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三则》全文翻译是什么?
《孟子》三则
春秋 孟子
(一) 鱼我所欲也
【原文】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注释】
(1)得兼:同时获得。
(2)苟得:苟且取得。
(3)患:祸患,灾难。
(4)辟:通“避”,躲避。
(5)如使:假如,假使。
(6)不为:不愿意这样做。
(7)勿丧:不丢掉。
(8)蹴:用脚踢。
(9)何加:有什么益处。
(10)奉:侍奉。
(11)本心:天性,天良。
【导读】
作者用面对鱼和熊掌之间的抉择, 比喻面对生命和大义之间的选择,进而阐述了这样一种观点:每个人都有“本心”,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人都应该保有自己的“本心”,即使在生死关头,也要经受得住各种考验。
【翻译】
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舍弃鱼而选取熊掌。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道义也是我所想要的。两样东西不能同时得到,舍弃生命而选取道义。生命是我所想要的,但我所想要的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所以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情。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比死亡更可怕的事,所以有的祸患不躲避。如果人们所想要的`东西没有能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可以保全生命的方法有什么不可以用的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比死亡更可怕的,那么凡是可以躲避祸患的手段有什么不可以 用的呢?按照这种方法做就可以生存然而有人却不用,按照这种方法做就可以躲避祸患然而有人却不去做。是因为,所想要的东西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所厌恶的东西有比死亡更可怕的。不仅仅是贤人有这种本性,每个人都有这种本性,只不过贤人能够不丢弃罢了。
一碗饭,一碗汤,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会饿死。可是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别人吃,走在路上的人不肯接受;用脚踢着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如果见了高位厚禄不分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熟识的走投无路的穷人感激我吗?先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一豆羹,现在有人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不合礼仪的高位厚禄;先前有人为了大义,宁肯死也不愿接受一箪食,现在有人为了大小老婆的侍奉却接受了不合礼仪的高位厚禄;先前有人为了大义,宁肯死也不愿接受一箪食,现在有人为了熟识的穷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不合礼仪的高位厚禄。这种做法不也是可以停止不做吗?如果这样做了,这就叫做丧失了他的天性。
(二) 富贵不能淫
【原文】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成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注释】
(1)淫:扰乱。
(2)得:实现。
(3)之:代志向。
(4)由:实行。
(5)道:原则,行为准则。
(6)移:改变。
(7)威武:威胁暴力。
(8)屈:屈服。
【导读】
孟子在本文中驳斥了纵横家眼中的“大丈夫”,提出了自己立身处世所持的“大丈夫”精神,体现了儒家历来刚正不阿,特立特行的品格。
【翻译】
景春说:“公孙衍和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平安无事。”
孟子说:“这怎么能够叫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数吗?男子举行加冠礼的时候,父亲给予训导;女子出嫁的时候,母亲给予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丈夫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为原则的,是妾妇之道。 至于大丈夫,则应该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上,走天下最光明的大道。得志的时候,便与老百姓一同前进;不得志的时候,便独自坚持自己的原则。富贵不能使其骄奢淫逸,贫贱不能使其性情改变,威武不能使其屈服意志。这样才叫做大丈夫!”
(三)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原文】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注释】
(1)畎亩:田间,田地。
(2)举:被推荐。
(3)傅说:殷武丁时人,曾为刑徒。
(4)曾:同 “增” 。
(5)衡:同“横”,指横塞。
(6)征:表征,表现。
(7)法家拂士:有法度的大臣;拂,假借为“弼”。
【导读】
文章采用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相结合的方法,层层深入地论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
【翻译】
舜从田野之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工作中被举用,胶鬲从贩卖鱼盐的工作中被举用,管夷吾从刑徒被举用为相,孙叔敖从海边被举用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市井中被举用登上了相位。
所以,上天将要降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道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使他做的事颠倒错乱,总不如意,通过那些来使他的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
人经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困苦,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这一切表现到脸色上,抒发到言语中,然后才会被人了解。
在一个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世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国家和外患,便经常导致灭亡。
这就可以说明,忧愁患害可以使人生存,而安逸享乐使人萎靡死亡。
《孟子》三则
一则
原文: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翻译:
能行“仁政”的君王,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支持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所有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属都反对背叛的君王,所以,君子要么不战斗,(如果)战斗就一定会取得胜利。
二则
原文: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翻译:
居住在天下最广大的居所里,站立在天下最正大的位置上,行走在天下最广阔的道路上,能实现志向就与百姓一起去实现,不能实现志向时就独自施行这一个原则,富贵不能使他折腰,贫贱不能使他改变,武力不可以使他屈服,这就是大丈夫
三则
原文: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伐其身行,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徵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难与共,而死于安乐也。
翻译:
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的身体经受饥饿之苦,使他受到贫穷之苦,使他做事不顺,(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增加他所不具有的能力。
一个人常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会改正;内心困惑,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憔悴枯槁,表现在脸色上,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看到他的脸色,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在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国家的忧患,往往容易亡国。这样以后,人们才会明白忧患可以使人生存,而安逸享乐使人死亡。
《孟子》三则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成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注】
①景春:人名,纵横家的信徒。②公孙衍:著名的说客。③张仪:纵横家。④熄:指战火熄灭,天下太平。⑤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古代男子到二十岁叫做成年,行加冠礼,父亲开导他。(6)广居、正位、大道:广居,仁也;正位,礼也;大道,义也。
【翻译】
景春说:“公孙衍和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平安无事。”孟子说:“这个怎么能够叫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举行加冠礼的时候,父亲给予训导;女子出嫁的时候,母亲给予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丈夫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为原则的,是妾妇之道。至于大丈夫,则应该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上,走着天下最光明的大道。得志的时候,便与老百姓一同前进;不得志的时候,便独自坚持自己的原则。富贵不能使我骄奢淫逸,贫贱不能使我改移节*,威武不能使我屈服意志。这样才叫做大丈夫!“
【赏析】
景春认为公孙衍、张仪能够左右诸侯,挑起国与国之间的战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是了不得的男子汉大丈夫.
孟子则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靠摇唇鼓舌、曲意顺从诸侯的意思往上爬,没有仁义道德的原则,因此,不过是小人、女人,奉行的是“委妇之道”,哪里谈得上是大丈夫呢?
孟子的说法含蓄而幽默,只是通过言“礼”来说明女子嫁时母亲的嘱咐,由此得出“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这里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古人认为,妻道如臣道。臣对于君,当然也应该顺从,但顺从的原则是以正义为标准,如果君行不义,臣就应该劝谏。妻子对丈夫也是这样,妻子固然应当)顺从丈夫,但是,夫君有过,妻也就当劝说补正。应该是“和而不同”。只有太监小老婆婢女之流,才是不问是非,以一味顺从为原则,实际上,也就是没有了任何原则。“妾妇之道”还不能一般*地理解为妇人之道,而实实在在就是“小老婆之道”。
孟子的挖苦是深刻而尖锐的,对公孙衍、张仪之流可以说是深恶痛绝了。遗憾的是,虽然孟子对这种“以顺为正”的妾妇之道已如此痛恨,但两千多年来,这样的“妾妇”却一直生生不已,层出不穷。时至今日,一夫一妻已受法律保护,“妾妇”难存,但“妾妇说”却未必不存,甚或还在大行其道哩。
孟子的办法是针锋相对地提出真正的大丈夫之道。这就是他那流传千古的名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怎样做到?那就得“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就还是回到儒学所一贯倡导的仁义礼智上去了。这样做了以后,再抱以“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的立身处世态度,也就是孔子所谓“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论语述而》)或孟子在另外的地方所说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尽心上》那就能够成为真正的堂堂正正的大丈夫了。
孟子关于“大丈夫”的这段名言,句句闪耀着思想和人格力量的光辉,在历史上曾鼓励了不少志士仁人,成为他们不畏*,坚持正义的座右铭。
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 想要的。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舍弃鱼 而选取熊掌。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道义 也是我所想要的。两样东西不能同时得到, 舍弃生命而选取道义。生命是我所想要的, 但我所想要的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 所以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情。死亡是我所厌 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比死亡更可怕的 事,所以有的祸患不躲避。如果人们所想 要的东西没有能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 是可以保全生命的方法有什么不可以用的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比死亡更 可怕的,那么凡是可以躲避祸患的手段有 什么不可以用的呢?按照这种方法做就可 以生存然而有人却不用,按照这种方法做 就可以躲避祸患然而有人却不去做。是因 为,所想要的东西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所厌恶的东西有比死亡更可怕的。不仅仅是 贤人有这种本性,每个人都有这种本性, 只不过贤人能够不丢弃罢了。
一碗饭,一碗汤,吃了就能活下去, 不吃就会饿死。可是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 别人吃,走在路上的人不肯接受;用脚踢 着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如果见 了高位厚禄不分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 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是 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熟识的走投无路的穷人感激我吗?先前有人宁肯死 也不愿接受一豆羹,现在有人为了住宅的 华丽却接受了不合礼仪的高位厚禄;先前 有人为了大义,宁肯死也不愿接受一箪食, 现在有人为了大小老婆的侍奉却接受了不 合礼仪的高位厚禄;先前有人为了大义, 宁肯死也不愿接受一箪食,现在有人为了 熟识的穷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不合礼仪的 高位厚禄。这种做法不也是可以停止不做 吗?如果这样做了,这就叫做丧失了他的天性。
(二)富贵不能淫
景春说:“公孙衍和张仪难道不是真正 的大丈夫吗?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 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平安无事。” 孟子说:“这怎么能够叫大丈夫呢?你 没有学过礼数吗?男子举行加冠礼的时候, 父亲给予训导;女子出嫁的时候,母亲给 予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 你丈夫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 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为原则的, 是妾妇之道。至于大丈夫,则应该住在天 下最宽广的住宅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上,走天下最光明的大道。得志的时候, 便与老百姓一同前进;不得志的时候,便独自坚持自己的原则。富贵不能使其骄奢 淫逸,贫贱不能使其性情改变,威武不能 使其屈服意志。这样才叫做大丈夫!”
(三)天降大任于斯人也
舜从田野之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工作 中被举用,胶鬲从贩卖鱼盐的工作中被举 用,管夷吾从刑徒被举用为相,孙叔敖从 海边被举用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市井中被 举用登上了相位。 所以,上天将要降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 一定要道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 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使 他受贫困之苦,使他做的事颠倒错乱,总 不如意,通过那些来使他的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 人经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困 苦,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这一 切表现到脸色上,抒发到言语中,然后才 会被人了解。在一个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 度的世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 没有敌对国家和外患,便经常导致灭亡。 这就可以说明,忧愁患害可以使人生存, 而安逸享乐使人萎靡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