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厌学叛逆怎么办?
小孩厌学叛逆怎么办
1.父母处于错误的观点,教育方法不当。有些父母认为打骂就可以教好小孩,不听孩子做过多的解释,就出手打。孩子的自尊心被父母践踏,会引起叛逆厌学之心。当孩子觉得孤立无助时,就会产生厌学心态,这样真的可行吗?父母应该好好反思一下,教育孩子的方式是否正确;
2.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给与孩子更多的尊重,才能化解彼此的隔阂。如果父母真的是为孩子好,就慢慢踏进孩子的心里,找到问题根源,解决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代沟;
3.建立与孩子之间和谐友好亲密的关系。建立诚信也是很重要的,要信守承诺,要让孩子知道父母是精神上支持做事的。
4.给孩子树立良好榜样,创造安静的环境,让孩子慢慢感受身边的爱意。不要试着强迫孩子做不喜欢的事情,这样会把彼此之间的距离再次拉开。
如何提升孩子的注意力,可以克服厌学的毛病。
1、鼓励孩子培养出自己的兴趣
当孩子在平时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时,比如说专注他的小手工,或者是观察小动物的时候,忘记了吃饭。在这个时候,妈妈们请不要打扰他,而是耐心的等待孩子完成自己的热情。当孩子完全沉浸于他自身的兴趣时,能在无意当中提升自身的注意力。
2、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一个好的学习环境,非常有助于孩子集中注意力。在孩子的书桌上,只摆放一些与学习有关的物品,比如说只有一些必要的文具和书本。不要在孩子的桌子上摆放食品和玩具。另外,在孩子学习的时候,家长应当适当的降低电视和电话的音量,减少对孩子的干扰。此外,也要调好孩子学习时的光线,柔和的光线有助于让孩子感到舒适,更能集中注意力。
3、适当的奖励机制
给孩子规定一些学习的任务量,当孩子完成任务的时候,可以给孩子适当的奖励。比如说一些口头上的鼓励,或者是暂时的休息,还可以是一些休闲的糕点。让孩子在学习完成之后能够感受到愉悦。这样,以后孩子在做学习任务的时候,就会更加的具有动力,也会更专注具有效率。
4、一次只做一件事
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如果一个人把精力分散到很多事情上面,就会严重的消耗自己的注意力。所以说,在孩子做任何事情的时候,尽量每次只做一件事。在孩子玩玩具的时候,要关掉电视,孩子在做作业的时候,也不要放音乐。
这些能够提升孩子注意力的方式,妈妈们都学会了吗?当然,妈妈们也可以根据自家孩子的特性,采取适当、有效的方法训练和培养孩子的专注力。相信只要妈妈们能够采用科学的方法,让孩子坚持下去,一定会有效果的。
2021-11-27
我是李彤,只专注处理孩子厌学、不上学的问题!
这是我指导过的其中一个案例,在这里感谢这位家长的支持,为了保护隐私,相关信息我会进行隐藏。
先简单说一下这个孩子的情况:一年前,这个孩子上初一,成绩在班级里排在30多名,玩手机打游戏,非常叛逆;不知道什么原因孩子就突然不去上学了,家长怎么说孩子都不听,家长也试过很多办法,但孩子就是不愿意去上学;这位家长找到我的时候,孩子已经在家待了一个多月了。
那我是如何让这个孩子实现逆袭的呢?
在我和家长的沟通中了解到,孩子以前的学习积极性很差,小学的时候就不爱学习,对学习没有兴趣;对此父母就非常的严厉,在孩子写作业的时候,父母都会在旁边监督,避免不了会发脾气,甚至是动手打;
孩子在六年级的时候,就有点管不住了;有一次妈妈和孩子动手,结果被孩子用胳膊给顶到了墙上,这个孩子的个子长的很高,身体也很壮;妈妈也才注意到,现在已经打不动孩子了;爸爸因为工作比较忙,回到家也很少有时间管孩子,孩子和爸爸的关系也渐渐疏远;这个时候妈妈也才意识到孩子的问题,也开始学习一些亲子教育的课程,但是效果都不太理想;这位妈妈的原话是:感觉自己学了很多,但是很多方法我都用不出来,要么就是对孩子没有效果。
从和妈妈的沟通中我总结出,这其实并不是方法的问题;
一是因为妈妈对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不够了解,所以就没有做到因材施教;
二是因为妈妈自己的情绪状态很差,自己整天都是焦虑的,用她当时说的话,自从孩子出现严重的厌学情绪后,她都没有怎么笑过;妈妈的内心都是焦虑的,怎么能教育好孩子呢,又怎么能传递给孩子积极的情绪呢?
原本接下来我是要跟孩子进行沟通的,但是因为他们的亲子关系不好,孩子非常的反抗,不愿意接受咨询;
在这里,我要提醒一点,对孩子进行心理治疗的重要条件之一,就是孩子要愿意改变、愿意配合才行。这和治病是一样的道理,患者如果不配合的话,治疗就会很难进行下去。
一是因为孩子不愿意接受心理咨询,二是因为在和妈妈的沟通中,发现她的教育方法有很大的误区,她的情绪状态也很不好。
所以当时的计划就是,先帮妈妈进行调整,做了一些心理上的疏导和指导,同时她自己也在学习我讲的一些课程:
接下来就是改善亲子关系,因为父母以前的教育方式,导致孩子苦不堪言,青春期也就出现了强烈的反抗。
首先就是要允许孩子的问题存在,孩子已经在家待了一个多月了,你不允许又能怎么办?如果是厌学初期,我们还能从心理上对孩子进行疏导,但这个时候,也只能先允许孩子的情况存在;
其次是提升孩子的自我价值感,用认可和欣赏来评价孩子;刚开始妈妈还不习惯,夸奖和鼓励孩子的时候还不是那么自然,孩子也都是爱答不理的,经过我的指导,孩子渐渐的有了转变;这个时候孩子才开始愿意和妈妈进行互动了,妈妈的夸奖功夫也是越来越熟练自然了。
就这样持续了一个礼拜,妈妈每天都会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任何一丁点的进步,妈妈都会及时的赞赏;同时妈妈也在放手,孩子很多的事情都开始让孩子自己做,比如收拾房间,洗衣服等等的;青春期的孩子,他的心理发展特点就是想要独立自主的,这个时候我们家长要做的就是推动孩子的独立自主性,而不是什么事都包办。在孩子做到一点点的时候,就去欣赏,就去认可,孩子也才能获得成就感,获得信心,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这个过程差不多持续了有半个月,中间也出现过一些小困难;从刚开始的不配合,慢慢的孩子愿意自己动手去做,学会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干,孩子也没有再像以前那样不睡觉的玩游戏了。
这个时候,妈妈才专门找了一个时间,和孩子深入的聊了一下;切入点就是,先对自己以前不当的教育方式对孩子进行了道歉;然后和孩子分享了自己为什么这段时间会有这么大的变化;
分享的重点大概就是:妈妈以前以为学习只是学习学校的课本知识,一心想要你考出好成绩,考个好的大学;现在才发现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什么时候学习都不晚,最近妈妈通过学习,发现自己以前犯了很多的错误,走了很多的弯路,妈妈是第一次做母亲,以前没有学习过如何做一个好母亲,现在妈妈会努力学习做一个好母亲,你愿意给妈妈这样的机会吗?恰当的时候,妈妈可以给孩子一个深情的拥抱。
再过了三天,我让妈妈询问下,孩子对未来是怎么计划的,想听一听他的想法;
这个时候,他们的亲子关系已经有很大的改善了,妈妈也知道怎么和青春期的孩子进行沟通了,最重要的是因为妈妈的情绪已经不再焦虑了,所以孩子在和妈妈交流中,不会感觉到压抑,反而会被妈妈积极乐观的情绪给影响;在这样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下,孩子和妈妈分享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其实孩子也知道学习很重要,但自己就是无法静下心去学习,拿起书也看不进去,会莫名的烦躁;之所以玩游戏,一是因为同学们都在玩,自己不玩就会不合群,就会没有共同语言,二是因为游戏确实也挺好玩的;
这个时候,妈妈再次向孩子介绍了我的帮助,孩子也愿意和我进行沟通;之前孩子之所以不愿意,主要觉得我是妈妈找来的帮手,是来控制和管理他的,那孩子肯定是不愿意的;
但是妈妈在经过我的帮助后发生的变化是很大的,孩子也能够看得见的,从以前的每天只提学习,到现在对孩子心理上的照顾;而且这个变化对孩子来讲是非常有利的,对自己有利的事情孩子当然就愿意了。
在我对孩子进行了心理疏导和教育的同时,也帮他们制定了详细的调整计划,具体的内容比较多,没办法详细的分享;
过了半个月,孩子也愿意去学校了,重要的是妈妈没有要求过,是孩子自己提出来的;
在这里提醒一点:家长的作用是影响和引导,而不是命令和控制,这一点对于不想去上学的孩子至关重要;
因为孩子的情绪和认知得到了调整,所以他自己就会重新去思考自己的选择,经过思考后发现,对于他现在来讲,最好的选择就是去上学。
最终,家长的学习和改变也得到了回报;前段时间,这位妈妈联系到我,非常开心的跟我说,孩子期末考试的成绩排到了班级第三。
孩子能考出这么好的成绩,最离不开的就是家长的学习和改变,根据这位妈妈所说的,近一年来她也开始学习了;孩子在写作业的时候,她也在看书学习,她还计划自考一个本科文凭,和孩子一起学习提升,这位妈妈也算是找到了自己人生的方向。
当然不是说,要所有的家长都成为孩子的陪跑,在我的咨询案例中,每位父母都有自己的长处,他们都会在某一个点做的非常好。
如果说家庭教育的满分是一百分的话,家长只需要做到六十分就可以了。
如果家长对自己的要求过高的话,很容易就会出现畏难情绪;一旦您觉得太难了,那就很难再去学习和发生改变。
在最后提醒一点,并不是所有的方法都适合自己的孩子,我分享的方法都是针对某些孩子特定的,仅供家长借鉴。
厌学是学生对学习的负面情绪表现,从心理学角度讲,厌学症是指学生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反应模式。发展心理研究表明,学习活动是学龄儿童的主导活动,是儿童社会化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儿童获取知识和智慧的根本手段。然而,有关调查发现:我国有46%的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33%的学生对学习表现出明显的厌恶,真正对学习持积极态度的仅有21%。
厌学主要表现为学生对学习认识存在偏差,情感上消极地对待学习,行为上主动远离学习。厌学问题已成为阻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厌学可表现为很多种形式,如:孩子变得不爱上学,不愿见老师,甚至每到上学前,孩子就喊“肚子疼”、“头痛”等;有的孩子不愿做作业,一看书就犯困;即使在没有外界干扰的情况下,注意力也常常不能集中;有的孩子虽然也在看书,却“看不进去”;不愿大人过问学习上的事情,对父母的询问常保持沉默,或者表现烦躁,或者转移话题;上课时常打不起精神,课后却十分活跃,表现为“玩不够”。而逃学作为厌学的极端行为则主要表现为不去上学。
开学的第一天,是明媚的晴天。
灿烂的阳光,打在孩子的书包上;清爽的春风,拂过书桌上的课本。新学期步入学堂的孩子,成了春天晴日别致的风景。
不过,有些孩子却宁愿拒绝阳光,躲在家中的房间里。
有位家长就抱怨,10岁的女儿很乖巧,就是死活不肯去上学。在家里面,叫她什么都听话,心情也开心活泼的。可是说起上学,就像变得一个人。一会儿说头疼,一会儿会哭泣,一会儿发脾气。他们也不知道她哪里不舒服,只能看着她在家里玩手机。
看着不上学的时间越来越长,家长心里也是越来越急。他们也不敢多说孩子什么,生怕孩子情绪会一落千丈,彻底跟学校说拜拜了。在等待的煎熬中与孩子小心相处,是很多厌学孩子的家长的共同心态。厌学,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一开始,可能是不情愿参加学校活动,有时候会发出不参加的请求。接着,他们早晨上学会经常拖拉。慢慢地,他们因为一些原因阶段性不去上学。常见原因有感冒、头疼、发脾气。到了某一个时间段,他们会完全拒绝去学校。拒绝上学的时间,从阶段性到无限制,最终成为家长的噩梦。
一位家长曾这样谈自己的孩子:原以为他不要上学是气话,没想到竟这样顽固成真了。对于顽固的孩子,他们生气的同时也有些愧疚,愧疚自己或许做错了什么。但他们不知道该做什么,对未来更是充满担心。
他们最担心的是,孩子一直呆在家里,成为困在巢中的小鸟。孩子就这样永远躲在暗处,和阳光与清风彻底绝缘。
从心理学的角度,每一个长期行为的背后,都带有它的一定心理功能。
对于厌学的孩子来说,拒绝上学也有某些心理功能。
根据临床心理学家Kearney的观点,拒绝上学具有四个心理功能。
功能1:回避引发负面情绪的校园刺激。这些刺激会引发孩子广泛性焦虑和抑郁。年幼的孩子身上容易发生。特别是他们无法表达和识别这些压力,只能通过拒绝上学来表达在这些环境下的不适。孩子相应会出现广泛性焦虑障碍、躯体化抗议、拖延等症状。
功能2:逃避校园里负面的评价环境。这一般发生在年级较大的孩子和青少年上。他们与同龄同学交际困难。有些也无法通过考试、竞赛等评价环境。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会被同伴团体排斥。这会引发并加剧他们的广泛性焦虑和社会焦虑。他们也容易表现出羞耻和退缩行为。
功能3:追求重要家人注意。相比前两功能的回避特性,学校环境本身并非负面刺激,但孩子更喜欢舒适家庭环境。这在年幼的孩子中间比较常见。他们常见的行为有发脾气,从学校溜走等等。这样的孩子可能具有分离焦虑或者对抗违立性障碍。
功能4:追求学校外的有吸引力的刺激。比如看电视、玩游戏、逛街泡吧等等。常见于年级较大的孩子和青少年。这些问题背后可能也有家庭因素,比如父母的冲突与忽视。严重的孩子可能出现对立违抗障碍或品行障碍。
这四个功能,构成孩子拒绝上学的心理基础。
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孩子的成长,是一点点离开家庭,和外界建立联系,成为独立有适应力的自我。
这需要他们在家庭归属感的基础上,去发展对其他团体的心理归属感。比如,他们要在学校里适应学习,成为校园生活中的一员;他们要在同学中找到伙伴,在同龄人中获得认同感;他们要在社会见闻中思考,为成为公民做好准备。这些不同团体的心理归属聚在一起,最终构成一个丰富多元有弹性的自我。
而孩子厌学的重要原因,就是自我归属整合上出现问题。他们无法形成对校园等团体的归属,也无法在交往中塑造社会角色,只能蜷缩在初始的家庭中,在拒绝和焦虑中显得无力。
一、孩子厌学的处理方法
1、药物的治疗主要为一些神经兴奋剂、精神兴奋剂,就是利他林或者缓释的利他林制剂,必须在医生的监督下服药。
2、对于孩子来说,多动和注意力不集中,需要有效的行为干预,所以如果孩子被诊断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以后,建议孩子参加一些长程的注意力训练,包括多动症的行为训练的纠正。
3、行为治疗利用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原理,及时对患者的行为予以正性或负性强化,使患者学会适当的社交技能,用新的有效的行为来替代不适当的行为模式。
4、必要时可采取心理治疗。
二、厌学患者的饮食护理
1、孩子的注意力在某些饮食上会受到影响。其中包括孩子易过敏的食物、糖分过高的食品、特定的食品添加剂以及使得孩子血铅水平过高从而影响神经系统发育的食物。家长在孩子的饮食方面要稍加注意。
2、多给孩子吃些天然的食物和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