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盘亏的原因有哪些
展开全部
固定资产盘亏(属于营业外支出)指固定资产在盘点清查过程中所发现的短缺。如发现固定资产盘亏,要查明原因,确定责任,并按有关规定报请上级批准后,调整账面记录,保证帐实相符。调整帐面时,一般贷记“固定资产”,借记“折旧”,冲销固定资产原值和已提折旧额,并将其净值先记入待处理财产损失帐户。同时在固定资产卡片作相应注销记录,并登记固定资产登记簿。按规定手续报经批准后, 再从“待处理财产损失”帐户结转“固定基金”帐户,注销盘亏固定资产的净值。
固定资产减少是固定资产的价值流出和实物流出在同一会计期间内的统一。即在账簿上记录固定资产减少时,固定资产实物也必定同时减少。在账务处理上,应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进行核算。
固定资产盘亏是在固定资产清查中发现实存数小于账存数的一种账实不符的现象。这种账实不符的现象有可能是平时记错账导致的。而且,在对固定资产盘亏进行账务处理时,借记“固定资产”科目只是为了把账实不符调整为账实相符。实际上此时并没有固定资产实物的流出。因此,固定资产盘亏核算属于固定资产清查的核算范畴而不属于固定资产清理的核算范畴,应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科目进行核算。
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出租或者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时间超过12个月的,价值达到一定标准的非货币性资产,包括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固定资产是企业的劳动手段,也是企业赖以生产经营的主要资产。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