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地区新生代构造模式述评
2020-01-18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Molnar最早用大陆碰撞机制研究青藏高原。他从陆地卫星像片和地震资料入手分析亚洲大陆构造,并与刚性压模对塑性介质平面挤压作用进行对比[6]。尔后,Tapponnier和Paltzer等(1986)的模拟实验进一步论证“东亚多阶段挤出逃逸”模式。该模式认为当刚性的印度板块向塑性欧亚板块挤入时,青藏高原内部产生大量地壳碎片,向东、东南方向沿平移断层挤出(侧向逃逸),其位移达数百至数千公里,导致东中国盆地及南中国海的张开[10]。Burchfiel对大规模挤出逃逸模式持否定态度。他提出走滑断层通过转换收敛(推覆或旋转汇聚)而吸收的模式。他认为,这些中地壳滑脱构造之上的上地壳构造,通过转换收敛,使地壳缩短,地壳加厚,高原隆升[11]。
上述两位学者风靡海外的模式,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实际资料缺乏。大规模逃逸的观点,不管规模多大,都会遇到第一个难题,即青藏高原东侧,老的构造线和各种地质体的边界是不是因逃逸而模糊混乱不清?研究三江地区中老特提斯构造的学者会给它一个不符合客观实际的回答。新生代以前,三江近南北向的构造线依然可以追寻。第二个难题,即新生代宏伟的澜沧江右旋走滑断裂系(超壳深大走滑断裂系),如果造成陆壳的相对运动的话,那么,也是三江地区西部向北滑移,而东部向南(东)滑移。第三个更大难题——边界条件,大规模逃逸的条件是自由边界,然而,自由边界在地球壳圈几乎是不存在的。巽他陆块南侧因印度洋板块向北推动受到北向的挤压,因此,与其说东南亚陆壳为青藏高原内部陆壳自千里外逃逸至此,毋宁说滇西和巽他陆块被北进的印度板块所带动,而相对于扬子板块和三江地区东部而向北移动。
阿尔金左旋走滑断层带和澜沧江右旋走滑断层带都是超壳深断裂,深切上地幔,其部分熔融的岩浆上侵,致使碱性玄武岩,含地幔包体的碱性花岗岩、正长岩、煌斑岩广泛分布。
阿尔金、澜沧江两条新生代走滑断层呈影像关系,驱使我们寻找另外的力学机理。这两条巨型走滑断层正是沿着受印度大陆正向挤压形成高原内部走滑断裂静三角的北西侧和北东侧,沿最大剪切应力集中面(破碎面)发育的深大走滑断层。阿尔金走滑断层受塔里木刚性陆壳限制,走向北东东,而澜沧江走滑断层受扬子陆壳和保山—掸邦陆块的限制,南段偏向南。把澜沧江东侧左旋走滑断裂系看成澜沧江右旋走滑断裂系次级构造,也许合理。
雅鲁藏布江“缝合线”向东至大拐弯,迅速转向南入孟加拉湾,接巽他弧。因此,在东南半岛西侧的俯冲带几乎平行印度板块运动方向;该俯冲带具有转换断层的性质,这就决定了弧后冲断层都带有平移断层的属性。澜沧江右旋平移断层带以西地区,出现右旋平移冲断层系的原因在于此。
看来,高原内部冲断汇聚和边部走滑转换推覆汇聚两种机制的共同作用是高原隆升和陆内变形的根本原因。自不待言,与之有关的构造热事件,既是新生代侵入岩赖以成岩、成矿的构造前提,也是新生代侵入岩不受老的构造—岩浆带限制,广布整个三江地区乃至邻近区域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