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邶风击鼓原文及翻译(诗经国风邶风击鼓翻译)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1、诗经邶风击鼓原文及翻译。
2、《诗经·邶风·击鼓》翻译。
3、《诗经·邶风·击鼓》全文。
4、诗经邶风击鼓注释。
1.全文:击鼓其镗,踊跃用兵。
2.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3.从孙子仲,平陈和宋。
4.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5.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6.死生契阔,和子成说。
7.执子之手,和子偕老。
8.于嗟阔兮,不我活兮。
9.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10.译文:击鼓的声音震响(耳旁),兵将奋勇操练。
11.(人们)留在国内筑漕城,只有我向南方行去。
12.跟随孙子仲,平定陈、宋(两国)。
13.不允许我回家,(使我)忧心忡忡。
14.于是人在哪里?于是马跑失在哪里?到哪里去寻找它?在山间林下。
15.生死聚散,我曾经对你说(过)。
16.拉着你的手,和你一起老去。
17.唉,太久。
18.让我无法(和你)相会。
19.唉,太遥远,让我的誓言不能履行。
20.出处春秋时期的《诗经》。
21.扩展资料赏析这是一篇典型的战争诗。
22.诗人以袒露自身和主流意识的背离,宣泄自己对战争的抵触情绪。
23.作品在对人类战争本相的透视中,呼唤的是对个体生命具体存在的尊重和生活细节幸福的获得。
24.这种来自心灵深处真实而朴素的歌唱,是对人之存在的最具人文关怀的阐释,是先民们为后世的文学作品树立起的一座人性高标。
25.第一章总言卫人救陈,平陈宋之难,叙卫人之怨。
26.结云“我独南行”者,诗本以抒写个人愤懑为主,这是全诗的线索。
27.第二章“从孙子仲,平陈和宋”,承“我独南行”为说。
28.假使南行不久即返,犹之可也。
29.诗之末两句云“不我以归,忧心有忡”,叙事更向前推进,如芭蕉剥心,使人酸鼻。
30.第三章写安家失马,似乎是题外插曲,其实文心最细。
31.《庄子》说:“犹系马而驰也。
32.”好马是不受羁束、爱驰骋的。
33.征人是不愿久役、想归家的。
34.第四章“死生契阔”,毛传以“契阔”为“勤苦”是错误的。
35.黄生《义府》以为“契,合也。
36.阔,离也。
37.和死生对言”是正确的。
38.这首诗在结构和手法上有不少独到之处。
39.结构上,它基本按时间顺序,写出一个被迫南征的兵士在出征前、出征时和出征后的复杂心理和行为,其中又插人回忆,形成往事和现实的强烈对比,在结构上形成顿宕。
40.同时,在叙事之中又间以抒情,在情感上又形成波澜。
41.尤其是第三一层,完全是直抒其情并皆以“兮”字结尾,仿佛一个涕流满面的征夫在异乡的土地上,对着苍天大声呼喊,对着远方的亲人诉说着内心的思恋和苦痛。
2、《诗经·邶风·击鼓》翻译。
3、《诗经·邶风·击鼓》全文。
4、诗经邶风击鼓注释。
1.全文:击鼓其镗,踊跃用兵。
2.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3.从孙子仲,平陈和宋。
4.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5.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6.死生契阔,和子成说。
7.执子之手,和子偕老。
8.于嗟阔兮,不我活兮。
9.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10.译文:击鼓的声音震响(耳旁),兵将奋勇操练。
11.(人们)留在国内筑漕城,只有我向南方行去。
12.跟随孙子仲,平定陈、宋(两国)。
13.不允许我回家,(使我)忧心忡忡。
14.于是人在哪里?于是马跑失在哪里?到哪里去寻找它?在山间林下。
15.生死聚散,我曾经对你说(过)。
16.拉着你的手,和你一起老去。
17.唉,太久。
18.让我无法(和你)相会。
19.唉,太遥远,让我的誓言不能履行。
20.出处春秋时期的《诗经》。
21.扩展资料赏析这是一篇典型的战争诗。
22.诗人以袒露自身和主流意识的背离,宣泄自己对战争的抵触情绪。
23.作品在对人类战争本相的透视中,呼唤的是对个体生命具体存在的尊重和生活细节幸福的获得。
24.这种来自心灵深处真实而朴素的歌唱,是对人之存在的最具人文关怀的阐释,是先民们为后世的文学作品树立起的一座人性高标。
25.第一章总言卫人救陈,平陈宋之难,叙卫人之怨。
26.结云“我独南行”者,诗本以抒写个人愤懑为主,这是全诗的线索。
27.第二章“从孙子仲,平陈和宋”,承“我独南行”为说。
28.假使南行不久即返,犹之可也。
29.诗之末两句云“不我以归,忧心有忡”,叙事更向前推进,如芭蕉剥心,使人酸鼻。
30.第三章写安家失马,似乎是题外插曲,其实文心最细。
31.《庄子》说:“犹系马而驰也。
32.”好马是不受羁束、爱驰骋的。
33.征人是不愿久役、想归家的。
34.第四章“死生契阔”,毛传以“契阔”为“勤苦”是错误的。
35.黄生《义府》以为“契,合也。
36.阔,离也。
37.和死生对言”是正确的。
38.这首诗在结构和手法上有不少独到之处。
39.结构上,它基本按时间顺序,写出一个被迫南征的兵士在出征前、出征时和出征后的复杂心理和行为,其中又插人回忆,形成往事和现实的强烈对比,在结构上形成顿宕。
40.同时,在叙事之中又间以抒情,在情感上又形成波澜。
41.尤其是第三一层,完全是直抒其情并皆以“兮”字结尾,仿佛一个涕流满面的征夫在异乡的土地上,对着苍天大声呼喊,对着远方的亲人诉说着内心的思恋和苦痛。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