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死后为何要口含一物下葬?
生长在农村,或者参加过葬礼、见多识广的人,应该都对民间的一种丧葬风俗有所了解:人死之后,家人装殓遗体、选择时间下葬时,多半会让逝者口中含上一样物品,用这样的方式送逝者入土为安。其实,这种风俗并非全部迷信,也是有相关科学依据的。
在古代,富贵人家会给逝者的口中含上玉蝉、或者金银之类的宝物,条件不好的人家,也会用铜钱代替。到了现代,很多地方流传的说法都是,这些东西是用来为逝者在阴间买路使用的,这种说法当然有一定的迷信色彩在里面,不过一开始,它算是给逝者的一种体面。
早在3000多年前的周朝,就有了一套“凶礼”,《周礼·春官·大宗伯》中记载:“以凶礼哀邦国之忧,以丧礼哀死亡。”那时把丧葬之事称为凶礼,由此可见,古代对丧葬之事非常看重,更看重让逝者体面地离开世界,所以才出现了停尸举办礼仪、然后才下葬的流程。
而在这个丧礼过程中,因为逝者需要在家中安放几日,身份高的人可能还要安放更长时间才会下葬,生者不可避免地要看到逝者遗容,让逝者的口中含上一些东西,一是属于给逝者的体面,另一点,也可以避免逝者的面容很快塌陷下去,看起来令人心理不适。
古人常常采取一些方法,让逝者的尸身保持不腐,马王堆汉墓的辛追夫人就是例子。宋朝包拯墓出土之后,专家也发现包拯体内有保持尸身不腐的水银成分。由此可见,即使逝者已经离世,人们还是希望他的身体能够维持较好的状态,往逝者嘴里放东西,也是一种办法。
史料记载,魏文帝曹丕的甄皇后,当年下葬时“披发覆面,以糠塞口”,原因是甄皇后生前被曹丕厌弃,曹丕不愿意给她死后的尊荣。这也可以侧面看出,逝者口中含的物品,是跟身份体面相关的。另外,在殡葬过程中,还有一个重要的程序:为逝者装扮,包括脸部。
因为人去世之后,有时会出现嘴巴和舌头没有摆正的情况,并且在逝者脸上添加的妆容,也需要一种工具来维持;所以这个时候,让逝者的嘴里含上东西,还可以维持逝者遗容的可观性,并且人死后腹中可能会发散气味,从嘴部漏出,这样东西也能起到阻碍气味发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