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话有什么特点?
上海话的特点有新旧交杂语言跨越度远,南北融会语言宽容度高,领导标新语言自由度强,统散并举语言变通度大。
1、新旧交杂语言跨越度远
上海虽然只有七百年的历史,但是松江地区的人类活动却又六千多年的历史,上海的初民从松江移来,加上上海地区历史上语言发展缓慢,原江南地区语言中不少古老的语音、词语一直保留至今。
比如上海话里“锯子”读如“盖子”、“五虚六肿”中的“虚”读如“嗨”,这都是中古早期江东方言在今江南的遗留。
2、南北融会语言宽容度高
上海成为商埠之后,全国各地的移民汇集上海,他们的语言势必对上海话产生一定的影响,特别是江浙人多,语言也和上海话相近,对上海话的影响最大。南北语言在上海交汇,在自由的交际中,不少词语在上海生根,融入上海话,使上海话里的同义词特别多。
比如表示“合在一起”的副词有“一共、一总、总共、共总、统总、拢共、一共拢总、一齐、一齐辣海、一齐拢总、一齐拉起、一齐勒化、一塌括子、亨八冷打、国落三姆”等。
3、领导标新语言自由度强
上海市民领导标新的市民意识,造就了充满活力的上海话。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那些年代里,上海经济飞速发展,从国外来的新鲜事物层出不穷,当时简直是一个出新事物,上海人就造它一个新名词,如马路、洋房、书局、报馆、影戏院、卡车、三轮车、足球、高尔夫球等等。
随着书局报馆的兴起,很多音译或意译的外来词如“沙发、咖啡、啤酒、幽默、细胞”等也都通过在上海创办的书报杂志传播到全国各地进入共同语。
4、统散并举语言变通度大
许多上海人现在都会操双语,如又会说上海话,又会所其原家乡话。像有些原籍苏北的上海人在自己的社区里说苏北话,而与别的人或在比较正式的交际场合说上海话。如今,多少上海人都会说普通话。
这种根据说话的不同场合或不同对象,可以不断地转换双语或多语的现象,在上海社会交际中已司空见惯。这就为不同语言间的杂交和互相吸收长处形成了一个良性的环境。
上海话的日常用语有:
1、门槛精
“门槛精”源自英语中的“monkey”,猴子的意思。猴子给人的感觉就是精、聪明,因此,构成了洋泾浜英语。例:这个小姑娘一点都伐肯吃亏,门槛真精啊。
2、掼浪头
最早来自于江湖黑话,起了争执,对掼浪头。纷纷说自己认识这个,熟悉那个。表示说大话,充大佬的意思。例:工资么就这么点,还要请客掼浪头。
3、退招水
“招水”来源于英语中的“juice”,果汁、酒水的意思,是流氓退还敲诈得来的油水与钱财,后引申为丢脸、失面子。
4、推板
来源于英语中的“too bad”。表示差劲、不好的意思。例:这个人借钱从来不还的,真是推板。
5、收骨头
源自苏州话,收是“收作”的简化,收作可表收拾,如收拾房间,而骨头是“懒骨头”之简化,江南称懒人为“懒骨头”。“收骨头”的意思就是收拾你(一般对小孩子说)。例:马上要开学了,回学校侬又要收骨头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