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表态:笔者是来辟谣的!即,庞统啥时候说过,放弃荆州夺取关中了?他的那句话是在劝刘备下定决心进川,根本不是说要放弃荆州。须知,荆州是三国势力的主战场,退出荆州,脱离主战场,这不是开玩笑吗?
还是先看庞统的那句话:荆州荒残,人物殚尽,东有吴孙,北有曹氏,鼎足之计,难以得志。今益州国富民强,户口百万,四部兵马,所出必具,宝货无求於外,今可权借以定大事。
备曰:今指与吾为水火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反,事乃可成耳。今以小故而失信义於天下者,吾所不取也。
其一:不要断章取义
庞统跟刘备的这番对话,是发生在刘璋邀请刘备进川时,刘备犹豫不决。有股子“小富即安”的劲头,生怕去了西川,再搞个鸡飞蛋打,连荆州都丢了。
因此庞统这才指出:荆州经过赤壁之战后,已经从刘表经营时的富庶,变得凋零了。人力物力支撑不起你刘备夺取天下的雄心(荆州荒残,人物殚尽)!
而且,孙权和曹操,再加上你,三家在这争夺。别忘了,曹操的根基在许都(北方),孙权的根基再江南,把荆州打烂了,曹操和孙权,都不怕。可你刘备呢?因此,这里不能当成事业发展的根基!啥也别说了,赶紧趁机多西川吧(东有吴孙,北有曹氏,鼎足之计,难以得志。今益州国富民强……)。
谁说庞统建议放弃荆州了?那完全是断章取义!就如诸葛亮在出师表里说“益州疲弊”是在说现状,而不是要放弃!
其二:倘若放弃荆州,全力夺关中是否可行?
根本不可行!因此这个问题的落脚点,是参考了诸葛亮北伐,尤其是第一次北伐时的震动,故而才有了这种判断,倘若把关羽等全部主力都摆在关中一带,那必会如何云云。
不过,是否考虑到了这一点,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是打了曹魏一个措手不及。曹魏当时根本没准备,因为“蜀之名将,唯羽一人,羽死军衰”,这是曹魏方的结论。而诸葛亮之前一直在干“萧何”的活儿,替守家,筹集粮草等(别被《三国演义》骗了)。
诸葛亮的军事才能还没有展现,都认为诸葛亮仅仅是个丞相之才,打仗这种事他不行,因此曹魏方许多认识诸葛亮的人,都纷纷写信劝诸葛亮投降吧。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诸葛亮突然小宇宙爆发,军事才能展现出来,再加上曹魏根本没准备,这才震动关中,逼得曹叡都跑到长安坐镇。
可除了这第一次北伐声势浩大外,其余几次呢?第二次曹魏有了准备,在陈仓,一个郝昭就把诸葛亮给挡住了。接下来的几次也都是苦战,最多是小胜,可一旦曹魏坚守不战,诸葛亮就没辙了,因为粮草供给是软肋!
这种情况下放弃荆州,全力搞关中?这不是一厢情愿是啥?庞统很正常的一句话,不必过分解读。更不要“断章取义”!我们再牛也是一群“键盘侠”,如何跟人家诸葛亮、刘备和庞统这些人物相比?
我们知道,在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的时候,刘备三请诸葛亮出山。神人诸葛亮在与刘备推心置腹的交谈中,为其作出重要的战略选择:那就是著名的《隆中对》。其中,《隆中对》的提出,积极参照了当时天下各诸侯集团的实力和地盘,以及刘备的现实情况,为其做出的一个战略构想。
总的来说,就是三分天下,让刘备先拿下荆州,再图益州和汉中。以这威些地盘为根据地,当天下发生大乱时,积极向河洛、关中等用兵,直取天下。这个目标的实现,第一步拿下荆州,第二步拿下益州和汉中,第三步巩固好这些控制的地盘,厉兵秣马,等曹魏和东吴大乱,就可以取得天下。
但是,另一位重要的谋臣庞统却不这么认为。在《九州春秋》中,曾记载了庞统的战略构想。第一步放弃荆州,原因“荆州荒残,人物殚尽,东有吴孙,北有曹氏,鼎足之计,难以得志。”第二步,将荆州作为筹码,积极与东吴进行谈判,以赠荆州换取东吴对北伐曹魏的真心支持,这样蜀汉的主力部队在刘备领导下,积极北上争夺雍、凉和关中。
庞统与诸葛亮的策略不一样,但是更具有可行性,如果刘备积极支持庞统的意见,以其夺取汉中之后的强大军力,让关羽、张飞、赵云、黄忠、马超、魏延等大将,率领近10多万的胜利之师,一举出祁山占领雍、凉、乃至关中之地,唾手可得。关中之地,千里形盛,易守难攻,可创帝王伟业。只要孙刘联手,孙权以荆州和东吴之兵,积极杀向襄阳,纵使曹魏有人有将,也是没有办法招架的。但是,刘备没有支持庞统的想法,最终导致了发展受限。
如果刘备放弃荆州,进军关中,蜀汉还是不能完成统一三国的大业的。因为蜀汉后期的情形本来就是失去荆州单线作战,主动放弃荆州唯一不同的是可能兵力和将帅力量更雄厚些。庞统是劝刘备不要坐守荆州,建议他主动攻取西川,并没有劝刘备放弃荆州,刘备实际上也正是按照庞统的战略行事的。
诸葛亮的隆中对是等到曹营出现大的事变时,趁机荆州关中两路进兵图取中原,这其实是刘备集团完成统一大业最好的规划,很多人认为荆州是四战之地,孙权一直视为囊中之物,即便关羽没有攻打襄樊,也不可能长久守住荆州,这种说法并不正确,因为东吴攻取荆州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关羽之所以失去荆州,最重要的问题是外交和政治上的失误,其次才是军事上的骄傲轻敌。
孙权作为东吴之主曾经主动和关羽联姻,为太子孙东登迎娶关羽的女儿,足见东吴对孙刘联盟还是有诚意的,关羽不仅不同意,还辱骂孙权使者,既然已经得罪了孙权,荆州城内的守将还被关羽斥责,在这种情况下,关羽还在陆逊的吹捧下掉以轻心,对东吴放松防备,这才是荆州落入东吴之手最重要的原因,如果不是这些原因,东吴想要夺取荆州几乎没什么太大的胜算。
蜀汉后期,单线作战的弊端已经充分显示,自古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在险峻的蜀道运送大量的军用物资,就算关张还在,也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从西川攻取中原的粮草供给问题,这也是诸葛亮为什么要兵发两路的重要原因,蜀汉后期的失败,最主要是败于后勤供应,其次才是人们常说的蜀汉无大将。
九州春秋中记载庞统对刘备的建议中提到荆州“人物殚尽”难以鼎足,主要是针对刘备碍于同宗的面子,对攻伐西川刘璋的计划心怀犹豫,庞统的意思是荆州长年战乱,四战之地,人员物资损失的很严重,如果只依靠荆州,很难以和曹操抗衡,必须攻打西川,图取汉中,进伐中原,这和诸葛亮的先取荆州后取西川实际上并不矛盾,所以庞统的建议攻取西川并不是要放弃荆州,他从来没有提到放弃荆州这样的建议。
刘备还未入川的时候,庞统就曾进言:“荆州荒残,人物殚尽,东有吴孙,北有曹氏,鼎足之计,难以得志。今益州国富民强,户口百万,四部兵马,所出必具,宝货无求于外,今可权借以定大事。”又说:“权变之时,固非一道所能定也。”
庞统在此时对荆州的评价有两点,一是收益太小,经历了连年战火,“人物殚尽”,已没有什么资源,二是付出太大,两面临敌,如要出兵北伐会有被偷袭的危险。他没有直接建议放弃荆州,但至少是说荆州不能再作为己方的战略要地。
可惜庞统死得太早,如果他的战略构想能实现,还真是留给后人无限的遐想空间。
《隆中对》当然是很有道理的,但是其中所说的荆州种种有利之处,是建立在当时荆州比较稳定的环境和刘备能够占领荆州全境的基础之上的,然而这些基础条件在后来魏蜀吴分治荆州以后都不复存在了。在只能保有西边小块地盘的情况下,交通便利不只是有利于己方出兵,也会有利于对方来进攻。另一方面,襄樊一带本来是北伐的出师之地,现在反而变成了需要首先攻克的难关,还谈何北伐的方便?
所以这时候相对于《隆中对》里双管齐下的战略,把力量集中于一点或许更有效果,就是俗称的“攥紧拳头”。关于这种可能性,法正在劝刘备进取汉中的时候说过:“克之(镇守汉中的夏侯渊)之日,广农积谷,观衅伺隙,上可以倾覆寇敌,尊奖王室,中可以蚕食雍、凉,广拓境土,下可以固守要害,为持久之计。”说到“倾覆寇敌,尊奖王室”的时候,法正就没有提及荆州。
同样可惜的是,刘备拿下汉中之后,次年,法正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