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初一数学应用题?

每次看完题目之后,脑子终是一片空白。直到知道答案后才会知道这到题怎么做。我该怎么办?... 每次看完题目之后,脑子终是一片空白。
直到知道答案后才会知道这到题怎么做。
我该怎么办?
展开
匿名用户
2013-12-13
展开全部
  初中一年级学生刚刚进入少年期,机械记忆力较强,分析能力仍然较差。鉴此,要提高初一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效果,务必要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这是每一个初一数学老师值得认真探索的问题。

  笔者在应用题教学中采用以下分析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图解分析法

  这实际是一种模拟法,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和针对性,数学教学中运用得非常普遍。如工程问题、速度问题、调配问题等,多采用画图进行分析,通过图解,帮助学生理解题意,从而根据题目内容,设出未知数,列出方程解之。(例略)

  2.亲身体验法

  如讲逆水行船与顺水行船问题。有很多学生都没有坐过船,对顺水行船、逆水行船、水流的速度,学生难以弄清。为了让学生明白,我举骑自行车为例(因为大多数学生会骑自行车),学生有亲身体验,顺风骑车觉得很轻松,逆风骑车觉得很困难,这是风速的影响。并同时讲清,行船与骑车是一回事,所产生影响的不同因素一个是水流速,一个是风速。这样讲,学生就好理解。

  同时讲清:顺水行船的速度,等于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加上水流的速度;逆水行船的速度,等于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减去水流的速度。

  3.直观分析法

  如浓度问题,首先要讲清百分浓度的含义,同时讲清百分浓度的计算方法。

  其次重要的是上课前要准备几个杯子,称好一定重量的水,和好几小包盐进教室,以便讲例题用。

  如:一杯含盐15%的盐水200克,要使盐水含盐20%,应加盐多少呢?

  分析这个例题时,教师先当着学生的面配制15%的盐水200克(学生知道其中有盐30克),现要将15%的盐水200克配制成20%的盐水,老师要加入盐,但不知加入多少重量的盐,只知道盐的重量发生了变化。这样,就可以根据盐的重量变化列方程。含盐20%的盐水中,含盐的总重量减去原200克含盐15%的总重量,就等于后加的盐重量。

  即设应加盐为x克,则(200+x)×20%-200×15%=x

  解此方程,便得后加盐的重量。
匿名用户
2013-12-13
展开全部
我初一的时候也是,我现在初二了,可是有时候还是想这用小学的方法,可是这不是什么!因为自己对新的知识的解法不太适应,当然就会想起小学的方法啦。可是既然上了初中就应该用初中的办法来做!伱一定要熟悉课本,灵活变通,那样伱才会懂得用!反正一下子是不会很快适应的,慢慢来,可是要从慢道快哦·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3-12-13
展开全部
如果是行程问题的话画线段图;如果是图形题,先根据题意画图,并把已知条件标上.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