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茶可以化痰吗?像铁观音 红茶 绿茶之类的。
5个回答
展开全部
铁观音 红茶 绿茶之类的茶叶对化痰帮助不大。
以下几种茶可以起到化痰的作用:
1、珠贝润肺饮——材料:麦冬、珠贝各10克,沙参8克,款冬花6克。
功效:麦冬可清热养阴、治口干以及喉咙肿痛,沙参清肺、除虚热,珠贝润肺、缓咳嗽痰血,款冬花平喘止咳。适用症状:干咳无痰或痰量少、质地微稠不易咳出甚至有血丝的干咳。
2、胖大海茶——材料:胖大海3枚,冰糖适量。先将胖大海用温水洗净,再与冰糖一起用沸水冲泡15分钟,每日1剂,代茶饮用。本方具有清热润肺、利咽解毒的作用。
适用症状:急慢性咽炎、喉炎、扁桃体炎,症见咽喉肿痛,或咽痒作咳。
3、菊花茶——材料:鲜菊花、鲜茶叶各30克(干品各15克)。上2味剪碎,共捣取汁,用凉开水40毫升冲泡即可。干品则煎汤代茶。每日1剂,不拘时饮用。
适用症状:本方具有清热利咽、消肿止痛的作用。主治急慢性咽喉炎,咽喉肿痛,刺痒不适等症。
4、金橘茶——材料:金橘500克,食盐100克。将金橘略晒(皮软为度),盐渍贮瓶中,存3~6个月。每次取盐渍金橘3~5枚,洗去表面盐粒,捣烂,加白糖适量,用开水泡饮。
适用症状:可治食欲不振、久咳不愈、小儿百日咳,也可防治感冒。
5、清热止嗽茶——甘菊花、炙枇杷叶、霜桑叶各6克,广皮、酒黄芩各3克,生地、焦枳壳各4、5克,鲜芦根2支。将芦根切碎,与余药共为粗末,水煎,取汁。温饮,每日1剂。
功效:清热解表,宣肺止嗽。适用症状:外感风热,肺热咳嗽,恶心痰多,口渴咽干,大便干结等症。
6、杏仁散寒茶——材料:薏仁15克,陈皮、杏仁粉、款冬花各10克。
功效:薏仁补肺健脾、袪风排湿,陈皮理气健脾、化痰,杏仁粉及款冬花可润肺散寒、平喘止咳。适用症状:痰量多且颜色白、质地偏稀的寒湿咳。
7、贝母清热饮——材料:桑白皮、贝母和地骨皮各10克,百部6克。
功效:桑白皮清肺热、止咳平喘,贝母润心肺、化痰,地骨皮退热凉血、缓咳嗽,百部可润肺、镇咳。适用症状:痰量多,颜色较黄、质地微稠的热咳。
8、党参补气茶——材料:党参、茯苓、白术各10克,紫菀6克。
功效:党参益气、治肺虚咳嗽,茯苓健脾、利水化痰,白术补气血、改善疲劳,紫菀温肺补虚、止咳痰。适用症状:疲倦无力、声音低微、呼吸气短、痰色白且质地稀的气虚咳。
9、清气化痰茶治咳嗽痰多——百药煎(它是由五倍子同茶叶等经发酵制成的块状物)30克,细茶30克,荆芥穗15克,海螵蛸3克,蜂蜜适量。研细末为丸,每次3克,加蜜沸水泡。治咳嗽痰多。
适用症状:慢性咽喉炎。咽部异物感、发痒、灼热、干燥、微痛、干咳、痰多不易咳净等。
以下几种茶可以起到化痰的作用:
1、珠贝润肺饮——材料:麦冬、珠贝各10克,沙参8克,款冬花6克。
功效:麦冬可清热养阴、治口干以及喉咙肿痛,沙参清肺、除虚热,珠贝润肺、缓咳嗽痰血,款冬花平喘止咳。适用症状:干咳无痰或痰量少、质地微稠不易咳出甚至有血丝的干咳。
2、胖大海茶——材料:胖大海3枚,冰糖适量。先将胖大海用温水洗净,再与冰糖一起用沸水冲泡15分钟,每日1剂,代茶饮用。本方具有清热润肺、利咽解毒的作用。
适用症状:急慢性咽炎、喉炎、扁桃体炎,症见咽喉肿痛,或咽痒作咳。
3、菊花茶——材料:鲜菊花、鲜茶叶各30克(干品各15克)。上2味剪碎,共捣取汁,用凉开水40毫升冲泡即可。干品则煎汤代茶。每日1剂,不拘时饮用。
适用症状:本方具有清热利咽、消肿止痛的作用。主治急慢性咽喉炎,咽喉肿痛,刺痒不适等症。
4、金橘茶——材料:金橘500克,食盐100克。将金橘略晒(皮软为度),盐渍贮瓶中,存3~6个月。每次取盐渍金橘3~5枚,洗去表面盐粒,捣烂,加白糖适量,用开水泡饮。
适用症状:可治食欲不振、久咳不愈、小儿百日咳,也可防治感冒。
5、清热止嗽茶——甘菊花、炙枇杷叶、霜桑叶各6克,广皮、酒黄芩各3克,生地、焦枳壳各4、5克,鲜芦根2支。将芦根切碎,与余药共为粗末,水煎,取汁。温饮,每日1剂。
功效:清热解表,宣肺止嗽。适用症状:外感风热,肺热咳嗽,恶心痰多,口渴咽干,大便干结等症。
6、杏仁散寒茶——材料:薏仁15克,陈皮、杏仁粉、款冬花各10克。
功效:薏仁补肺健脾、袪风排湿,陈皮理气健脾、化痰,杏仁粉及款冬花可润肺散寒、平喘止咳。适用症状:痰量多且颜色白、质地偏稀的寒湿咳。
7、贝母清热饮——材料:桑白皮、贝母和地骨皮各10克,百部6克。
功效:桑白皮清肺热、止咳平喘,贝母润心肺、化痰,地骨皮退热凉血、缓咳嗽,百部可润肺、镇咳。适用症状:痰量多,颜色较黄、质地微稠的热咳。
8、党参补气茶——材料:党参、茯苓、白术各10克,紫菀6克。
功效:党参益气、治肺虚咳嗽,茯苓健脾、利水化痰,白术补气血、改善疲劳,紫菀温肺补虚、止咳痰。适用症状:疲倦无力、声音低微、呼吸气短、痰色白且质地稀的气虚咳。
9、清气化痰茶治咳嗽痰多——百药煎(它是由五倍子同茶叶等经发酵制成的块状物)30克,细茶30克,荆芥穗15克,海螵蛸3克,蜂蜜适量。研细末为丸,每次3克,加蜜沸水泡。治咳嗽痰多。
适用症状:慢性咽喉炎。咽部异物感、发痒、灼热、干燥、微痛、干咳、痰多不易咳净等。
展开全部
铁观音跟普洱茶茶一般都没有化痰的作用,但像蜂蜜柚子茶有一定的化痰作用。
追问
红茶跟绿茶呢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泡茶用的水都能起到化痰的作用,只要多喝水就行。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能,需要长期喝,根据情况花茶效果更好。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你好中医中医上将痰分为3种:
第一,体质虚弱,中气不足,由于脾虚不运,可以使水湿停留,凝聚为痰。
第二,脾胃薄弱,宿滞逗留,损伤脾胃;或恣食生食、瓜果,中阳被伤;或因热病饮水过多,脾运不及等等都可以使水湿停留,聚集为痰。还有恣食肥甘,胃中浊气郁蒸,酿湿生热也可以化为痰浊。
第三,外感失治,或体弱屡患外感,肺气被伤,不能输津四布,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使水液停留,也可成痰,痰贮于肺,肺气不利,痰涌气道而发,必致咳嗽痰多。
第一,体质虚弱,中气不足,由于脾虚不运,可以使水湿停留,凝聚为痰。
第二,脾胃薄弱,宿滞逗留,损伤脾胃;或恣食生食、瓜果,中阳被伤;或因热病饮水过多,脾运不及等等都可以使水湿停留,聚集为痰。还有恣食肥甘,胃中浊气郁蒸,酿湿生热也可以化为痰浊。
第三,外感失治,或体弱屡患外感,肺气被伤,不能输津四布,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使水液停留,也可成痰,痰贮于肺,肺气不利,痰涌气道而发,必致咳嗽痰多。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