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察克治是什么意思
“省察克治”是明代思想家王阳明提出的一套修身养性的方法,指每时每刻思考检查自己的思想言行是否符合道德要求。
省察是指通过反省检查自己;克治是指克服去掉自己的坏毛病
出自:《传习录》
原文:省察克治之功,则无时而可间。
释义:要经常反省检查自己,将私欲提炼出来,无论何时,不给私欲留一丝空间。
扩展资料:
王阳明的学术思想:
王阳明继承了程颢和陆九渊的心学传统,并在陆九渊的基础上进一步批判了朱熹的理学。《传习录》中的思想明显地表现了这些立场和观点。
“心即理”本来是陆九渊的命题,王阳明认为“至善是心之本体”,“心即理也,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他这样说是强调社会上的伦理规范之基础在于人心之至善。从这个原则出发,他对《大学》的解释与朱熹迥异。朱子认为《大学》之“格物致知”是要求学子通过认识外物最终明了人心之“全体大用”。
王阳明认为“格物”之“格”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知”是人心本有的,不是认识了外物才有的。这个知是“良知”。他说:“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
参考资料来源:
省察克治:通过反省检验以发现和找出自己思想与行为中的不良倾向,并及时对它们进行抑制和克服。
慎独自律:在无人知晓和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坚守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觉按道德要求行事,不因无人监督而姿意妄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