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古风歌词要注意一些什么常识?还有就是经常会用到什么词语?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古风歌曲填词教程
【踩点】
在古风歌曲填词中,踩点是很重要的第一个环节,虽说现在的古风歌曲大多是填现成曲或是写原创词,有些已经有人填过词的歌曲可以根据原词的格式与字数来写,但有些曲子是没有填过词找不到参照的,或是有的词作并不喜欢原词的格式想自己来找旋律填词(例:《百鬼夜行》与《山雨》,《月江西》与《春弄》),那就需要靠词作自己来听曲子,根据他想要的旋律找出每一句去掉要填几个词几个字,它的句式是怎样分的,整首歌下来要分为几段,这首词的大致格式是怎样,这就是踩点。
如何踩点呢?用《因缘劫》这首歌作为例子,如果这只是一首没有歌词的纯音乐,听着伴奏,先摸清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大体分为几段,做好这些准备之后就可以听着曲子,根据它的节奏去听它的句式与字数,那《因缘劫》的句式和字数就是这样的:
00:37
A1 4 4 7
4 4 8
7 6 13
7 7 11
B 5 5 11
5 5 9
5 5 11
5 5 9
02:31
A2 4 4 7
4 4 8
7 6 13
7 7 11
11
然后就可以根据这个来填词就容易的多,当然,有原词参照的曲子就可以跳过这一步。
【灵感】
古风歌曲填词的灵感一般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曲风,二是词作个人的思想。古风歌曲可以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豪放派曲子一般适合征战、帝王等剧情词,婉约派曲子可选填的故事题材就比较多,爱恨离愁是最常见的,但同时也能从《诗经》、唐诗宋词等文献中获取题材,也可以写历史人物,典故等。(例《大唐红颜赋》《采薇》《春弄》)。抒情词的灵感往往来源于一首诗词,一栋古建筑或是一个风景,一副画面。(例《思凡》《碧江涵秀》)
灵感是突发性的、稍纵易逝的,如何获得灵感呢?
(1)生活体验与积累
在古风词中,不管是剧情词还是抒情词都能加入词作对生活的感悟,生活的体验和积累是灵感的摇篮,就像辛弃疾的名句:“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2)心里状态和环境
灵感的产生往往都是在创作者没有特地准备下忽然迸发出来的,灵感的获得是一种被动的思维接受过程,而非主动所能获得的。很多优秀的艺术作品,都是创作者在无意识的心里状态下获得的灵感,比如像走路、上厕所、洗澡聊天、睡觉这些松弛的精神环境,是比较容易获得灵感的。当我们缺少灵感的时候,可以看一些古诗词的书籍,古诗词里的诗句和意境往往都能给我们一些创作灵感,当这些灵感在我们大脑中一闪而过的时候我们就要紧紧地抓住,并且把思想高度地集中在灵感的焦点,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想象力,进一步地使灵感得到扩大。
(3)学会思考和创造
思考是获得灵感的必经之路,我们在获得一定的灵感之后,哪怕只是几个词语或者句子,我们都要在此基础上思考它的发展和延伸,通过自己的想法来使自己获得的灵感得到发展和延伸,使这首词不脱离主线却也能丰富起来。其实,灵感是人皆有之的,只要认真地感受生活、思考生活,灵感随处可见。
【意境】
古风词很注重意境,意境不是虚幻的,意境是将自己想要表达的“情”与“景”通过艺术加工,融入自己的情感,然后交融,使意境达到完美的体现。
意境即是主观思想与可观事物的结合,同时它也是歌词的“灵魂”赖以生存的环境。一个好的作品,必须通过意境的营造,使作品的主题和中心思想得到最完整的体现。
意境是赋予诗、词作品形态美的重要因素,而“意”与“境”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的,“意”(情)因“境”(景)而获得形象,使其具象而有所触感;“境”(景)因“意”(情)而变得鲜活、生动,有血有肉。因此,词作的情感与情趣,是“造境”成败的根源所在,意高境远、意境浑融乃是诗词创作的最高境界。
在意境上,歌词写作既有似于是个创作,又不完全等同于是个创作。但古风词与诗词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写作古风词的时候只要能掌握住诗词的精髓那意境是很容易营造出的。
【节奏】
语言具有轻重、缓急的规律性。你对一首曲子有了灵感,找到点了,但是也不能不管它的节奏只当是填充般给它胡乱填上东西,每一字一句都是需要根据音乐的节奏来的,不然即使填出了一首很好的词,有一个很好的歌手,但是你的词跟不上节奏也是白费。古风词不比现代词,古风词和诗词一样是有平仄规律的,只要你的词符合曲子的节奏,你在填词过程中不去管它的平仄,当你写完后你会发现你的词是符合平仄的。词作在填词过程中也是需要听着曲子来填的,不能踩点结束后就把曲子丢一边,填的每一个词每一个句子都要根据曲子来,适当的哼唱来知道这节音调和自己的词是不是吻合,唱起来会不会奇怪会不会拗口,同时也要注意语言的流畅姓。语言流畅是歌词创作的最低标准,只有当语言节奏符合人们的口语习惯或者悦读习惯时,歌词语言才具有歌唱的基础。
【踩点】
在古风歌曲填词中,踩点是很重要的第一个环节,虽说现在的古风歌曲大多是填现成曲或是写原创词,有些已经有人填过词的歌曲可以根据原词的格式与字数来写,但有些曲子是没有填过词找不到参照的,或是有的词作并不喜欢原词的格式想自己来找旋律填词(例:《百鬼夜行》与《山雨》,《月江西》与《春弄》),那就需要靠词作自己来听曲子,根据他想要的旋律找出每一句去掉要填几个词几个字,它的句式是怎样分的,整首歌下来要分为几段,这首词的大致格式是怎样,这就是踩点。
如何踩点呢?用《因缘劫》这首歌作为例子,如果这只是一首没有歌词的纯音乐,听着伴奏,先摸清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大体分为几段,做好这些准备之后就可以听着曲子,根据它的节奏去听它的句式与字数,那《因缘劫》的句式和字数就是这样的:
00:37
A1 4 4 7
4 4 8
7 6 13
7 7 11
B 5 5 11
5 5 9
5 5 11
5 5 9
02:31
A2 4 4 7
4 4 8
7 6 13
7 7 11
11
然后就可以根据这个来填词就容易的多,当然,有原词参照的曲子就可以跳过这一步。
【灵感】
古风歌曲填词的灵感一般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曲风,二是词作个人的思想。古风歌曲可以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豪放派曲子一般适合征战、帝王等剧情词,婉约派曲子可选填的故事题材就比较多,爱恨离愁是最常见的,但同时也能从《诗经》、唐诗宋词等文献中获取题材,也可以写历史人物,典故等。(例《大唐红颜赋》《采薇》《春弄》)。抒情词的灵感往往来源于一首诗词,一栋古建筑或是一个风景,一副画面。(例《思凡》《碧江涵秀》)
灵感是突发性的、稍纵易逝的,如何获得灵感呢?
(1)生活体验与积累
在古风词中,不管是剧情词还是抒情词都能加入词作对生活的感悟,生活的体验和积累是灵感的摇篮,就像辛弃疾的名句:“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2)心里状态和环境
灵感的产生往往都是在创作者没有特地准备下忽然迸发出来的,灵感的获得是一种被动的思维接受过程,而非主动所能获得的。很多优秀的艺术作品,都是创作者在无意识的心里状态下获得的灵感,比如像走路、上厕所、洗澡聊天、睡觉这些松弛的精神环境,是比较容易获得灵感的。当我们缺少灵感的时候,可以看一些古诗词的书籍,古诗词里的诗句和意境往往都能给我们一些创作灵感,当这些灵感在我们大脑中一闪而过的时候我们就要紧紧地抓住,并且把思想高度地集中在灵感的焦点,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想象力,进一步地使灵感得到扩大。
(3)学会思考和创造
思考是获得灵感的必经之路,我们在获得一定的灵感之后,哪怕只是几个词语或者句子,我们都要在此基础上思考它的发展和延伸,通过自己的想法来使自己获得的灵感得到发展和延伸,使这首词不脱离主线却也能丰富起来。其实,灵感是人皆有之的,只要认真地感受生活、思考生活,灵感随处可见。
【意境】
古风词很注重意境,意境不是虚幻的,意境是将自己想要表达的“情”与“景”通过艺术加工,融入自己的情感,然后交融,使意境达到完美的体现。
意境即是主观思想与可观事物的结合,同时它也是歌词的“灵魂”赖以生存的环境。一个好的作品,必须通过意境的营造,使作品的主题和中心思想得到最完整的体现。
意境是赋予诗、词作品形态美的重要因素,而“意”与“境”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的,“意”(情)因“境”(景)而获得形象,使其具象而有所触感;“境”(景)因“意”(情)而变得鲜活、生动,有血有肉。因此,词作的情感与情趣,是“造境”成败的根源所在,意高境远、意境浑融乃是诗词创作的最高境界。
在意境上,歌词写作既有似于是个创作,又不完全等同于是个创作。但古风词与诗词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写作古风词的时候只要能掌握住诗词的精髓那意境是很容易营造出的。
【节奏】
语言具有轻重、缓急的规律性。你对一首曲子有了灵感,找到点了,但是也不能不管它的节奏只当是填充般给它胡乱填上东西,每一字一句都是需要根据音乐的节奏来的,不然即使填出了一首很好的词,有一个很好的歌手,但是你的词跟不上节奏也是白费。古风词不比现代词,古风词和诗词一样是有平仄规律的,只要你的词符合曲子的节奏,你在填词过程中不去管它的平仄,当你写完后你会发现你的词是符合平仄的。词作在填词过程中也是需要听着曲子来填的,不能踩点结束后就把曲子丢一边,填的每一个词每一个句子都要根据曲子来,适当的哼唱来知道这节音调和自己的词是不是吻合,唱起来会不会奇怪会不会拗口,同时也要注意语言的流畅姓。语言流畅是歌词创作的最低标准,只有当语言节奏符合人们的口语习惯或者悦读习惯时,歌词语言才具有歌唱的基础。
更多追问追答
追答
七律仄起首句押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七律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雨前:绿茶的一种,用谷雨前采摘的细嫩芽尖制成。
琵琶骨:肩胛骨。
重霄:指极高的天空。古代传说天有九重。也叫九重霄。(明 杨慎 《绛河》:“《道书》:天有九霄,赤霄、碧霄、青霄、玄霄、绛霄、黅霄、紫霄、练霄、缙霄也。”)
望楼:瞭望用的楼。
望日:天文学上指月亮圆的那一天,即农历每月十五日,有时是十六日或十七日。通常指农历每月十五日。
望月:望日的月亮。也叫满月。
纨:很细的丝织品。
纩:丝绵。
绮罗:有花纹或图案的丝织品。
缙:赤色的帛。
缦:没有花纹的丝织品。
缬:有花纹的丝织品。
黼(fǔ):〈古代〉礼服上绣的半黑半白的花纹。
黻(fú):〈古代〉礼服上绣的半青半黑的花纹。
未央:未尽。
彼岸:〈佛教〉认为有生有死的境界好比彼岸,超脱生死的境界(涅槃)好比彼岸。
神祇:‘神’指天神,‘祇’指地神,‘神祇’泛指神。
茑:落叶小乔木,茎略能爬蔓,叶子掌状分裂,略作心脏形,表面有柔毛,花带绿色,果实球形。成长在四川等地的深山中。
阿鼻地狱:〈佛教〉指犯了重罪的人死后灵魂受苦的地方。[阿鼻,梵avīci]
涅槃:〈佛教用语〉指所幻想的超脱生死的境界,也用做‘死’(指佛或僧人)的代称。[梵nirvāna]
何啻: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止。
玄月:夏历九月的别称。
玄英:冬天。
羲和:①传说时代执掌天文历法的官吏。 ②神话人物⑴为太阳驾车的神。 ⑵太阳的母亲。
望舒:①神话中为月亮驾车的神。 ②后用为月亮的代称。
清秋节:农历九月九日。
桃花流水:桃花盛开时正是春水上涨,俗称桃花水,即春汛。
瑶瑟:瑟的美称。
袂:衣袖。
浥露:(被)露水沾湿。
兰烬:香烛的余灰。
梅熟日:指春末夏初。此时多雨。
飐:风吹浪动。
荻花:芦花。
团荷:圆形的荷叶。
朱弦:琴弦的美称。
夜阑:夜深。
丁香空结:丁香花蕾称丁香结,喻愁思凝结。
胭脂泪:指雨湿红花。
参辰:二星名,又名参、商,一西一东,此出彼没,无法相遇。
流景:像水一样逝去的年华。
笋柱秋千:柱子做的秋千架。
牡丹时:牡丹开时,在春夏之交,此指春天。
三秋:阴历九月。
雪沫乳花:指茶水上的白泡。
春未老:即春未暮。
挼蓝:浸揉蓝草左染料。借指湛蓝色。
驿寄梅花:喻指书信。
鱼传尺素:指寄书信。
流霞:指美酒。
长沟流月:月光随流水消逝。
瑞脑:又称龙脑,是一种香料。
木犀花:即桂花。
漏声断:夜尽天明的时候。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