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常感觉和周围的人相处很累,是不合群吗?

 我来答
快乐划水啊
高能答主

2022-03-11 · 本人在校大学生,一起“内卷”!
快乐划水啊
采纳数:320 获赞数:2158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对外界的感知比较佛系,个人感觉是两种原因,一是自己做的这些事情对自己没有价值,二是这些事情即使做了也不会达到自己想要的目标。要改变这种状态,第一重新梳理你的目标,或者通俗点讲就是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有选择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放弃那些没有意义的事。第二对一些自己没有做过的事或者了解比较少的事情可以采取求知的态度。简单点讲我做了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可以达到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也让自己参与进来,满足了自己的求知欲无论什么结果自己都是开心的。要处处替他人着想,切忌自我中心。要搞好同事关系,就要学会从其他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善于作出适当的自我牺牲。 要做好一项工作,经常要与别人合作,在取得成绩之后,要求共同分享,切忌处处表现 自己,将大家的成果占为己有。提供给他人机会、帮助其实现生活目标,对于处理好人际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替他人着想还表现在当他人遭到困难、挫折时,伸出援助之手,给予帮助。良好的人际 关系往往是双向互利的。您给别人的种种关心和帮助,当您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也会得到回报。 其次,要胸襟豁达、善于接受别人及自己。要不失时机的给别人以表扬。但须注意的是 要掌握分寸,不要一味夸张,从而使人产生一种虚伪的感觉,失去别人对您的信任。 再次,要掌握与同事交谈的技巧。在与同事交谈时,要注意倾听他的讲话,并给予适当 的反馈。聚神聆听代表着理解和接受,是连接心灵的桥梁。在表达自己思想时,要讲究含 蓄、幽默、简洁、生动。含蓄既表现了您的高雅和修养,同时也起到了避免分歧、说明观 点、不伤关系的作用,提意见、指出别人的错误,要注意场合,措词要平和,以免伤人自尊 心,产生反抗心理。幽默是语言的调味品,它可使交谈变得生动有趣。简洁要求在与人谈话 时掌握该说的说,不该说的不说。与人谈话时要有自我感情的投入,这样才会以情动人。此 谓之生动。当然要掌握好表达自己的技巧,需要不断的实践,并不断的增加自己的文化修养,拓宽自己的视野。 最后,要抽时间和同事打成一片。培养自己多方面的兴趣,以爱好结交朋友,也是一种好办法。

匿名用户
2022-03-11
展开全部

时常和周围的人相处很累,是否属于不合群,要在做好自我认知的情况下,进行综合判断。

不知道你现在的身份是学生还是职场人。如果是学生,那校园人际关系相对简单,周围的人都让你相处得很累。那就要先反思自己。

是不是自己的沟通能力比较弱;是不是自己性格内向与敏感;是不是不爱参加集体活动,等等。知道自己的不足与弱点,那就应该有针对性的改进提高。同时,要观察那些人缘好的同学,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与为人处世的方式,作为学习的对象。

如果你是职场人,那就要一分为二的分析。因为职场人际关系相对复杂,有利益交织。如果职场环境不佳,容易出现派系斗争,内部存在排他的抱团现象。或许你没有参与其中,但也容易被边缘化,因此经常遇到掣肘,影响你工作的心情与结果,所以会觉得累。

如果你平时朋友也不少,以往和身边人的交往都顺畅,那可能就是职场环境所致,不是你不合群。如果成长过程,一向如此,那就要反思自己,努力提升让自己不断进化。

以上就是我的分析与解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因为不知道你的具体情况,如需要进一步沟通,可以关注我,我们深入交刘。祝一切顺意,生活愉快!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好好学习kkiinn

2022-03-11 · 超过23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254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3.1万
展开全部

不一定是不合群
可能只是你们彼此并不是志同道合,话不投机而已。每天我们都会遇到很多事和人,面临很多压力,彼此站位不同,利益不同,行为处事方法不一样,都会产生不同的看法,会觉得和人很难沟通,很累。
我也会有这种想法,别人的世界你融入不进去,而你自己的世界又没有打开,于我而言,是我自己的问题,我觉得累,是因为没有人和我感同身受,没有人能和我有相同的境遇和我分担我的一切,我累,但我会努力改变。
对外界的感知比较佛系,个人感觉是两种原因,一是自己做的这些事情对自己没有价值,二是这些事情即使做了也不会达到自己想要的目标。要改变这种状态,第一重新梳理你的目标,有选择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放弃那些没有意义的事。
第二对一些自己没有做过的事或者了解比较少的事情可以采取求知的态度。简单点讲我做了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可以达到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也让自己参与进来,满足了自己的求知欲无论什么结果自己都是开心的。要处处替他人着想,切忌自我中心。要搞好同事关系,就要学会从其他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善于作出适当的自我牺牲。 要做好一项工作,经常要与别人合作,在取得成绩之后,要求共同分享,切忌处处表现 自己,将大家的成果占为己有。提供给他人机会、帮助其实现生活目标,对于处理好人际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替他人着想还表现在当他人遭到困难、挫折时,伸出援助之手,给予帮助。良好的人际 关系往往是双向互利的。您给别人的种种关心和帮助,当您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也会得到回报。 与人谈话时要有自我感情的投入,这样才会以情动人。此 谓之生动。当然要掌握好表达自己的技巧,需要不断的实践,并不断的增加自己的文化修养,拓宽自己的视野。 最后,要抽时间和同事打成一片。培养自己多方面的兴趣,以爱好结交朋友,也是一种好办法。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百度网友f07e3d2
2022-03-11
知道答主
回答量:3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万
展开全部

也不是不合群。
首先,想办法让人际交往变得不那么累。
为什么你会觉得人际交往很累?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你必须和讨厌的人打交道,你必须虚伪地掩盖自己的真实情感和态度,你表面笑嘻嘻,其实内心早已妈卖批了,所以你觉得很累;另一种情况是你内心太敏感,幻想着追求完美的人际关系,别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被你过分解读了,你一直在消耗脑力和能量在思考如何讨好别人,你当然会感觉到很累。
如果你是第一种情况,讨厌别人却不得不和他/她打交道,那你就多寻找那个人的价值,多挖掘别人的优点,最好能每天夸夸那个人,多夸几次之后你会发现那个人其实没有这么糟糕。
你之所以讨厌那个人是因为你只关注他/她的缺点而忽略了优点,你越看他/她越不舒服,当你试图寻找那个人的优点的时候,你就会发现那个人其实还是有值得肯定的地方的,养成这个习惯之后,你的胸怀和气度也会更加开阔。但是如何实在找不到那个人的优点该怎么办呢?那就想办法弄死他/她,撕破脸皮彻底闹翻,老死不相往来呗,没什么大不了的。
如果你是第二种情况,时时刻刻想着讨好别人,从而感到心累,那就很简单了,停止讨好别人的思维和习惯就行了。
你存在的意义从来都不是为了别人,人无完人,你做不到所让有人都喜欢你,让你觉得累的关系就没必要去维系了,真的朋友关系不需要你刻意维系,也不会让你觉得累,委曲求全的结果往往都非常凄惨,人际交往的本质是价值交换,只有你自己变优秀了,能力和素质提高上去了,才能让你的社交变得如鱼得水,希望你明白这一点。
如果你始终觉得人际关系很累,那就让独处不那么累。
既然你觉得和别人社交无论如何都很心累,那就更简单了,尽量减少社交不就行了?给自己多一点独处的时间也挺好的。
为什么你在独处的时候也会感觉到累?为什么你缺少了人际交往,你会一直处在压抑状态,也会感觉到很累?因为你感到了空虚,你太空虚了同学。
感到空虚了怎么办?那就用充实的生活来填补空虚呗。
不要整天打游戏看电影,这些只会让你更加空虚。你应该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比如一个人去图书馆吧,广泛阅读,博览群书,和数不尽的作者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交流;比如一个人去跑步,每天定时定量的跑步养成习惯,生命在于运动,去感受生命的力量和运动的快感吧;再比如一个人去写作,在写作中梳理过去的情绪与经历,在写作中肆意发泄自己的想法和感情,在写作中养成清晰严谨的表达习惯,你就会有一种满满的充实感。
没必要强迫自己参加社交,实在不喜欢社交,那就坚持独来独往的原则吧。
事实证明,天才大多孤傲不合群,大部分独来独往之人都是卓越优秀的思想家,因为他们避免了现代社会大部分空虚无趣的人际社交,他们有更多时间精力投入到自我塑造的过程中。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时光的喧嚣中生活

2022-03-11 · 超过50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632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3.9万
展开全部

看具体情况,如果与不同的人群都相处得很累,那很可能是不合群。

发生这种情况,我们首先要从自身找原因。是不是自己在为人处世上有不足?是不是缺乏与人沟通的技巧?归根结底还是自身的实力不够强大?

1.做人一定要有格局,心胸宽广些,以和为贵,尤其对待小人,退一步海阔天空,除非是原则问题。

2.以平常心待人,不要戴有色眼镜,自带优越感,瞧不起人。

3.与人沟通要察言观色,表达清晰,强调逻辑,注意语气。该说的说,不该说的只字不提。

4.适当的说一些赞美的话,帮别人一些小忙,有助于人际关系和睦。

5.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凡事低调,因为你身边的人没几个见得你好。

6.很任何人走的太近都会是一场灾难,时刻要保持一定距离。

7.努力提升自己的实力,当你实力足够时,别人想办法舔你,而不是你想办法迎合别人。

生活不易,要想写好这大写的“人”字,难啊!但我们仍然要全力以赴,说不定哪天就转运了,况且还有更多的美好等着我们发现呢。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34)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