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最后一个亡国之君,但几百年来却没有担负骂名,为什么?

 我来答
说喉粤子谍乐6639
2018-06-08 · TA获得超过316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7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57.2万
展开全部

明思宗朱由检(1611年2月6日-1644年4月25日),明朝第十六位皇帝,明朝亡国之君。明光宗第五子,明熹宗异母弟,母为淑女刘氏。于1622年(天启二年)年被册封为信王。1627年-1644年在位,年号崇祯。即位后大力铲除阉党,勤于政事,节俭朴素,并六下罪己诏,是位年轻有为的皇帝。

在位期间农民起义猖獗,关外清朝势大,已处于内忧外患交集的境地,无力回天。1644年,李自成军攻破北京后,于煤山自缢身亡,为江山社稷而死,终年35岁,在位17年。庙号思宗,后改毅宗、怀宗。清朝上谥号守道敬俭宽文襄武体仁致孝庄烈愍皇帝,南明弘光帝上谥号绍天绎道刚明恪俭揆文奋武敦仁懋孝烈皇帝。葬于十三陵思陵。

对于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几百年来有很多历史学者对他做出了公平公正的评价,有的甚至不吝啬赞美之词,说他保存了明朝自朱元璋时期以来的,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崇高理念。那么作为一个亡国之君,为何没有骂名,反而有如此崇高的评价呢?

一、崇祯继位,正值国家内忧外患之际,内有黄土高原上百万农民造反大军,外有满洲铁骑,虎视眈眈,山河飘零,烽烟四起。据史料记载,崇祯帝继位时,年仅17岁。面对父兄留下的一个危机四伏的烂摊子,他能颇思振作,是有想干事、干大事的决心与劲头的,可惜的是崇祯他是一个矛盾体,既有狠辣的杀伐果断,又有多疑的优柔寡断,最后导致人心浮散,终成孤家寡人一个。

二、他不好色,不奢侈,每日批改奏章到深夜,是个很勤政的皇帝。在明朝十七个皇帝之中,他不但算不上是最为昏庸的一个,而且勤政程度完全可以与太祖朱元璋、成祖朱棣相媲美,是一个励精图治的皇帝。

《明史流贼传》中这样评价崇祯:呜呼!庄烈非亡国之君,而当亡国之运,又乏救亡之术,徒见其焦劳瞀乱,孑立于上十有七年。而帷幄不闻良,平之谋,行间未睹李、郭之将,卒致宗社颠覆,徒以身殉,悲夫!

三、明思宗是一个被普遍同情的皇帝,李自成《登极诏》也说“君非甚暗(崇祯皇帝不算太糟),孤立而炀灶恒多(即便他被孤立,却颇能为人民国家做出许多打击贪官污吏好事);臣尽行私,比党而公忠绝少。”

他在位17年,为剿流寇,明思宗先用杨鹤主抚,后用洪承畴,再用曹文诏,再用陈奇瑜,复用洪承畴,再用卢象升,再用杨嗣昌,再用熊文灿,又用杨嗣昌,除杨鹤、熊文灿外,其他皆为撼世之名将,功名显著华夏。由于连年的灾荒,农民造反野火般的焚烧整个华夏大地,后金不断侵扰的边疆,导致军费不断激增,而税收却无法跟上,这一切的结果导致崇祯年间加税不断,以至民间称呼他为“重征”以代替“崇祯”。史家对于思宗普遍抱有同情,以为崇祯帝的一生实是“不是亡国之君的亡国悲剧”。

四、崇祯在位期间,下过六次罪己诏,来谴责自己的失德和过失,希望天下官民士绅能够振聋发聩、共赴国难,鼎立拯救危机重重、病入膏肓的大明王朝。奈何天下糜烂,大势已溃,大明王朝的统治机器已经从内部腐烂,一切为时晚矣。

清朝编纂的《明史》依旧承认他兢兢业业,勤勉勤俭。崇祯的一生可以说充满了悲剧色彩,他拥有极强的政治手腕,心思缜密,果断干练,并且精力充沛,几乎拥有历史上所有明君的特征:崇祯的是非功过充满争议,是中国历史上最具悲剧色彩的皇帝之一,“无力回天”这四个字,可以概括崇祯的一生。

崇祯皇帝宁可煤山自尽,也没有把宁远铁骑调进中原打李自成,遵守了自朱棣起历代明皇们对臣民的承诺“天子守国门”!对崇祯的死,包括不少史学家在内,众多的人抱有同情之心。同情什么?同情他的身世,同情他的结局。虽励精图治却无力回天,国运已经明显不行,苦苦支撑仍力不从心,正如他所说:朕非亡国之君,而事事皆亡国之象。自然,同情崇祯的背后隐藏对一个国家和民族没落的悲叹。

赤荒月
2018-06-20 · 超过17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58
采纳率:12%
帮助的人:12.6万
展开全部
很简单,因为 不纳贡!不和亲!不割地!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1条折叠回答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