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 基础过关20 溶解度与溶解度曲线
展开全部
复习目标 :
1.了解溶解度的含义,学会依据给定的数据绘制溶解度曲线,能利用溶解性表或溶解度曲线查阅有关物质的溶解性或溶解度。
2.知道气体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
3.了解结晶现象,能举例说明结晶的方法。
基础知识:
一、溶解度
1、定义:在 一定温度 下、在 一定量溶剂里 溶质的溶解量是有一定限度的。化学上用溶解度表示这种溶解的限度。
2、溶解度是衡量某种物质在某种溶剂里溶解性大小的尺度,是溶解性的定量表示方法。
3、溶解性质是定性的说明某种物质在某种溶剂里溶解能力的大小,是物质的一种物理性质。
4、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①概念:固体的溶解度表示 在一定温度下 ,某固态物质在 100g溶剂 里达到 饱和状态 时所溶解的 质量 。
条件:一定温度下 标准:100g溶剂里 状态:饱和状态 单位:g
②影响因素
内因: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
外因:温度
A、 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如硝酸钾;
B、 少数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 ,如氯化钠;
C、 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如氢氧化钙。
③与溶解性关系
绝对不溶于水的物质是不存在的,习惯上把难溶物质叫做“不溶”物质
5、气体物质的溶解度
①概念:在 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 下,气体溶解在 1体积 水里达到 饱和状态 时的气体 体积 。
条件: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 标准:1体积 状态:饱和状态 单位:体积
②影响因素
内因: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
外因:温度、压强
气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
6、溶解度曲线
用纵坐标表示溶解度,横坐标表示温度得到的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溶解度曲线。
点:① 曲线上的点表示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的值 。
如图,P点表示t1℃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m2g。
② 两条曲线的交点表示两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相等或两物质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质量分数相同 。
如图,M点表示t2℃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线:① 曲线表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趋势 。
如图,A、B两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② 曲线的倾斜度可表示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程度 。
如图,相比之下,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B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
如图,若要从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A,宜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若要从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B,宜采用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
面:① 溶解度曲线上方的区域表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且有未溶解完的物质存在 。
② 溶解度曲线下方的区域表示该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 。
考点过关 :
1.硝酸钾在50℃时的溶解度是85.5克,这说明在-------℃时,--------克硝酸钾溶解在---------克水中恰好形成溶液。
2.已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 g,
(1)20℃时,饱和氯化钠溶液中,溶质、溶剂与溶液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
(2)若要配制20℃时饱和溶液68 g,则需氯化钠___________g,水______g。
3.实验室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时,可能涉及以下操作:A.称量B.计算C.溶解D.装瓶贴标签。回答下列问题:(1)用氯化钠固体和蒸馏水配制50g6%的氯化钠溶液时,其操作顺序是______(填序号)。
(2)配制上述溶液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量筒、玻璃棒和________,其中玻璃棒在该实验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4.烧开水时,加热不久在锅底会出现许多气泡,这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打开汽水瓶盖时,有大量气泡由瓶口逸出,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的温度是____ ℃。
(2)物质B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___________。
(3) t 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
(4)若将 t 1℃时A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 t 2℃,则溶液变为__________;若将 t 1℃时B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 t 2℃,则溶液为____________。
巩固 练习 :
1.不能影响物质溶解度大小的因素是 ( )
A.温度高低 B.溶质、溶剂的质量 C.溶剂的种类 D.溶质的种类
2.溶解度曲线图可表示的意义是 ( )
①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温度下溶解度的大小 ②物质在某一温度时的溶解度数值 ③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大小 ④比较某一温度下各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
A.全部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④
3.在10℃时,KNO3的溶解度为20 g,则此温度下KNO3饱和溶液中质量比关系正确的是()
A. m 溶液∶ m 溶质=4∶1 B. m 溶液∶ m 溶质=5∶1
C. m 溶剂∶ m 溶质=4∶1 D. m 溶剂∶ m 溶质=5∶1
4.下列物质中,随温度的升高,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小的是 ( )
A.熟石灰 B.食盐 C.硝酸钾 D.氧气
5.右图表示的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一定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 10℃时甲、乙两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
C. 30℃时甲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60%
D.降低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6.右图为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t1℃时,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均为15%
C.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以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
D.t2℃时,将50克甲物质放入100克水中,得到溶液的质量为150克
7.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要想把一瓶接近饱和的石灰水变成饱和,具体措施有:①加入氢氧化钙;②升高温度;③降低温度;④加入水;⑤蒸发水。其中措施正确的是()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③⑤ D.①②⑤
8.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依据溶解度曲线可判断,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
B.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 t 2℃降到 t 1℃,析出甲的质量大
C.将 t 2℃时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降温的方法
D. t 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100g,其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
真题链接 :
1.将质量均为30g的甲、乙两种固体分别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后,剩余固体物质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t1℃时,甲、乙的溶解度均为20g
C.温度由t2℃降低到t1℃时,甲溶液析出5g固体
D.a,b,c三点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a>b
2.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0℃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浓度相同
B、保持20℃ ,蒸发溶剂可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C、30℃ 时,将40g甲物质加人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溶液的质量为80g
D、10℃ 时,将两种饱和溶液升温至30℃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增大
3.右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A、B、C析出晶体时均不含结晶水),根据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t1℃时,溶解度最大的物质是-----------------。
⑵若将M点处C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以选择的方法是-------------(填序号)。
A.降低温度 B.增加溶质 C.蒸发溶剂
⑶t2℃时,将等质量的A、B、C的饱和溶液都升温到t3℃,溶液中溶剂质量的大小关系是-----(忽略水的挥发)。
4.下图是X、Y、Z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根据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要配制相同浓度的Y、Z饱和溶液,需要把温度控制在______℃。
(2)t1℃时,将X、Y、Z的饱和溶液都升温到t3℃,溶液仍然饱和的是________的溶液。
(3)t3℃时,将X、Y、Z的饱和溶液都降温到t1℃,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
1.了解溶解度的含义,学会依据给定的数据绘制溶解度曲线,能利用溶解性表或溶解度曲线查阅有关物质的溶解性或溶解度。
2.知道气体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
3.了解结晶现象,能举例说明结晶的方法。
基础知识:
一、溶解度
1、定义:在 一定温度 下、在 一定量溶剂里 溶质的溶解量是有一定限度的。化学上用溶解度表示这种溶解的限度。
2、溶解度是衡量某种物质在某种溶剂里溶解性大小的尺度,是溶解性的定量表示方法。
3、溶解性质是定性的说明某种物质在某种溶剂里溶解能力的大小,是物质的一种物理性质。
4、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①概念:固体的溶解度表示 在一定温度下 ,某固态物质在 100g溶剂 里达到 饱和状态 时所溶解的 质量 。
条件:一定温度下 标准:100g溶剂里 状态:饱和状态 单位:g
②影响因素
内因: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
外因:温度
A、 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如硝酸钾;
B、 少数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 ,如氯化钠;
C、 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如氢氧化钙。
③与溶解性关系
绝对不溶于水的物质是不存在的,习惯上把难溶物质叫做“不溶”物质
5、气体物质的溶解度
①概念:在 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 下,气体溶解在 1体积 水里达到 饱和状态 时的气体 体积 。
条件: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 标准:1体积 状态:饱和状态 单位:体积
②影响因素
内因: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
外因:温度、压强
气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
6、溶解度曲线
用纵坐标表示溶解度,横坐标表示温度得到的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溶解度曲线。
点:① 曲线上的点表示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的值 。
如图,P点表示t1℃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m2g。
② 两条曲线的交点表示两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相等或两物质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质量分数相同 。
如图,M点表示t2℃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线:① 曲线表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趋势 。
如图,A、B两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② 曲线的倾斜度可表示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程度 。
如图,相比之下,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B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
如图,若要从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A,宜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若要从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B,宜采用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
面:① 溶解度曲线上方的区域表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且有未溶解完的物质存在 。
② 溶解度曲线下方的区域表示该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 。
考点过关 :
1.硝酸钾在50℃时的溶解度是85.5克,这说明在-------℃时,--------克硝酸钾溶解在---------克水中恰好形成溶液。
2.已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 g,
(1)20℃时,饱和氯化钠溶液中,溶质、溶剂与溶液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
(2)若要配制20℃时饱和溶液68 g,则需氯化钠___________g,水______g。
3.实验室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时,可能涉及以下操作:A.称量B.计算C.溶解D.装瓶贴标签。回答下列问题:(1)用氯化钠固体和蒸馏水配制50g6%的氯化钠溶液时,其操作顺序是______(填序号)。
(2)配制上述溶液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量筒、玻璃棒和________,其中玻璃棒在该实验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4.烧开水时,加热不久在锅底会出现许多气泡,这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打开汽水瓶盖时,有大量气泡由瓶口逸出,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的温度是____ ℃。
(2)物质B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___________。
(3) t 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
(4)若将 t 1℃时A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 t 2℃,则溶液变为__________;若将 t 1℃时B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 t 2℃,则溶液为____________。
巩固 练习 :
1.不能影响物质溶解度大小的因素是 ( )
A.温度高低 B.溶质、溶剂的质量 C.溶剂的种类 D.溶质的种类
2.溶解度曲线图可表示的意义是 ( )
①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温度下溶解度的大小 ②物质在某一温度时的溶解度数值 ③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大小 ④比较某一温度下各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
A.全部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④
3.在10℃时,KNO3的溶解度为20 g,则此温度下KNO3饱和溶液中质量比关系正确的是()
A. m 溶液∶ m 溶质=4∶1 B. m 溶液∶ m 溶质=5∶1
C. m 溶剂∶ m 溶质=4∶1 D. m 溶剂∶ m 溶质=5∶1
4.下列物质中,随温度的升高,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小的是 ( )
A.熟石灰 B.食盐 C.硝酸钾 D.氧气
5.右图表示的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一定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 10℃时甲、乙两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
C. 30℃时甲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60%
D.降低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6.右图为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t1℃时,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均为15%
C.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以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
D.t2℃时,将50克甲物质放入100克水中,得到溶液的质量为150克
7.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要想把一瓶接近饱和的石灰水变成饱和,具体措施有:①加入氢氧化钙;②升高温度;③降低温度;④加入水;⑤蒸发水。其中措施正确的是()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③⑤ D.①②⑤
8.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依据溶解度曲线可判断,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
B.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 t 2℃降到 t 1℃,析出甲的质量大
C.将 t 2℃时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降温的方法
D. t 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100g,其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
真题链接 :
1.将质量均为30g的甲、乙两种固体分别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后,剩余固体物质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t1℃时,甲、乙的溶解度均为20g
C.温度由t2℃降低到t1℃时,甲溶液析出5g固体
D.a,b,c三点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a>b
2.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0℃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浓度相同
B、保持20℃ ,蒸发溶剂可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C、30℃ 时,将40g甲物质加人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溶液的质量为80g
D、10℃ 时,将两种饱和溶液升温至30℃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增大
3.右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A、B、C析出晶体时均不含结晶水),根据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t1℃时,溶解度最大的物质是-----------------。
⑵若将M点处C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以选择的方法是-------------(填序号)。
A.降低温度 B.增加溶质 C.蒸发溶剂
⑶t2℃时,将等质量的A、B、C的饱和溶液都升温到t3℃,溶液中溶剂质量的大小关系是-----(忽略水的挥发)。
4.下图是X、Y、Z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根据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要配制相同浓度的Y、Z饱和溶液,需要把温度控制在______℃。
(2)t1℃时,将X、Y、Z的饱和溶液都升温到t3℃,溶液仍然饱和的是________的溶液。
(3)t3℃时,将X、Y、Z的饱和溶液都降温到t1℃,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