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著名的话剧有哪些
展开全部
西方写实主义戏剧以《诗学》作为根基,是一个不断“提纯”的过程;现代派戏剧很难说有始创的戏剧理论范本可以作为根据,它相反是一个多方向辐射的“综合化”的过程。前者从《俄狄浦斯王》《昂得洛马克》等到十九世纪的《玩偶之家》《榆树下的欲望》等。这些现实主义作品以纯戏剧式的抽象的提炼,构成了戏剧作品中的大多数创作原则,他们总结了绝大多数的剧作法的普遍规律,这些规律供历代的剧作者们模仿和研究。然而后者就没有什么普遍规律可以学习了,从十九世纪中后期开始出现了象征主义、表现主义,然后有存在主义、荒诞派、超现实主义等崛起,直到今天的后现代、行为主义等等。这些戏剧创作打着反戏剧性的旗帜,企图走进人类的心灵深处甚至是潜意识。不论他们是否真的能做到反戏剧性,就结构、人物和意义而言,现代派剧作法和传统写实主义剧作法的确有着很大的区别。
传统写实主义剧作法和现代剧做法存在着的最大分歧就是对于“戏剧性”的要求。从古到今,传统剧作法都对戏剧中的矛盾冲突有着极高的要求。可以说,传统剧作法一直都在考虑,戏剧区别于其它艺术形式的特点在哪里。戏剧性是戏剧不可缺少的特质,人物需要在与外力或自我的冲突中实现自我的意义。就像黑格尔在《美学》中所说的“人格的伟大和刚强只有借矛盾对立的伟大和刚强才能衡量出来;环境的互相冲突越众多,越艰巨,矛盾的破坏力越大而心灵仍能坚持自己的性格,也就越显出主体性格的深厚和坚强”。
可是在现代派戏剧中,“戏剧性”不是必要的,或者说,戏剧性不是通过行动性表现出来的。在斯特林堡的静剧中人物几乎没有任何动作,情节也没有什么发展,但是依旧对人心造成很大的冲击力。荒诞派的诸多戏剧如《秃头歌女》《椅子》等等,人物在场上几乎没有任何统一的行动可言,这样的戏剧若在传统剧作法中找根据,恐怕很难有符合戏剧性的地方。
从古希腊戏剧开始,写实主义就强调戏剧结构的统一性和完整性,这在古典主义戏剧要求达到完全的“三一律”时走到了顶点。这难免会引起戏剧的僵化,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写实主义戏剧对“纯戏剧式”的高度要求。这在后来的发展中当然是抑制戏剧继续进步的障碍,然而,既然是传统剧作法的结晶,写实戏剧在结构上还是要求紧凑和划一的。发展到十九世纪,这就将变成了“佳构剧”,时间、地点、人物的相对集中,情节的统一,直到今天在传统剧作法下实践下的大多数作品依然遵循这样的结构要求。这种结构能够让观众比较明白地看懂戏剧故事,而且长时间保持一种好奇心,可以说,绝大多数的商业剧或多或少都要考虑到这个因素。确实,写实主义戏剧是观众比较好理解的,但同时,因为结构的局限性,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可以用这类戏剧型结构解决。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十九世纪后现代派兴起的原因之一吧。
同样在结构方面,现代派戏剧则更没有任何束缚,在他们看来,形式就是内容。戏中戏结构、电影式结构、时空交错结构,甚至无法归为任何一种结构的意识流等,在现代派剧作法中层出不穷。虽然在莎士比亚的戏剧中,我们就已经见过了戏中戏结构,但是到了皮蓝德娄的怪诞戏剧那里,这种结构被发挥到了相当高的境界,如果说在莎士比亚的戏剧中戏中戏还是作为一种点缀,那么在皮蓝德娄的戏剧中这种结构就是戏剧的中心骨架。因为结构的多样性,现代派戏剧可以深入人们的内心深处,把人们心理上比较内在的东西用舞台的形式表现出来。
因为结构的差异性,写实主义戏剧和现代派戏剧在表现形式上也就自然而然的分道扬镳了。
我刚才提到过写实主义戏剧的发展方向是一个不断提纯的过程。这点用古希腊戏剧的发展历程就能证明。古希腊戏剧起源于“酒神祭司”,那时的戏剧有歌有舞,当然也有最原始的角色扮演(或者说是角色模仿)。然后,随着戏剧化的进程,歌队缩小了,角色增加了,对白也开始盛行起来。就这样,剧中的表演形式被不断地减少,当传统的写实主义戏剧被定型之后,戏剧舞台上基本就只剩下了台词和动作,写实戏剧成为了日常生活的艺术化再现。这种提纯,一方面把戏剧同其它表演艺术区分了开来,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戏剧的发挥,使写实主义戏剧只能在一个框框里运动。
现代派较之写实主义戏剧则是一个相反的过程。他在戏剧的名义下加入了许多其它的表演元素,很大程度上弱化了戏剧本身的规律,旨在表现一种精神层面的东西。当然,现代派戏剧的涵盖非常广泛,很多戏剧家的作品也具有传统意义上的戏剧性。然而,他们在舞台上同时加入了歌、舞、美术、声效等各种表演形式,弥补了语言和单纯的行动所不能表达的意思。另外有一些走得更加前卫的导演,甚至完全摒弃了语言,用各种其他的形式代替语言原先的功能,或者他们感到语言本身根本就没有他们想要的表现力。他们大量地解构剧本,消除文字,用听觉(如果剧中有语言,语言也只是听觉的组成部分,并没有原本的意义)、画面、神秘的舞台气氛来吸引观众,人们会感到,这样的戏剧很难有一个比较一致的说法,他们只是创作者心中的意识流。
在人物方面,从写实主义戏剧到现代派戏剧的变迁是一个螺旋式的上升过程,这一点很有意思,其中既有变异,又存在融合。
古希腊、罗马等时期的戏剧(一直到十九世纪的古典主义)时期,戏剧中的主人物是高于普通人的英雄和贵族。这个时候的写实主义戏剧中的人物不具有真正的有性格的人的特质,更多程度上是一种高贵的品质和崇高的理想。发展到后来,莎士比亚开始走人文主义路线,剧中的主人翁们开始具有常人的性格,“性格”一词成为了衡量剧中人是否能够站得起来的标准。这一标准沿用了许多年,甚至在今天的传统写实主义戏剧中,这一标准依然奏效。我们也确实发现,虽然现代戏剧符号学中认为“戏剧人物危机四起,它被支离、被粉碎、散落在众多演员身上它的话语遭诘问、重复和碎裂,现代戏剧的写作或导演工作没让它逃过一次劫难。”言下之意,人物性格已经被粉碎,在戏剧创作中已经不再具有决定性意义,但是我们依然不能否认在现实主义创作中,性格依旧是我们判断、认识人物的重要标准。
现代派戏剧在人物的处理上不能说完全不同于传统写实主义,我认为,在一定程度上,他回归到古典主义戏剧的某些设定方式。现代派戏剧中的人物不是一个人,当然也不是一类人的总结,更确切的说,是一个观念、一种哲学思想、一种处世态度、或一种人生历程的形象化。比如《等待戈多》中的所有人物事实上都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他们都担负着某一种概念,如贫穷、无望或者麻木等。这种情况在现代派作品中比比皆是。就这一点而言,我认为和古希腊戏剧的人物设定方法非常相像。
其实,说到比较,这其中真正存在的是一种变异,真正决定戏剧发展方向的还是时代大背景,戏剧总是在背景中表现社会的各个方面和那个时代人们的所想思所想。这两种剧作手法的目的都是对人性的呐喊和展望,可以说,这也是戏剧艺术所致力于的理想。
传统写实主义剧作法和现代剧做法存在着的最大分歧就是对于“戏剧性”的要求。从古到今,传统剧作法都对戏剧中的矛盾冲突有着极高的要求。可以说,传统剧作法一直都在考虑,戏剧区别于其它艺术形式的特点在哪里。戏剧性是戏剧不可缺少的特质,人物需要在与外力或自我的冲突中实现自我的意义。就像黑格尔在《美学》中所说的“人格的伟大和刚强只有借矛盾对立的伟大和刚强才能衡量出来;环境的互相冲突越众多,越艰巨,矛盾的破坏力越大而心灵仍能坚持自己的性格,也就越显出主体性格的深厚和坚强”。
可是在现代派戏剧中,“戏剧性”不是必要的,或者说,戏剧性不是通过行动性表现出来的。在斯特林堡的静剧中人物几乎没有任何动作,情节也没有什么发展,但是依旧对人心造成很大的冲击力。荒诞派的诸多戏剧如《秃头歌女》《椅子》等等,人物在场上几乎没有任何统一的行动可言,这样的戏剧若在传统剧作法中找根据,恐怕很难有符合戏剧性的地方。
从古希腊戏剧开始,写实主义就强调戏剧结构的统一性和完整性,这在古典主义戏剧要求达到完全的“三一律”时走到了顶点。这难免会引起戏剧的僵化,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写实主义戏剧对“纯戏剧式”的高度要求。这在后来的发展中当然是抑制戏剧继续进步的障碍,然而,既然是传统剧作法的结晶,写实戏剧在结构上还是要求紧凑和划一的。发展到十九世纪,这就将变成了“佳构剧”,时间、地点、人物的相对集中,情节的统一,直到今天在传统剧作法下实践下的大多数作品依然遵循这样的结构要求。这种结构能够让观众比较明白地看懂戏剧故事,而且长时间保持一种好奇心,可以说,绝大多数的商业剧或多或少都要考虑到这个因素。确实,写实主义戏剧是观众比较好理解的,但同时,因为结构的局限性,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可以用这类戏剧型结构解决。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十九世纪后现代派兴起的原因之一吧。
同样在结构方面,现代派戏剧则更没有任何束缚,在他们看来,形式就是内容。戏中戏结构、电影式结构、时空交错结构,甚至无法归为任何一种结构的意识流等,在现代派剧作法中层出不穷。虽然在莎士比亚的戏剧中,我们就已经见过了戏中戏结构,但是到了皮蓝德娄的怪诞戏剧那里,这种结构被发挥到了相当高的境界,如果说在莎士比亚的戏剧中戏中戏还是作为一种点缀,那么在皮蓝德娄的戏剧中这种结构就是戏剧的中心骨架。因为结构的多样性,现代派戏剧可以深入人们的内心深处,把人们心理上比较内在的东西用舞台的形式表现出来。
因为结构的差异性,写实主义戏剧和现代派戏剧在表现形式上也就自然而然的分道扬镳了。
我刚才提到过写实主义戏剧的发展方向是一个不断提纯的过程。这点用古希腊戏剧的发展历程就能证明。古希腊戏剧起源于“酒神祭司”,那时的戏剧有歌有舞,当然也有最原始的角色扮演(或者说是角色模仿)。然后,随着戏剧化的进程,歌队缩小了,角色增加了,对白也开始盛行起来。就这样,剧中的表演形式被不断地减少,当传统的写实主义戏剧被定型之后,戏剧舞台上基本就只剩下了台词和动作,写实戏剧成为了日常生活的艺术化再现。这种提纯,一方面把戏剧同其它表演艺术区分了开来,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戏剧的发挥,使写实主义戏剧只能在一个框框里运动。
现代派较之写实主义戏剧则是一个相反的过程。他在戏剧的名义下加入了许多其它的表演元素,很大程度上弱化了戏剧本身的规律,旨在表现一种精神层面的东西。当然,现代派戏剧的涵盖非常广泛,很多戏剧家的作品也具有传统意义上的戏剧性。然而,他们在舞台上同时加入了歌、舞、美术、声效等各种表演形式,弥补了语言和单纯的行动所不能表达的意思。另外有一些走得更加前卫的导演,甚至完全摒弃了语言,用各种其他的形式代替语言原先的功能,或者他们感到语言本身根本就没有他们想要的表现力。他们大量地解构剧本,消除文字,用听觉(如果剧中有语言,语言也只是听觉的组成部分,并没有原本的意义)、画面、神秘的舞台气氛来吸引观众,人们会感到,这样的戏剧很难有一个比较一致的说法,他们只是创作者心中的意识流。
在人物方面,从写实主义戏剧到现代派戏剧的变迁是一个螺旋式的上升过程,这一点很有意思,其中既有变异,又存在融合。
古希腊、罗马等时期的戏剧(一直到十九世纪的古典主义)时期,戏剧中的主人物是高于普通人的英雄和贵族。这个时候的写实主义戏剧中的人物不具有真正的有性格的人的特质,更多程度上是一种高贵的品质和崇高的理想。发展到后来,莎士比亚开始走人文主义路线,剧中的主人翁们开始具有常人的性格,“性格”一词成为了衡量剧中人是否能够站得起来的标准。这一标准沿用了许多年,甚至在今天的传统写实主义戏剧中,这一标准依然奏效。我们也确实发现,虽然现代戏剧符号学中认为“戏剧人物危机四起,它被支离、被粉碎、散落在众多演员身上它的话语遭诘问、重复和碎裂,现代戏剧的写作或导演工作没让它逃过一次劫难。”言下之意,人物性格已经被粉碎,在戏剧创作中已经不再具有决定性意义,但是我们依然不能否认在现实主义创作中,性格依旧是我们判断、认识人物的重要标准。
现代派戏剧在人物的处理上不能说完全不同于传统写实主义,我认为,在一定程度上,他回归到古典主义戏剧的某些设定方式。现代派戏剧中的人物不是一个人,当然也不是一类人的总结,更确切的说,是一个观念、一种哲学思想、一种处世态度、或一种人生历程的形象化。比如《等待戈多》中的所有人物事实上都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他们都担负着某一种概念,如贫穷、无望或者麻木等。这种情况在现代派作品中比比皆是。就这一点而言,我认为和古希腊戏剧的人物设定方法非常相像。
其实,说到比较,这其中真正存在的是一种变异,真正决定戏剧发展方向的还是时代大背景,戏剧总是在背景中表现社会的各个方面和那个时代人们的所想思所想。这两种剧作手法的目的都是对人性的呐喊和展望,可以说,这也是戏剧艺术所致力于的理想。
展开全部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被缚的普罗米修斯》、《鸟》、《罗密欧与朱丽叶》
《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被列为古希腊悲剧作家埃斯库罗斯的作品,但现代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原作者另有其人,可能晚至公元前4世纪。然而,大多数的埃斯库罗斯作品集还是将其收入。有证据表明它是三部曲中的一部(第一部或者是第二部),而其余两部:《被解绑的普罗米修斯》和《送火者普罗米修斯》仅有残片存世。
这部作品取材于希腊神话,普罗米修斯是一个泰坦神,他将使用火的秘密泄露给凡人,从而招致宙斯的惩罚。然而普罗米修斯(意为“预见”)知晓谁将会推翻宙斯这一秘密,而他拒绝透露这个消息。
《鸟》(公元前414)也是阿里斯托芬的杰作之一,是现存的唯一以神话幻想为题材的喜剧。剧中有两个雅典人和一群鸟一起在天和地之间建立了一个“云中鹁鸪国”。这个国家是一个理想的社会,其中没有贫富之分,没有剥削,劳动是生存的唯一条件。这部喜剧讽刺雅典城市中的寄生生活,是欧洲文学史上最早描写理想社会的作品。在艺术性方面,《鸟》无疑是阿里斯托芬最优秀的作品。剧中情节丰富多彩,由合唱队扮演的飞鸟出入林间,五色缤纷。全剧富于幻想,抒情气氛浓厚。在阿里斯托芬的剧作中,这部喜剧的结构最完整。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威廉·莎士比亚著名戏剧作品之一,因其知名度而常被误称为莎翁四大悲剧之一(实为《麦克白》、《奥赛罗》、《李尔王》及《哈姆雷特》)。戏剧讲述了两位青年男女相恋,却因家族仇恨而遭不幸,最后导致两家和好的故事。
《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被列为古希腊悲剧作家埃斯库罗斯的作品,但现代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原作者另有其人,可能晚至公元前4世纪。然而,大多数的埃斯库罗斯作品集还是将其收入。有证据表明它是三部曲中的一部(第一部或者是第二部),而其余两部:《被解绑的普罗米修斯》和《送火者普罗米修斯》仅有残片存世。
这部作品取材于希腊神话,普罗米修斯是一个泰坦神,他将使用火的秘密泄露给凡人,从而招致宙斯的惩罚。然而普罗米修斯(意为“预见”)知晓谁将会推翻宙斯这一秘密,而他拒绝透露这个消息。
《鸟》(公元前414)也是阿里斯托芬的杰作之一,是现存的唯一以神话幻想为题材的喜剧。剧中有两个雅典人和一群鸟一起在天和地之间建立了一个“云中鹁鸪国”。这个国家是一个理想的社会,其中没有贫富之分,没有剥削,劳动是生存的唯一条件。这部喜剧讽刺雅典城市中的寄生生活,是欧洲文学史上最早描写理想社会的作品。在艺术性方面,《鸟》无疑是阿里斯托芬最优秀的作品。剧中情节丰富多彩,由合唱队扮演的飞鸟出入林间,五色缤纷。全剧富于幻想,抒情气氛浓厚。在阿里斯托芬的剧作中,这部喜剧的结构最完整。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威廉·莎士比亚著名戏剧作品之一,因其知名度而常被误称为莎翁四大悲剧之一(实为《麦克白》、《奥赛罗》、《李尔王》及《哈姆雷特》)。戏剧讲述了两位青年男女相恋,却因家族仇恨而遭不幸,最后导致两家和好的故事。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