇兑损失;反之,则相反。
下面举例说明这两种方法的运用。
例如:某企业对外币业务采用业务发生时的外汇汇率进行折算,并按月计算汇兑损益。2004年5月31日的市场汇率为1美元=8.25元人民币,该日有关外币账户期末余额如下:银行存款10000美元,应收账款50000美元,应付账款20000美元。该企业6月份发生以下外币业务(不考虑有关税费):①6月10日收到某外商投入的外币资本50000美元,并已存入银行,当日的市场汇率为1美元=8.24元人民币;②6月15日对外销售产品一批,价款共计20000美元,当日的市场汇率为1美元=8.20元人民币,款项尚未收到; ③6月25日以外币存款偿还5月份发生的应付账款20000美元,当日市场汇率为1美元=8.21元人民币; ④6月30,收到5月份发生的应收账款30000美元,当日的市场汇率为1美元=8.20元人民币。要求分别计算该企业各货币性外币账户6月份发生的汇兑损益。
我们先用剔除分算法、后用综合差额法计算汇兑损益。
①银行存款账户发生的汇兑损失为2300元。
10000×(8.20-8.25)+50000×(8.20-8.24)-20000×(8.20-8.21)=-2300
或 70000×8.20-(10000×8.25+50000×8.24-20000×8.21+30000×8.20)=-2300
②应收账款账户发生的汇兑损失为2500元
50000×(8.20-8.25)=-2500
或40000×8.20-(50000×8.25+20000×8.20-30000×8.20)=-2500
③应付账款账户发生的汇兑收益为800元。
20000×(8.20-8.25)-20000×(8.20-8.21)=-800
或0×8.20-(20000×8.25-20000×8.21)=-800
从以上的计算过程可知,两者的计算结果是一样的。实际上,综合差额法是由剔除分算法演变而来的。这从它们的计算公式可以得知。不过,两者的计算角度却是不同的,剔除分算法不需要考虑汇率没有发生变动的外币金额,且不需做会计分录就可以直接计算;而综合差额法需要考虑外币账户上的每笔外币金额,一般需先做会计分录,得出外币账户的期末余额,然后再进行计算。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于2018-08-31 · 知道合伙人生活技巧行家
关注
展开全部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