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经常把犯人发配边疆,朝廷为何不把犯人关进监狱呢?
流放是古代的一种刑罚,是将罪犯发配到边疆,那么朝廷为什么不把罪犯关进监狱呢?
古代的流刑比徒刑更高,一般只有重罪犯人才会被处以流刑。朝廷之所以设立流刑而不是徒刑,花费不小的代价把犯人送到边疆去,那么自然是对朝廷有好处才会这么做的。
古代的边境地区,可不像现在是什么对外贸易的口岸。边疆地区一般都属于冲突的多发地区,常常会遭遇到外族的入侵与劫掠。而且在大多数的边疆地区,都是民族混杂杂居,多纠纷与矛盾。也就是说边境地区的居民往往不服王化,那么在这个时候,为了更好的控制边境地区,那么向边境地区移民改变边境地区的人口比例,是强化对于边境地区统治的一种极为有效的手段,这种做法在现在有个专属词语,殖民。
对边疆的移民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麻烦。故土难离可不是说说的,在古代没有这么发达的资讯工具,很多人一辈子都在几十里的范围内打转,不愿意贸然去一个不了解的地方的。而且对于古代的地方官员来说,人口是一种很重要的资源,决定了一个地方的税赋,徭役,所以地方官都不愿意把自己治下的人口移民到其他的地方。边疆对于人口的需要与百姓官员故土难移形成了极大的矛盾。
流放的刑法就出现了,把国内犯重刑的人,移送到边疆,以这方的方式充实边疆的人口。有人就会问了,流放的犯人都是犯了重罪,这样的人倒了边境不会破坏边境的稳定吗?这其实是一种误解,古今有别,古代的边疆民族杂居,民风彪悍,这里多的是驻军,边民也多尚武善战,更是常常要应对外族的入侵,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真去了一个老实本分的人,其实反而很难在那里立足。
所以如果只是把犯人放在监狱之中不过是浪费粮食而已,而将犯人流放到边疆,既是对犯人的惩罚,又可以巩固边疆的统治对于朝廷来说是一举两得的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