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吃鸡蛋比较好?有那些误区?

 我来答
寻医问药网
2020-09-17 · TA获得超过2834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4.9万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743万
展开全部
‍‍

鸡蛋是一种再平常不过的食物,这种食物虽然很普通,经常吃到,但是它的营养价值确实非常高,易被人体所吸收。但是吃鸡蛋也是需要注意的,不然很容易陷入以下三大常见误区,请大家认真阅读。

误区一:蛋壳颜色越深,营养价值越高

鸡蛋壳的颜色与营养价值的关系并不大,分析表明,鸡蛋的营养价值高低取决蛋的营养价值而言,其高低主要取决于饲料的营养结构与鸡的摄食情况,与蛋壳的颜色无多大关系。从感官上看,蛋清越浓稠,表明蛋白质含量越高,蛋白的品质越好。正常情况下,蛋黄颜色较深的鸡蛋营养稍好一些。

误区二:鸡蛋怎么吃营养都一样

鸡蛋吃法是多种多样的,有煮、蒸、炸、炒等。就鸡蛋营养的吸收和消化率来讲,煮、蒸蛋为100%,嫩炸为98%,炒蛋为97%,荷包蛋为92.5%,老炸为81.1%,生吃为30%~50%。由此看来,煮、蒸鸡蛋应是最佳的吃法。

误区三:鸡蛋与豆浆同食营养高

豆浆性味甘平,含植物蛋白、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很多营养成分,单独饮用有很好的滋补作用。豆浆中含有胰蛋白酶抑制物,能抑制人体蛋白酶的活性,影响蛋白质在人体内的消化和吸收,鸡蛋的蛋清里含有黏性蛋白,可以同豆浆中的胰蛋白酶结合,使蛋白质的分解受到阻碍,从而降低人体对蛋白质的吸收率。

‍‍
寂寥寻1177
2014-07-30 · 超过64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13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64.2万
展开全部
误区1:常吃会导致胆固醇偏高 不会,因为蛋黄中含有较丰富的卵磷脂,是一种强有力的乳化剂,能使胆固醇和脂肪颗粒变得细腻,顺利通过血管壁而被细胞充分利用,从而减少血液中的胆固醇。而且蛋黄中的卵磷脂被消化后还可释放胆碱,它可以提高脑功能,增强记忆力。 误区2:生吃更有营养 生吃鸡蛋不仅不卫生,易引起细菌感染,而且也不营养。因为生鸡蛋含有抗生物素蛋白,会影响食物中生物素的吸收,导致食欲不振、全身无力、肌肉疼痛等“生物素缺乏症”。另外,生鸡蛋内含有“抗胰蛋白酶”,会破坏人体的消化功能。至于那些经过孵化、但还没有孵出小鸡的“毛鸡蛋”,就更不卫生了。 误区3:产妇多吃鸡蛋好处多 怎么会呢?产妇分娩,体力消耗较大,消化吸收功能减弱,肝脏解毒功能也随之降低。大量食用鸡蛋反倒增加肝、肾的负担,引起消化不良。过多摄入还对人体毒害较大,会出现腹部胀闷、头晕目眩、四肢乏力、昏迷等症状。一般情况下,产妇每天吃3个左右的鸡蛋就足够了。 误区4:红壳蛋比白壳蛋营养价值高 不会。蛋壳颜色是蛋壳在生殖腔中形成的色素沉积而成。据实验证明,同等条件下喂养的鸡,产下的红壳蛋和白壳蛋所含营养成分完全一致。 误区5:茶叶蛋味美健康 不对。刚煮好的茶叶蛋味香,不假。但实际上,茶叶蛋含酸化物质,与鸡蛋的铁元素结合容易刺激胃肠,以至影响消化。 误区6:“功能鸡蛋”会更好 正确食法应该是缺什么吃什么。市面上富含锌、碘、硒、钙等各种“功能鸡蛋”的问世让世人看花了眼。事实上,并非所有的人都适合食功能鸡蛋。因为并不是每个人都缺功能鸡蛋中所含的营养素。因此,选择功能鸡蛋要有针对性。 聪明吃鸡蛋 鸡蛋的吃法可谓多种多样,就营养的吸收和消化率来讲,煮蛋为100%,炒蛋为97%,嫩炸为98%,老炸为81%,生吃为40%。由此看来,煮鸡蛋是最佳吃法。 吃法1:煮鸡蛋 关键在于掌握时间,一般8-10分钟为宜。煮的太生或太熟,都不利于蛋白质的吸收。 吃法2:摊鸡蛋 忌用大火。因为温度过高,鸡蛋中的蛋白质会破坏分解,尤其颜色深,炸得焦脆的鸡蛋,营养损失更厉害。但火太小也不行,时间相对长,水分会丢失掉。摊鸡蛋最好用中火。 吃法3:蒸蛋羹 鸡蛋羹是否能蒸好,主要取决于是否搅拌得好。搅拌时,应使空气均匀进入,且时间不能过长。气温在20℃以下,时间为5分钟;气温在20℃以上,时间应该再短些。搅匀后放入油盐,略搅后再放入蒸锅,蒸出鸡蛋会松软滑嫩。 吃法4:打蛋花 在汤滚之际加入几滴醋,蛋汁入水就成漂亮的蛋花了。 吃法5:炒鸡蛋 炒鸡蛋忌放味精。因为鸡蛋中本身含有谷氨酸和氯化钠,加温后这两种物质会生成新的物质,即谷氨酸钠,它为味精的主要成分。这样鸡蛋本身的鲜味就会被掩盖。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楚玉健康坊
2020-09-27 · TA获得超过5.1万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7万
采纳率:60%
帮助的人:1488万
展开全部

吃鸡蛋有什么误区?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