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实 李恪
4个回答
展开全部
李恪(唐太宗第三子),历史上是比较冤枉的皇家子弟
李恪,唐朝长安人,生于武德二年(619年),薨于永徽四年(653年3月6日),唐太宗李世民与隋炀帝女杨妃之子,排行第三[1]。
族谱言其字“为德”,又说“德”,虚实待考;墓志此处留白。
贞观十七年,唐太宗废太子承乾,黜魏王李泰于均州,改立晋王李治为太子;后因忧心李治“懦弱”,以李恪“英果类我”而欲改立其为太子,遭长孙无忌反对作罢。
永徽四年,房遗爱涉嫌谋反,为乞命诬陷李恪谋反,遭长孙无忌诬陷被唐高宗李治赐死。史书称其之死“海内冤之,绝天下望”。
生平履历
武德三年(620年)六月,封长沙郡王。[2]根据《职官志》所载,此为“恩进”; 武德九年(626年),封汉王(见于两唐书),墓志云为汉中郡王,疑为墓志贬义行文所需;
贞观二年(628年),封蜀王,领益州大都督[3](今四川成都),都督益绵简嘉陵雅眉濛犍邛十州[4]军事并都并督巂、南宁、会都督府[5]共计三十六州,未之官,遥领(见于《唐会要、亲王遥领节度使记载》);
贞观五年(631年),转秦州都督(今甘肃天水),未之官;
贞观七年(633年),转齐州都督(今山东济南),之官一年;
贞观八年(634年),复转益州都督(《四库全书.刊误》云,开亲王或宰相遥领都督的首例);
贞观十年(636年),封吴王,转授潭州都督(今湖南长沙),未之官;
贞观十一年(637年),年初,转授安州都督(今湖北安陆),之官,世袭;年末,因狩猎过度被弹劾罢官(《新唐书》上记载是李恪与乳母之子赌钱而被弹劾);
安州中都督府至少存在到贞观十三年[6],《旧唐书.地理志》记载不全或有夺文之误,且在《旧唐书.列传二十六李贞列传》中有如下记载:“二十三年,加实封满千户。永徽四年,授安州都督。”和《旧唐书.则天本纪》中有如下记载:"弘道元年……相州刺史、越王贞为太子太傅,安州都督、纪王慎为太子太保。"可以互相佐证并补充,所谓贞观十一年之后直到开元年这段时间中“安州都督府”不存,是错误的论断 。
贞观十二年(638年),复安州都督;
贞观十三年(639年),太宗罢世袭诏,诸藩王都督衔留存情况、之藩情况不明,待考;
贞观十七年(643年),被太宗提议立储,遭长孙无忌反对作罢;
永徽元年(650年),拜司空,梁州都督(今陕南地区);寻又授安州都督;
永徽二年(651年),迁太子太师;
某年,镇宋州(今河南商丘);
永徽四年(653年),因受房遗爱谋反案牵连,被冤致死;四子,仁、玮、琨、璄并流岭表;
显庆五年(659年),追王郁林,为立庙,以河间王孝恭孙荣为郁林县侯以嗣;光宅中李荣获罪,适逢李仁兄弟被赦免,以李仁袭爵;
神龙初,赠司空,备礼改葬;
神龙中,复爵土。
注:神龙(705年正月—707年九月)是武则天和唐中宗李显的年号。神龙元年二月中宗复国号唐。综合赠官考量,应为神龙元年(705年)年末或神龙二年(706年)年初。
根据墓志记载:永徽四年二月初二,李恪在长安宫禁之内被缢杀,年约三十四岁。
李恪,唐朝长安人,生于武德二年(619年),薨于永徽四年(653年3月6日),唐太宗李世民与隋炀帝女杨妃之子,排行第三[1]。
族谱言其字“为德”,又说“德”,虚实待考;墓志此处留白。
贞观十七年,唐太宗废太子承乾,黜魏王李泰于均州,改立晋王李治为太子;后因忧心李治“懦弱”,以李恪“英果类我”而欲改立其为太子,遭长孙无忌反对作罢。
永徽四年,房遗爱涉嫌谋反,为乞命诬陷李恪谋反,遭长孙无忌诬陷被唐高宗李治赐死。史书称其之死“海内冤之,绝天下望”。
生平履历
武德三年(620年)六月,封长沙郡王。[2]根据《职官志》所载,此为“恩进”; 武德九年(626年),封汉王(见于两唐书),墓志云为汉中郡王,疑为墓志贬义行文所需;
贞观二年(628年),封蜀王,领益州大都督[3](今四川成都),都督益绵简嘉陵雅眉濛犍邛十州[4]军事并都并督巂、南宁、会都督府[5]共计三十六州,未之官,遥领(见于《唐会要、亲王遥领节度使记载》);
贞观五年(631年),转秦州都督(今甘肃天水),未之官;
贞观七年(633年),转齐州都督(今山东济南),之官一年;
贞观八年(634年),复转益州都督(《四库全书.刊误》云,开亲王或宰相遥领都督的首例);
贞观十年(636年),封吴王,转授潭州都督(今湖南长沙),未之官;
贞观十一年(637年),年初,转授安州都督(今湖北安陆),之官,世袭;年末,因狩猎过度被弹劾罢官(《新唐书》上记载是李恪与乳母之子赌钱而被弹劾);
安州中都督府至少存在到贞观十三年[6],《旧唐书.地理志》记载不全或有夺文之误,且在《旧唐书.列传二十六李贞列传》中有如下记载:“二十三年,加实封满千户。永徽四年,授安州都督。”和《旧唐书.则天本纪》中有如下记载:"弘道元年……相州刺史、越王贞为太子太傅,安州都督、纪王慎为太子太保。"可以互相佐证并补充,所谓贞观十一年之后直到开元年这段时间中“安州都督府”不存,是错误的论断 。
贞观十二年(638年),复安州都督;
贞观十三年(639年),太宗罢世袭诏,诸藩王都督衔留存情况、之藩情况不明,待考;
贞观十七年(643年),被太宗提议立储,遭长孙无忌反对作罢;
永徽元年(650年),拜司空,梁州都督(今陕南地区);寻又授安州都督;
永徽二年(651年),迁太子太师;
某年,镇宋州(今河南商丘);
永徽四年(653年),因受房遗爱谋反案牵连,被冤致死;四子,仁、玮、琨、璄并流岭表;
显庆五年(659年),追王郁林,为立庙,以河间王孝恭孙荣为郁林县侯以嗣;光宅中李荣获罪,适逢李仁兄弟被赦免,以李仁袭爵;
神龙初,赠司空,备礼改葬;
神龙中,复爵土。
注:神龙(705年正月—707年九月)是武则天和唐中宗李显的年号。神龙元年二月中宗复国号唐。综合赠官考量,应为神龙元年(705年)年末或神龙二年(706年)年初。
根据墓志记载:永徽四年二月初二,李恪在长安宫禁之内被缢杀,年约三十四岁。
展开全部
你想要什么样的真实?历史记载的真实?历史时间上的真实?历史事件的真实?
历史记载的真实:百度百科李恪词条基本收集了李恪所有的资料,自己看。
历史时间的真实,历史已经过去,已经不可能找到时间上的真实。
历史事件的真实,通过历史材料的记载,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加上合理的分析,可能会得出合乎历史事件的真实。但关于李恪的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目前,没有专文讨论这个问题。
李恪:
武德三年(620年)六月,封长沙郡王。[2]根据《职官志》所载,此为“恩进”; 武德九年(626年),封汉王(见于两唐书),墓志云为汉中郡王,疑为墓志贬义行文所需;
贞观二年(628年),封蜀王,领益州大都督[3](今四川成都),都督益绵简嘉陵雅眉濛犍邛十州[4]军事并都并督巂、南宁、会都督府[5]共计三十六州,未之官,遥领(见于《唐会要、亲王遥领节度使记载》);
贞观五年(631年),转秦州都督(今甘肃天水),未之官;
贞观七年(633年),转齐州都督(今山东济南),之官一年;
贞观八年(634年),复转益州都督(《四库全书.刊误》云,开亲王或宰相遥领都督的首例);
贞观十年(636年),封吴王,转授潭州都督(今湖南长沙),未之官;
贞观十一年(637年),年初,转授安州都督(今湖北安陆),之官,世袭;年末,因狩猎过度被弹劾罢官(《新唐书》上记载是李恪与乳母之子赌钱而被弹劾);
安州中都督府至少存在到贞观十三年[6],《旧唐书.地理志》记载不全或有夺文之误,且在《旧唐书.列传二十六李贞列传》中有如下记载:“二十三年,加实封满千户。永徽四年,授安州都督。”和《旧唐书.则天本纪》中有如下记载:"弘道元年……相州刺史、越王贞为太子太傅,安州都督、纪王慎为太子太保。"可以互相佐证并补充,所谓贞观十一年之后直到开元年这段时间中“安州都督府”不存,是错误的论断 。
贞观十二年(638年),复安州都督;
贞观十三年(639年),太宗罢世袭诏,诸藩王都督衔留存情况、之藩情况不明,待考;
贞观十七年(643年),被太宗提议立储,遭长孙无忌反对作罢;
永徽元年(650年),拜司空,梁州都督(今陕南地区);寻又授安州都督;
永徽二年(651年),迁太子太师;
某年,镇宋州(今河南商丘);
永徽四年(653年),因受房遗爱谋反案牵连,被冤致死;四子,仁、玮、琨、璄并流岭表;
显庆五年(659年),追王郁林,为立庙,以河间王孝恭孙荣为郁林县侯以嗣;光宅中李荣获罪,适逢李仁兄弟被赦免,以李仁袭爵;
神龙初,赠司空,备礼改葬;
神龙中,复爵土。
注:神龙(705年正月—707年九月)是武则天和唐中宗李显的年号。神龙元年二月中宗复国号唐。综合赠官考量,应为神龙元年(705年)年末或神龙二年(706年)年初。
根据墓志记载:永徽四年二月初二,李恪在长安宫禁之内被缢杀,年约三十四岁。
历史记载的真实:百度百科李恪词条基本收集了李恪所有的资料,自己看。
历史时间的真实,历史已经过去,已经不可能找到时间上的真实。
历史事件的真实,通过历史材料的记载,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加上合理的分析,可能会得出合乎历史事件的真实。但关于李恪的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目前,没有专文讨论这个问题。
李恪:
武德三年(620年)六月,封长沙郡王。[2]根据《职官志》所载,此为“恩进”; 武德九年(626年),封汉王(见于两唐书),墓志云为汉中郡王,疑为墓志贬义行文所需;
贞观二年(628年),封蜀王,领益州大都督[3](今四川成都),都督益绵简嘉陵雅眉濛犍邛十州[4]军事并都并督巂、南宁、会都督府[5]共计三十六州,未之官,遥领(见于《唐会要、亲王遥领节度使记载》);
贞观五年(631年),转秦州都督(今甘肃天水),未之官;
贞观七年(633年),转齐州都督(今山东济南),之官一年;
贞观八年(634年),复转益州都督(《四库全书.刊误》云,开亲王或宰相遥领都督的首例);
贞观十年(636年),封吴王,转授潭州都督(今湖南长沙),未之官;
贞观十一年(637年),年初,转授安州都督(今湖北安陆),之官,世袭;年末,因狩猎过度被弹劾罢官(《新唐书》上记载是李恪与乳母之子赌钱而被弹劾);
安州中都督府至少存在到贞观十三年[6],《旧唐书.地理志》记载不全或有夺文之误,且在《旧唐书.列传二十六李贞列传》中有如下记载:“二十三年,加实封满千户。永徽四年,授安州都督。”和《旧唐书.则天本纪》中有如下记载:"弘道元年……相州刺史、越王贞为太子太傅,安州都督、纪王慎为太子太保。"可以互相佐证并补充,所谓贞观十一年之后直到开元年这段时间中“安州都督府”不存,是错误的论断 。
贞观十二年(638年),复安州都督;
贞观十三年(639年),太宗罢世袭诏,诸藩王都督衔留存情况、之藩情况不明,待考;
贞观十七年(643年),被太宗提议立储,遭长孙无忌反对作罢;
永徽元年(650年),拜司空,梁州都督(今陕南地区);寻又授安州都督;
永徽二年(651年),迁太子太师;
某年,镇宋州(今河南商丘);
永徽四年(653年),因受房遗爱谋反案牵连,被冤致死;四子,仁、玮、琨、璄并流岭表;
显庆五年(659年),追王郁林,为立庙,以河间王孝恭孙荣为郁林县侯以嗣;光宅中李荣获罪,适逢李仁兄弟被赦免,以李仁袭爵;
神龙初,赠司空,备礼改葬;
神龙中,复爵土。
注:神龙(705年正月—707年九月)是武则天和唐中宗李显的年号。神龙元年二月中宗复国号唐。综合赠官考量,应为神龙元年(705年)年末或神龙二年(706年)年初。
根据墓志记载:永徽四年二月初二,李恪在长安宫禁之内被缢杀,年约三十四岁。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唐太宗李世民与隋炀帝女杨妃之子,排行第三
史臣曰:太宗诸子,吴王恪、濮王泰最贤。皆以才高辩悟,为长孙无忌忌嫉,离间父子,遽为豺狼,而无忌破家,非阴祸之报欤?
李恪英物,李治朽物,知子莫若父。然卒听长孙无忌之言,可谓聪明一世,懵懂一时。
史臣曰:太宗诸子,吴王恪、濮王泰最贤。皆以才高辩悟,为长孙无忌忌嫉,离间父子,遽为豺狼,而无忌破家,非阴祸之报欤?
李恪英物,李治朽物,知子莫若父。然卒听长孙无忌之言,可谓聪明一世,懵懂一时。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他出身高贵,继承了两代帝王的血脉;他文武兼备,具备做帝王的才华;作为唐太宗最心爱的儿子,李恪为何威加海内却无缘皇位,命运多舛甚至含冤而终呢?李世民共有十四子,系皇后嫔妃所生。若论这些王子的母亲,则三子李恪的母亲最尊。
《旧唐书》记载:“恪母,隋炀帝女也。”《新唐书》也记载:“(恪)其母隋炀帝女,地亲望高,中外所向。”从史书记载来看,李恪身上有着隋、唐两代皇族的血统,可谓是大唐最尊贵的王子。
李恪不仅身份尊贵,且“善骑射,有文武才”,“太宗常称其类己。既名望素高,甚为物情所向”(《旧唐书*太宗诸子传》)。《资治通鉴》所记与此相同,并综合评论:“太宗诸子,吴王恪、濮王泰最贤皆以才高辩悟。”所以,可以说李恪是唐太宗最出类拔萃的皇子。
因为李恪的神武果断像极了父亲,所以李世民对他格外厚爱。这一点在《旧唐书》、《贞观政要》、《资治通鉴》、《唐鉴》等典籍中记载颇多。李世民还有意识地对李恪加以培养、教导,并封他远地藩王,还长对左右说:“吾于恪岂不欲常见之?但令早有定分,使外作为藩屏,吾百岁后,庶兄弟无危亡忧。”足见倚重之深。
贞观十年二月乙丑日,李世民将其66位儿子在王位之外加封为各州部督后,将他可信赖的弟弟李亢景和给予厚望的儿子李恪、李泰留下单独谈话:“……汝等位到藩王……当须自克励使善事日闻,勿欲纵肆情,自陷刑戮。”虽然如此厚爱,但是李世民并没有立李恪为太子。因为按照封建传统,君王立太子,是立嫡不立庶。
这样,有资格继承皇位的,只能是正宫长孙皇后所生的李承乾、李泰、李治兄弟三人。李承乾8岁即被立为太子,不想成年后喜好声色、漫游无度。当着太宗,言必忠孝;退朝返宫,便与群小亵狎。骄奢的他甚至说:“我作天子,当肆吾欲;有谏我者,我杀之,杀五百人,岂不定?”(《新唐书》)这样的一位储君,怎能担当一国之君的重任?话虽如此,但即使承乾该被废,也不应立李治为储君。
李承乾有足疾,怕因此被废,所以深嫉恨受太宗喜爱的濮王李泰。后来,他欲谋杀父皇而“抢班夺权”,而濮王李泰密谋夺太子位,兄弟二人双双败露,一废为庶人,一贬徙郧县。唐太宗有鉴于此,曾下了一道诏书:“自今太子不道、藩王窥望者,两弃之,著为令。”(《新唐书鲩.太宗诸子》)
太子被废,而唯一的嫡子九子李治性格怯懦、资质平平、少雄主才略。所以太宗欲立李恪为太子,但遭到大臣长孙无忌(长孙皇后的哥哥)的反对。唐太宗对长孙无忌说,你长孙无忌是不是不把李恪当做你外甥,其实李恪英武果敢很像我啊,将来说不定也能像对待亲舅舅一样对待你,保护你的。这番话并没有打动长孙无忌,他的感情天平仍倾向他的亲外甥——晋王李治。这也就决定了他自己以悲剧收场的人生。
对于太宗来说,当时,魏征、杜如晦已死,房玄龄、高士廉疾病缠身、时日不多、长孙无忌、禇遂良等人大权在握。一来要将贞观事业发扬光大必须依靠长孙无忌集团,而长孙无忌与李恪素来不合,定不能悉心辅之;二来为了巨大的政治利益,为了大权在握,长孙无忌定会拥立怯懦的亲外甥李治。
所以,力李恪为太子,很可能会在初建不久的大唐朝堂上掀起一场立储的血雨腥风。
可能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李恪身上流淌着前隋的血液。
他是隋朝皇帝的外孙!在当时,虽然可以娶前朝皇室的女子为妾(因为她们出身高贵),但是指定她们的子嗣为继承人,还是需要深思熟虑。毕竟,两朝太近,心理上对前朝皇室的排斥,统治者对其权位的担心都会阻碍李恪被立。
最终,唐太宗做出了选择——立立治为储君。他的决定,不仅注定了李恪的人生悲剧,也为后世的李氏子孙几乎带来了灭顶之灾。
李世民死后李治继位。长孙无忌成为托孤大臣后的第一个行动,就是帮李治镇压反叛、清除异己。“永徽中,房遗爱谋反。”因为房遗爱的妻子高阳公主与哥哥李恪感情深厚,所以趁此时机,长孙无忌“因遂诛恪”,其四子被流放岭南之外。
这次皇室大清洗异常残酷,血流成河,其中最冤枉、最无辜的就是吴王李恪。
太宗立李治为太子以后,在李恪将赴任安州都督时,李世民曾专门写了一封语重心长、情深意切的信,告诫他要遵循礼制、守本分、不要胡思乱想。这说明,李恪确实曾经表露过想当皇太子,继承皇位的想法。在太宗逝世之前,他还是很有野心的,不然太宗也不必如此费尽苦心地告诫他。从侧面来说,太宗对他的关爱远非其他皇子所能企及。
房遗爱的谋反,李恪毫不知情(以他的谋略才干,想谋反必然不会如此草率,更何况高宗登基已四年,他想要谋反应早已为之),但这次愚蠢的谋反行动却置他于死地。《新唐书》记载:“(李恪)临刑呼曰:‘社稷有灵,无忌且族灭!’”对于长孙无忌的陷害,李恪没有屈服,他大义凛然地痛斥、毫不留情地诅咒。
李恪死时,年约三十四岁,正是一个男子生命中最好的年华。他也成为了大唐三百年最令人扼腕叹息的悲情王子。
长孙无忌由此扫清了一切障碍,达到了“已绝天下望”的最终目的。而李治却以其最大的勇气,最狂热的迷恋,将武则天接回了宫中,并封之为皇后。他不理朝政,导致武则天专权。后来,武则天如法炮制,陷害长孙无忌谋反,诛杀其宗室。李恪死前的诅咒,一一应验!
假若李世民给李承乾反省的机会,也许他会有所悔改。如果他继位可能是个碌碌无为的君主,也可能是一个暴君(这个几率比较小,有长孙无忌在,他毕竟是立承乾的亲舅舅,他的话李承乾应该会听。)。可是不管怎样李氏子孙绝不会几乎灭族。再假若李世民传位于李恪的构想得以实现,那么“贞观之治”后的大唐在李恪的经营之下,会不会有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之盛呢?可惜,历史不能假设,太宗的立储选择,仍旧没有避免李唐王朝的子孙遭受一场血雨腥风的浩劫,历史的长河也在此打了个深深的漩涡!
《旧唐书》记载:“恪母,隋炀帝女也。”《新唐书》也记载:“(恪)其母隋炀帝女,地亲望高,中外所向。”从史书记载来看,李恪身上有着隋、唐两代皇族的血统,可谓是大唐最尊贵的王子。
李恪不仅身份尊贵,且“善骑射,有文武才”,“太宗常称其类己。既名望素高,甚为物情所向”(《旧唐书*太宗诸子传》)。《资治通鉴》所记与此相同,并综合评论:“太宗诸子,吴王恪、濮王泰最贤皆以才高辩悟。”所以,可以说李恪是唐太宗最出类拔萃的皇子。
因为李恪的神武果断像极了父亲,所以李世民对他格外厚爱。这一点在《旧唐书》、《贞观政要》、《资治通鉴》、《唐鉴》等典籍中记载颇多。李世民还有意识地对李恪加以培养、教导,并封他远地藩王,还长对左右说:“吾于恪岂不欲常见之?但令早有定分,使外作为藩屏,吾百岁后,庶兄弟无危亡忧。”足见倚重之深。
贞观十年二月乙丑日,李世民将其66位儿子在王位之外加封为各州部督后,将他可信赖的弟弟李亢景和给予厚望的儿子李恪、李泰留下单独谈话:“……汝等位到藩王……当须自克励使善事日闻,勿欲纵肆情,自陷刑戮。”虽然如此厚爱,但是李世民并没有立李恪为太子。因为按照封建传统,君王立太子,是立嫡不立庶。
这样,有资格继承皇位的,只能是正宫长孙皇后所生的李承乾、李泰、李治兄弟三人。李承乾8岁即被立为太子,不想成年后喜好声色、漫游无度。当着太宗,言必忠孝;退朝返宫,便与群小亵狎。骄奢的他甚至说:“我作天子,当肆吾欲;有谏我者,我杀之,杀五百人,岂不定?”(《新唐书》)这样的一位储君,怎能担当一国之君的重任?话虽如此,但即使承乾该被废,也不应立李治为储君。
李承乾有足疾,怕因此被废,所以深嫉恨受太宗喜爱的濮王李泰。后来,他欲谋杀父皇而“抢班夺权”,而濮王李泰密谋夺太子位,兄弟二人双双败露,一废为庶人,一贬徙郧县。唐太宗有鉴于此,曾下了一道诏书:“自今太子不道、藩王窥望者,两弃之,著为令。”(《新唐书鲩.太宗诸子》)
太子被废,而唯一的嫡子九子李治性格怯懦、资质平平、少雄主才略。所以太宗欲立李恪为太子,但遭到大臣长孙无忌(长孙皇后的哥哥)的反对。唐太宗对长孙无忌说,你长孙无忌是不是不把李恪当做你外甥,其实李恪英武果敢很像我啊,将来说不定也能像对待亲舅舅一样对待你,保护你的。这番话并没有打动长孙无忌,他的感情天平仍倾向他的亲外甥——晋王李治。这也就决定了他自己以悲剧收场的人生。
对于太宗来说,当时,魏征、杜如晦已死,房玄龄、高士廉疾病缠身、时日不多、长孙无忌、禇遂良等人大权在握。一来要将贞观事业发扬光大必须依靠长孙无忌集团,而长孙无忌与李恪素来不合,定不能悉心辅之;二来为了巨大的政治利益,为了大权在握,长孙无忌定会拥立怯懦的亲外甥李治。
所以,力李恪为太子,很可能会在初建不久的大唐朝堂上掀起一场立储的血雨腥风。
可能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李恪身上流淌着前隋的血液。
他是隋朝皇帝的外孙!在当时,虽然可以娶前朝皇室的女子为妾(因为她们出身高贵),但是指定她们的子嗣为继承人,还是需要深思熟虑。毕竟,两朝太近,心理上对前朝皇室的排斥,统治者对其权位的担心都会阻碍李恪被立。
最终,唐太宗做出了选择——立立治为储君。他的决定,不仅注定了李恪的人生悲剧,也为后世的李氏子孙几乎带来了灭顶之灾。
李世民死后李治继位。长孙无忌成为托孤大臣后的第一个行动,就是帮李治镇压反叛、清除异己。“永徽中,房遗爱谋反。”因为房遗爱的妻子高阳公主与哥哥李恪感情深厚,所以趁此时机,长孙无忌“因遂诛恪”,其四子被流放岭南之外。
这次皇室大清洗异常残酷,血流成河,其中最冤枉、最无辜的就是吴王李恪。
太宗立李治为太子以后,在李恪将赴任安州都督时,李世民曾专门写了一封语重心长、情深意切的信,告诫他要遵循礼制、守本分、不要胡思乱想。这说明,李恪确实曾经表露过想当皇太子,继承皇位的想法。在太宗逝世之前,他还是很有野心的,不然太宗也不必如此费尽苦心地告诫他。从侧面来说,太宗对他的关爱远非其他皇子所能企及。
房遗爱的谋反,李恪毫不知情(以他的谋略才干,想谋反必然不会如此草率,更何况高宗登基已四年,他想要谋反应早已为之),但这次愚蠢的谋反行动却置他于死地。《新唐书》记载:“(李恪)临刑呼曰:‘社稷有灵,无忌且族灭!’”对于长孙无忌的陷害,李恪没有屈服,他大义凛然地痛斥、毫不留情地诅咒。
李恪死时,年约三十四岁,正是一个男子生命中最好的年华。他也成为了大唐三百年最令人扼腕叹息的悲情王子。
长孙无忌由此扫清了一切障碍,达到了“已绝天下望”的最终目的。而李治却以其最大的勇气,最狂热的迷恋,将武则天接回了宫中,并封之为皇后。他不理朝政,导致武则天专权。后来,武则天如法炮制,陷害长孙无忌谋反,诛杀其宗室。李恪死前的诅咒,一一应验!
假若李世民给李承乾反省的机会,也许他会有所悔改。如果他继位可能是个碌碌无为的君主,也可能是一个暴君(这个几率比较小,有长孙无忌在,他毕竟是立承乾的亲舅舅,他的话李承乾应该会听。)。可是不管怎样李氏子孙绝不会几乎灭族。再假若李世民传位于李恪的构想得以实现,那么“贞观之治”后的大唐在李恪的经营之下,会不会有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之盛呢?可惜,历史不能假设,太宗的立储选择,仍旧没有避免李唐王朝的子孙遭受一场血雨腥风的浩劫,历史的长河也在此打了个深深的漩涡!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