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鲁晓夫经济改革的内容是什么

只哟最简单的答案... 只哟最简单的答案 展开
 我来答
匿名用户
2013-11-16
展开全部
赫鲁晓夫在执政期间,对苏联经济进行了改革和调整。在农业方面的改革措施有:①改善计划体制。1955年以前,国家给农庄、农场下达的生产计划指标多达280 项,从1955 年起,改为只下达农产品收购指标一项,农庄有权自行安排生产。②改变农产品采购制度。苏联从30 年代起实行农产品义务交售制,农庄每年要向国家义务交售一定数量的农产品,其价格低于成本。1958 年,苏联政府取消义务交售制,实行国家统一的收购制和统一的采购价格,并规定采购价格应高于农产品的生产成本。从1952—1964 年,农产品采购价格平均提高了2.54 倍。其中谷物提高了7.48 倍,畜产品提高了15.09 倍,经济作物提高了58%。③解散机器拖拉机站,使集体农庄拥有农业机器。1958 年2 月,苏共中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发展集体农庄制度和改组机器拖拉机站的决议》,决定将拖拉机等农业机器卖给农庄,并将机器拖拉机站改组为机器修理站。到1959 年1 月,80%的农庄买下了农业机器,全国8000 个机器拖拉机站撤消了7655 个,这项措施结束了“一块土地两个主人”的不合理现象。但由于赫鲁晓夫要求过急,给农庄,特别是贫困农庄造成了困难。此外,赫鲁晓夫还采取了扶植家庭副业经济,增加农业投资和大面积垦荒等发展农业的措施。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尽管很不彻底,有很多失误,但还是促进了苏联农业的发展,打破了农业生产长期徘徊不前的局面。苏联农业总产值1958 年比1953 年增长了50%。在工业方面的改革措施主要是1957 年对工业、建筑业的改组。苏联政府撤消了25 个中央部和113 个加盟共和国的部,中央只保留了航空、无线电、造船、化工、中型机器制造和运输建筑6 个部。同时将全国划分为105 个经济行政区,各区设国民经济委员会。原中央和加盟共和国各部管理的企业交给所在地区的国民经济委员会管理。这次改组对改变中央过分集权,调动地方积极性,促进同一地区的企业协作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这次改组只是把部门行政管理改为地区行政管理体制,管理经济的方法和企业的地位没有变,而且由于权力过分下放,使中央丧失了对经济的必要的宏观控制与管理,结果造成地方割据和经济秩序混乱。
匿名用户
2013-11-16
展开全部
(一) 改革的背景
(1)二战结束,苏联进入和平建设时期;

(2)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

(3)农业全盘集体化的消极影响一直持续到战后,农业单位面积产量没有提高,制约了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4)斯大林的逝世。

(二) 改革的内容

1、农业:允许集体农庄庄员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饲养一定数量的牲畜;开垦荒地,扩大谷物生产;开展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将拖拉机等农机卖给集体农庄
2、工业:将部分企业的管理权下放到加盟共和国;给予企业调整部分工资的权利;尝试推行“物质利益原则”,通过一定程度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调动生产积极性。

(三)评价:

1、积极: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农业、工业)。

2、局限性:在理论上没有突破斯大林的模式,只是在原有经济体制上的局部调整。

(1)赫鲁晓夫经济改革在理论上没有突破,只是在维持原有经济体制基础上进行局部改革; (

2)提出的战略目标超越实际;

(3)没有全面和一贯的战略方针和思路;

(4)赫鲁晓夫自身的不足和缺点也影响改革;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3-11-16
展开全部
你好。
为了解决斯大林体制弊端;在农业,工业方面进行调整;改革过程脱离了苏联实际;因为未改变原有体制,只是对斯大林体制进行修修补补,结果失败了. 更具体些:赫鲁晓夫改革侧重农业。在对斯大林的问题上,赫鲁晓夫对斯大林进行了激烈的批判和清算,为在斯大林暴政下屈死的冤魂进行了平反。在国际政策上,赫鲁晓夫采取“和平”共处,同美国对话。在国内政策上,赫鲁晓夫抓农业,消费品生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