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关系》下
展开全部
&摘自原文
@个人见解
&建议争吵中的夫妻,在其中一人说话的时候,另一人就想象自己正在看着一面镜子。伴侣对你说的话其实是你对自己说的话。我自己也使用过这个方法,因而知道了一些在了解自己之前必须知道的事实。如果伴侣说你自私,而你为自己辩驳,那就表示你内心深处一定也相信自己是个自私的人。自卫的辩驳只会让你的信念更坚定,同时也加深了你对这个信念的恐惧。相反地,接受伴侣的说法,则能让你心里的信念浮现出来,如此一来,你就有机会把它改变为比较健康而且充满爱的信念。你可能会因为自己的自私而觉得羞耻或有罪恶感,但如果你愿意把自己的想法摊在阳光下,你就不会被它所控制了。
&如果伴侣所表达的痛苦感觉是我不能马上体会的,我可以问问自己,是不是曾经有过一样的感觉。然后我会想起自己确实曾经有过这种感觉,于是当时的感受就会在心里重现,现在我要了解伴侣的感受,就容易多了。知道伴侣跟我有同样的感受,就更能让我把她看作镜中的自己。如此一来,我就会把伴侣当作曾经失去,而现在重新找回了的我自己的一部分。
&承认自己有错”能让这个过程变得容易一点,同时也是沟通中的转折点,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罪恶感似乎与所有潜意识的痛苦都有关联。如果我不愿意认错,就是否认自己的罪恶感,也就是否认痛苦,我会继续认为我的痛苦是伴侣的错,因而怪罪、排斥她。如果我能够认错,我就能原谅自己的错误,然后,伴侣通常也会原谅我
&沟通发生阻碍时——告诉伴侣你有多感谢他/她。我知道这像是试着发动一辆很久没开的车,但你可以从一句简单的话开始,像是“我很感谢你努力地想了解我”或是“你对我很重要”等表达对方重要性的真心话,能化解阻碍,让沟通变得顺利。从你表达感谢,到对方开始分享感觉所需的时间,也许会短得让你惊讶。就算你觉得自己不能够表达感谢,只要有心,你就能想出该说的话。
&跟伴侣分享感觉,要逐渐深入。造成这些感觉的以往经验,也要一并提出来分享,但是不要让不相关的故事扰乱了真正重要的感觉。不要忘了向对方保证你的感觉不是他/她的错,而完全是你自己的责任。如果你觉得和伴侣之间充满了平和的感觉,这就表示你的努力已收到了效果。
&即使你所发现的事物,一开始可能显得丑陋不堪,它却也让你得到了一个机会去了解,在你心中,没有什么事是你不能去爱的。爱能让从前你觉得丑陋的事物也转变成爱。对自己百分之百地负责,不但能让你的亲密关系起死回生,还能让一部分的你——你认为早已死去或从未存在过的那部分——也活过来。
&让我们再回头看看“亲密关系是一人贡献一半”这个古老神话。亲密关系是不能一人一半的,因为这表示你只需付出百分之五十的努力,也就是说你只有一半的时间在为亲密关系努力及付出。这样是不够的。如果你相信对亲密关系你只需负一半的责任,那么即使你能付出百分之百,实际付出的却也只有百分之五十。既然你所看到的一切都是你内心世界的投射,你将会发现伴侣也只付出百分之五十,这样一来,你们两人都会坚持自己已经做了自己该做的那一份,却指责对方不肯尽全力。
&在亲密关系中有两条路可走:第一条是无止境地追逐需求,如果有必要就操纵他人,能拿什么就尽量拿,并在其他方法都失败时选择妥协;第二条路是借由以下的方法来了解真正的自己:放弃期望,用沟通来达成让双方都满意的结果,以及永远把自己与伴侣的快乐一并当作优先的选择。
&小时候曾经遇到十分深重的沮丧感,让你认为不管怎么努力,你都无法让周遭的人来满足你的需求,那么你可能会干脆选择放弃。从那一刻起,你就会认为,你所有的努力最后都是白费,你会想:努力试着引起别人注意,试着赢得别人的赞许,试着让别人邀请你成为他们的一分子,试着赢得别人的爱……这一切有什么用吗?干脆放弃并且希望别人都不会来打扰你好了。自我放逐
&为什么在旁观者看起来很容易解决的问题,却能让当局者身陷其中而走不出来。当遇到一个问题的时候,你只能用三种身份来看待它。
&1.要解决问题,必须先跳脱问题的框架。
2.所有的问题,其实都是经过伪装的礼物和宝贵经验。
3.你所看到的每件事,都是你内心世界的投射。如果你觉得伴侣在迫害你,不管是用攻击、批评、责怪、嘲讽或其他的方式,那么请仔细地聆听伴侣对你说的话:有什么是你心里的批评家没有说过的吗?如果伴侣是拯救者,那么他/她给你的忠告,有什么不是这么多年以来你没有告诉过自己而又拒绝了的吗?而如果伴侣扮演的是受害者的角色,那么你难道不觉得对方和你自己——即使是很久以前的、早已被遗忘的小时候的你——很像吗?是不是你无法接受的那一部分自己,在很久以前被你埋葬,现在却反映在伴侣的身上呢?
4.每个人都有能力为自己生活中遇到的事百分之百负责。
这个烂摊子不是任何人的错。我有能力处理它,并在过程中让自己成长。
在我们因了解而成长后,“责任”这个词的含义也从罪恶和羞耻变成回应和自由。
5.自由并非来自答案,而是来自问题。
《从已知中解脱》书中指出,我们已知的事物并不能让我们得到平静,或让我们了解自己是谁。只有在我们把误认为是“知识”的答案都抛开时,我们才能得到无限伸展的自由。
要得到真正的知识,必须提出问题、超脱已知事物。了解自己的过程,从问问题开始——探询在信念之外的其他可能性的问题,如:“这件事的事实是什么?”“有什么礼物或经验,是我的灵魂想借着这件事赐给我的吗?”“我该怎样才能平静地接受痛苦?”“有没有什么能解决冲突的、不争的事实是我可以向伴侣表达的?”“我真正想从这个状况中得到的是什么?”“我该怎么去爱我的伴侣?”“我现在所能感受到的最重要的感觉是什么?”“我现在该采取什么行动?”“我是不是该宽恕什么人?”“我该从这个状况中了解到什么?”
以上是这类问题的几个例子。如果能用天真无邪的心来问这些问题,你就能从已知中解脱,进入直觉——灵魂思想——的领域。一旦进入了这个领域,你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最直接的方法,并体验到自觉的爱。
我提出的问题大都是以“什么”或“如何”为关键词,但也可以用“谁”“何时”或“何地”来构成问句。有一个在使用上必须特别小心谨慎的词是“为什么”。这是受害者在抱怨或表达无力感时最爱用的词,而且一个“为什么”常会引来更多的“为什么”。我并不是说这个词少用为妙,如果用纯真的心来表达,这个字跟其他的疑问词是具有相同的效果的。
6.没有什么问题是大到爱无法解决的。
&
怎么样才能做到重视伴侣呢?只要有意愿。把它当作你最想要的事。只要真心想要,你就能得到。
&研究一下自己对“好”和“不好”这两个词的感觉,就可以知道你是不是在做牺牲。别人要求你做一件事,如果你说“不”就会有罪恶感,说“好”又不觉得快乐的话,那你大概就是因为罪恶感在做牺牲
@诚实地面对自己,也为对方着想
&真心诚意地付出,是一种完全不同的体验。你不会觉得心力交瘁,也不会因为得不到感激而愤愤不平,当然也不是为了偿还罪恶感才付出。这样的付出是完全不求回报的。你是听从自己的心在做事,因为你知道,这样的付出对每个人都好(要记得,所谓的“每个人”也包括你自己)。
&如果你的动机是为了爱或为了了解爱,那么你就只会注重付出的过程,并且了解只有在真心付出的时候,你才会用开放的心去“接受”。
@真心相对
&亲密关系中双方都要为发生的事百分之百地负责
有酗酒问题的亲密关系往往被描述成这样:一方长年受苦,像奴隶一样辛苦地想让亲密关系或家庭维持下去,另一方却沉溺于自私的享受
如果扮演牺牲者,你就会吸引别人来扮演放纵者。
@不是要百分百的公平,公平只是相对概念,至少不能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对方痛苦基础上
&牺牲完全是心态上的问题。只有爱能进入你的心,去改变只有给予却不懂得接受的模式(牺牲),以及只有获得却不懂得享受的模式(放纵),使得牺牲转变为真心的给予,而使放纵转为真心的接受。
@真心面对自己,也站在对方角度思考,爱是一场修行,与自己相处与对方相处的修行
成为更好的自己
&在你把竞争带进亲密关系之后,你那想当特别的人的欲望,加上害怕被离弃的恐惧,会让你和伴侣不断地较劲,而无法发现自己真正的天分和目标。竞争和许多负面的经验都会扯上关系,如想证明自己是对的,嫉妒、比较、希望对方失败、批评、嘲笑、说谎、需求、恐惧、权力斗争、扯对方后腿,以及骄傲。
真理是安静的,所以只有平静的心才能听到。
&为什么我会轻易地怀疑自己,却会毫不怀疑地相信电视上的广告呢?”经由内省,你得到了检查自己内心的机会怀疑”就是小我的最佳武器,它会让你陷在迷宫之中无法脱身,用大大小小的问题来消耗你的精力,并用许多令人分心的事物来扰乱你。这个阴谋的核心,是要让你因恐惧而不敢接近自己的本质。每当要做出一项重大决定时,你都会遭到怀疑声音的围攻。这些声音会用恐惧、紧张或恐慌等感觉来折磨你,试图让你相信你并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做你想做的事。你不是不够好,就是准备不够充分,或不够强壮,再不就是没有价值。
&我选择不去计较造成争执的原因,而把爱置于首要的地位。
你要做的不是让一方胜而让另一方败的决定,而是要以明辨的态度来决定采取何种行动——或不采取何种行动——才会对每个人都好。
当你说话时,要让你的话语发自于爱。
当你沉默时,要让你的沉默发自于爱。
当你骂人时,要让你的责骂发自于爱。
当你与伴侣相互保护时,你们彼此的保护也应该发自于爱。
让爱在你的生命里生根,
美好的事就会发生。
@个人见解
&建议争吵中的夫妻,在其中一人说话的时候,另一人就想象自己正在看着一面镜子。伴侣对你说的话其实是你对自己说的话。我自己也使用过这个方法,因而知道了一些在了解自己之前必须知道的事实。如果伴侣说你自私,而你为自己辩驳,那就表示你内心深处一定也相信自己是个自私的人。自卫的辩驳只会让你的信念更坚定,同时也加深了你对这个信念的恐惧。相反地,接受伴侣的说法,则能让你心里的信念浮现出来,如此一来,你就有机会把它改变为比较健康而且充满爱的信念。你可能会因为自己的自私而觉得羞耻或有罪恶感,但如果你愿意把自己的想法摊在阳光下,你就不会被它所控制了。
&如果伴侣所表达的痛苦感觉是我不能马上体会的,我可以问问自己,是不是曾经有过一样的感觉。然后我会想起自己确实曾经有过这种感觉,于是当时的感受就会在心里重现,现在我要了解伴侣的感受,就容易多了。知道伴侣跟我有同样的感受,就更能让我把她看作镜中的自己。如此一来,我就会把伴侣当作曾经失去,而现在重新找回了的我自己的一部分。
&承认自己有错”能让这个过程变得容易一点,同时也是沟通中的转折点,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罪恶感似乎与所有潜意识的痛苦都有关联。如果我不愿意认错,就是否认自己的罪恶感,也就是否认痛苦,我会继续认为我的痛苦是伴侣的错,因而怪罪、排斥她。如果我能够认错,我就能原谅自己的错误,然后,伴侣通常也会原谅我
&沟通发生阻碍时——告诉伴侣你有多感谢他/她。我知道这像是试着发动一辆很久没开的车,但你可以从一句简单的话开始,像是“我很感谢你努力地想了解我”或是“你对我很重要”等表达对方重要性的真心话,能化解阻碍,让沟通变得顺利。从你表达感谢,到对方开始分享感觉所需的时间,也许会短得让你惊讶。就算你觉得自己不能够表达感谢,只要有心,你就能想出该说的话。
&跟伴侣分享感觉,要逐渐深入。造成这些感觉的以往经验,也要一并提出来分享,但是不要让不相关的故事扰乱了真正重要的感觉。不要忘了向对方保证你的感觉不是他/她的错,而完全是你自己的责任。如果你觉得和伴侣之间充满了平和的感觉,这就表示你的努力已收到了效果。
&即使你所发现的事物,一开始可能显得丑陋不堪,它却也让你得到了一个机会去了解,在你心中,没有什么事是你不能去爱的。爱能让从前你觉得丑陋的事物也转变成爱。对自己百分之百地负责,不但能让你的亲密关系起死回生,还能让一部分的你——你认为早已死去或从未存在过的那部分——也活过来。
&让我们再回头看看“亲密关系是一人贡献一半”这个古老神话。亲密关系是不能一人一半的,因为这表示你只需付出百分之五十的努力,也就是说你只有一半的时间在为亲密关系努力及付出。这样是不够的。如果你相信对亲密关系你只需负一半的责任,那么即使你能付出百分之百,实际付出的却也只有百分之五十。既然你所看到的一切都是你内心世界的投射,你将会发现伴侣也只付出百分之五十,这样一来,你们两人都会坚持自己已经做了自己该做的那一份,却指责对方不肯尽全力。
&在亲密关系中有两条路可走:第一条是无止境地追逐需求,如果有必要就操纵他人,能拿什么就尽量拿,并在其他方法都失败时选择妥协;第二条路是借由以下的方法来了解真正的自己:放弃期望,用沟通来达成让双方都满意的结果,以及永远把自己与伴侣的快乐一并当作优先的选择。
&小时候曾经遇到十分深重的沮丧感,让你认为不管怎么努力,你都无法让周遭的人来满足你的需求,那么你可能会干脆选择放弃。从那一刻起,你就会认为,你所有的努力最后都是白费,你会想:努力试着引起别人注意,试着赢得别人的赞许,试着让别人邀请你成为他们的一分子,试着赢得别人的爱……这一切有什么用吗?干脆放弃并且希望别人都不会来打扰你好了。自我放逐
&为什么在旁观者看起来很容易解决的问题,却能让当局者身陷其中而走不出来。当遇到一个问题的时候,你只能用三种身份来看待它。
&1.要解决问题,必须先跳脱问题的框架。
2.所有的问题,其实都是经过伪装的礼物和宝贵经验。
3.你所看到的每件事,都是你内心世界的投射。如果你觉得伴侣在迫害你,不管是用攻击、批评、责怪、嘲讽或其他的方式,那么请仔细地聆听伴侣对你说的话:有什么是你心里的批评家没有说过的吗?如果伴侣是拯救者,那么他/她给你的忠告,有什么不是这么多年以来你没有告诉过自己而又拒绝了的吗?而如果伴侣扮演的是受害者的角色,那么你难道不觉得对方和你自己——即使是很久以前的、早已被遗忘的小时候的你——很像吗?是不是你无法接受的那一部分自己,在很久以前被你埋葬,现在却反映在伴侣的身上呢?
4.每个人都有能力为自己生活中遇到的事百分之百负责。
这个烂摊子不是任何人的错。我有能力处理它,并在过程中让自己成长。
在我们因了解而成长后,“责任”这个词的含义也从罪恶和羞耻变成回应和自由。
5.自由并非来自答案,而是来自问题。
《从已知中解脱》书中指出,我们已知的事物并不能让我们得到平静,或让我们了解自己是谁。只有在我们把误认为是“知识”的答案都抛开时,我们才能得到无限伸展的自由。
要得到真正的知识,必须提出问题、超脱已知事物。了解自己的过程,从问问题开始——探询在信念之外的其他可能性的问题,如:“这件事的事实是什么?”“有什么礼物或经验,是我的灵魂想借着这件事赐给我的吗?”“我该怎样才能平静地接受痛苦?”“有没有什么能解决冲突的、不争的事实是我可以向伴侣表达的?”“我真正想从这个状况中得到的是什么?”“我该怎么去爱我的伴侣?”“我现在所能感受到的最重要的感觉是什么?”“我现在该采取什么行动?”“我是不是该宽恕什么人?”“我该从这个状况中了解到什么?”
以上是这类问题的几个例子。如果能用天真无邪的心来问这些问题,你就能从已知中解脱,进入直觉——灵魂思想——的领域。一旦进入了这个领域,你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最直接的方法,并体验到自觉的爱。
我提出的问题大都是以“什么”或“如何”为关键词,但也可以用“谁”“何时”或“何地”来构成问句。有一个在使用上必须特别小心谨慎的词是“为什么”。这是受害者在抱怨或表达无力感时最爱用的词,而且一个“为什么”常会引来更多的“为什么”。我并不是说这个词少用为妙,如果用纯真的心来表达,这个字跟其他的疑问词是具有相同的效果的。
6.没有什么问题是大到爱无法解决的。
&
怎么样才能做到重视伴侣呢?只要有意愿。把它当作你最想要的事。只要真心想要,你就能得到。
&研究一下自己对“好”和“不好”这两个词的感觉,就可以知道你是不是在做牺牲。别人要求你做一件事,如果你说“不”就会有罪恶感,说“好”又不觉得快乐的话,那你大概就是因为罪恶感在做牺牲
@诚实地面对自己,也为对方着想
&真心诚意地付出,是一种完全不同的体验。你不会觉得心力交瘁,也不会因为得不到感激而愤愤不平,当然也不是为了偿还罪恶感才付出。这样的付出是完全不求回报的。你是听从自己的心在做事,因为你知道,这样的付出对每个人都好(要记得,所谓的“每个人”也包括你自己)。
&如果你的动机是为了爱或为了了解爱,那么你就只会注重付出的过程,并且了解只有在真心付出的时候,你才会用开放的心去“接受”。
@真心相对
&亲密关系中双方都要为发生的事百分之百地负责
有酗酒问题的亲密关系往往被描述成这样:一方长年受苦,像奴隶一样辛苦地想让亲密关系或家庭维持下去,另一方却沉溺于自私的享受
如果扮演牺牲者,你就会吸引别人来扮演放纵者。
@不是要百分百的公平,公平只是相对概念,至少不能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对方痛苦基础上
&牺牲完全是心态上的问题。只有爱能进入你的心,去改变只有给予却不懂得接受的模式(牺牲),以及只有获得却不懂得享受的模式(放纵),使得牺牲转变为真心的给予,而使放纵转为真心的接受。
@真心面对自己,也站在对方角度思考,爱是一场修行,与自己相处与对方相处的修行
成为更好的自己
&在你把竞争带进亲密关系之后,你那想当特别的人的欲望,加上害怕被离弃的恐惧,会让你和伴侣不断地较劲,而无法发现自己真正的天分和目标。竞争和许多负面的经验都会扯上关系,如想证明自己是对的,嫉妒、比较、希望对方失败、批评、嘲笑、说谎、需求、恐惧、权力斗争、扯对方后腿,以及骄傲。
真理是安静的,所以只有平静的心才能听到。
&为什么我会轻易地怀疑自己,却会毫不怀疑地相信电视上的广告呢?”经由内省,你得到了检查自己内心的机会怀疑”就是小我的最佳武器,它会让你陷在迷宫之中无法脱身,用大大小小的问题来消耗你的精力,并用许多令人分心的事物来扰乱你。这个阴谋的核心,是要让你因恐惧而不敢接近自己的本质。每当要做出一项重大决定时,你都会遭到怀疑声音的围攻。这些声音会用恐惧、紧张或恐慌等感觉来折磨你,试图让你相信你并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做你想做的事。你不是不够好,就是准备不够充分,或不够强壮,再不就是没有价值。
&我选择不去计较造成争执的原因,而把爱置于首要的地位。
你要做的不是让一方胜而让另一方败的决定,而是要以明辨的态度来决定采取何种行动——或不采取何种行动——才会对每个人都好。
当你说话时,要让你的话语发自于爱。
当你沉默时,要让你的沉默发自于爱。
当你骂人时,要让你的责骂发自于爱。
当你与伴侣相互保护时,你们彼此的保护也应该发自于爱。
让爱在你的生命里生根,
美好的事就会发生。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