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话的童谣
太妹太,驮气卖
卖哪里,卖江西,
江西江,卖九江,
九江九,买笤帚
笤帚笤,卖粪瓢
粪瓢粪,卖拐棍
拐棍拐,卖牛奶,
牛奶牛,卖气球!
气球飞上天,把你的屁股搭两边! 滴滴伢-- 哪里来(雷)--
家(ga)婆(外婆)家(gae)看(kong)(放)牛雷(来)
几深草 ---尺五长
几深水(shu),拍(pae)满(men)塘
哪个烧火,滴舅娘
么丝脆(菜) ---鸭子王
咸(喊)呢淡-- 我莫尝
留待(tei)我好七(吃),家(ga)公(外公)娘
葛公葛婆,骑马过河,
过到官音,官音射箭
射到破片,破片蒙鼓,
蒙到老虎
老虎不在家
抓的就是他! 一百饼子一百粑
一肩挑到外母(岳母)嘎(家)
外母勤(向)我讨肉七(吃)
我勤外母讨马妈(老婆)
马妈到着千家岭
放一跨(挂)炮
黑(吓)得我上一跳
跳上天,做神仙
神仙说我好代(大)胆
我要搂(抠)神仙的屁股眼。 骑马骑马登登
一肩赶到乌称
乌称七(吃)碗面面
一肩赶到宿松县
县里七(吃)碗粑粑
一肩赶到嘎嘎(家)
嘎里喝碗茶
叫一声衙(父亲)
衙不应
拷(打)哈(一下)庆(古乐器)
庆不想
投(投诉)保长
保长不港哇(讲话)
打脱保长的哈爬 落耳(雨)落歇(雪)
告(叫)花子郭捏(打架)
王花子拉高(劝架)
拉一头包。 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
老虎不吃人
山上有敌人
敌人不做身(声)
山上有红军
红军开太(大)炮
黑滴敌人钻代(大)灶
灶滴(里)一条啥(蛇)
黑滴敌人往外爬
外头一只鸡
黑滴敌人尿腻溪 烟囱烟,气(去)为(那)边,
我搭桥
嗯(你)上天
---小时后,对天空的向往 天那天,莫起风
二十四滴接祖宗
二十五打豆腐
二十六剁年肉
二十七做粑七
二十八刹鸡刹鸭
二十九样样有
三十伢(夜)刚(讲)好话
初一初二不驮(挨)骂 张打铁,李打铁
打一把剪刀送姐姐
姐姐留我歇
我不歇,我要气(去)嘎(家)打呀(夜)铁
呀铁打到正月正
我要气嘎摇花灯
花灯摇到清明后
我要气嘎点王(黄)豆
王豆开花六(绿)豆芽
哥汉(锄)草,妹送茶
妹呀妹,你莫哭
我马(给)你搭个好花屋
妹呀妹,你莫惹(哭)
我马你勤(寻)个好婆家
堂前吃饭婆检碗
房里搜(梳)头郎插花
左一插,又一插
中刊(间)插朵马兰花
马兰花上一对蛾
一肩(一直)飞到二郎河
二郎河里姊妹多
丢脱松火(工作)光唱歌
企到(站着)里(的)唱,脚又酸
坐到里(的)唱,几(嘴)又干
倒一碗茶,茶又涩
倒一碗酒,酒又酸
挠威(多谢)隔壁奶奶
倒一碗开许(水)泡心肝
(这应该是一首流传最广、普及程度最高的宿松童谣,在宿松长大的孩子,不会这首的几乎不多吧。这首歌谣是古代宿松人男耕女织的生活写照,非常生动有趣,堪称宿松童谣里的经典啊!) 骑马骑马蹬蹬
一肩赶到乌池(注:原坝头乡的一个村,交通要冲)
乌池七(吃)碗面面
一肩赶到宿松县
县里七(吃)个粑
一肩赶到嘎(家)
嘎里喝碗茶
驮扁担气(去)打麻子衙(“爷”的方言读音,父亲的意思)
(此童谣现在家乡还经常有人唱起,
大抵在把小儿放在自己腿上蹬而逗小儿乐的时候
动作如下:
自己坐下,把小儿跨在自己双腿上
自己的双手牵着小儿的双手,做飞翔状
双腿有节奏地抖动,边抖边唱) 一粒谷,两头尖。
爷(ya)娘留我过千年
千年万年留不住
婆家(gae)打轿待(tei)大门前
爷哭三声牵上轿
娘哭三声锁轿门
哥哭三声抬轿走
嫂哭三声别人家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尚有哭嫁风俗)
满着月,来间家
走到学堂(学校)里叫一哥
哥说妹子雷(来)着嘎(家)
走到田里叫一声牙(父亲)
牙说乖儿雷着嘎
走在堂新(堂屋)叫一声娘
娘说娇儿雷着噶
走到房里叫一声嫂
嫂说冤家雷着噶。
你惹得(daili)我猫儿不吃食,
惹得我狗儿不看家!
惹得我桃树不结果
惹得我梨树不开花
罢罢罢,我去家
等你家猫儿好吃食,
等你家狗儿好看家! 等你家桃树好结果
等你家梨树好开花
(这首童谣反映的女儿回娘家时的情形,印证着旧社会家庭关系的状况。兄的关切、父的呵护、娘的疼爱、嫂的霸道、自己的无奈,寥寥数语一目了然。) 滴滴伢,哪里雷(来)?
嘎婆(外婆)家看(放)牛雷。
几深许(水)?
拍满塘。
几深草,
尺五长。
么丝菜?
鸭子(蛋)王(黄)。
寒(咸)呢淡?
我冇尝,留代(给)我好(注:四声)吃郭姑娘。
(这首童谣反映的是一个小孩子,冒着大水去外婆家放牛的情形。生活也很辛苦,在外婆家连鸭蛋黄也不能吃。这首歌谣也反映着宿松人的人情观念,就是外孙没有孙子亲!) 打伙铛铛,
七(抽)筒烟烟,
落(掉)脱拐棍爬笨(半)天,
噶(家)里看(养)个莲花狗,
打死姑娘不怕丑。
(这首歌谣应该有个典故,但我不是很明了,好像也不止这么长,只是我记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