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是不是比喻句
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构成比喻内容上三个要素:本体 (被比喻的事物或情境)、喻词 (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喻体 (打比方的事物或情境)。这句话只有本体,并没有喻体,所以不是比喻句。
比喻句就是打比方,就是根据联想,抓住不同事物的相似之处,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即所谓“举也(他)物而以明之也”。使用比喻手法时要注意:
1、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性质不同的两类事物;
2、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3、所使用的喻体要常见、易懂;比喻要贴切;要注意思想感情。
扩展资料:
1、明喻
本体、喻词和喻体同时出现。常用的喻词有:像、好像、好似、如、有如、如同、恰似、仿佛......
例子: 他(本体)动也不动,彷如(喻词)石像(喻体)。 叶子(本体)出水很高,像(喻词)亭亭的舞女的裙(喻体)。(朱自清《荷塘月色》)
2、隐喻(又称暗喻)
本体、喻体同时出现,但用「是」、「成」、「成为」、「变为」等系词代替「像」一类的喻词。
例子: 母亲啊!你 (本体)是 荷叶(喻体), 我(本体) 是 红莲(喻体)。(冰心《荷叶母亲》) 霎时间,东西长安街(本体)成了喧腾的大海(喻体)。(袁鹰《十月长安街》
3、借喻
应当注意不要与现在所说的隐喻(即暗喻)相混淆。借喻是比喻中的高级形式,运用它时要求本体与喻体的关系十分密切,所以在特定的语境中,由喻体就可以直接领会到本体。
例子: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喻体)了,我再也说不出话。(鲁迅《故乡》) 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喻体)。(李贺《杨生青花紫石砚歌》)
参考资料:
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构成比喻内容上三个要素:本体 (被比喻的事物或情境)、喻词 (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喻体 (打比方的事物或情境)。这句话只有本体,并没有喻体,所以不是比喻句。
比喻句就是打比方,就是根据联想,抓住不同事物的相似之处,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即所谓“举也(他)物而以明之也”。使用比喻手法时要注意:
1、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性质不同的两类事物。
2、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3、所使用的喻体要常见、易懂;比喻要贴切;要注意思想感情。
比喻句的分类
1、明喻
本体、喻词和喻体同时出现。常用的喻词有:像、好像、好似、如、有如、如同、恰似、仿佛......
2、隐喻(又称暗喻)
本体、喻体同时出现,但用「是」、「成」、「成为」、「变为」等系词代替「像」一类的喻词。
3、借喻
应当注意不要与现在所说的隐喻(即暗喻)相混淆。借喻是比喻中的高级形式,运用它时要求本体与喻体的关系十分密切,所以在特定的语境中,由喻体就可以直接领会到本体。
作鸟儿,蝴蝶好像在听同学们读课文。“听”这一字可以看成作者把鸟儿和蝴蝶当人描写
不要看到“像”就认为是比喻,重点是“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