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首次发现银河系外行星,体积类似土星,科学家是如何寻找系外行星的?
如今,关于发现太阳系外行星的消息不绝于耳,甚至发现太阳系外宜居行星的消息也不时传来,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那么,距离遥远且自身并不发光的系外行星,是如何被地球上的人类发现的呢?
我们一般人最可能想到的方法,就是用望远镜直接“看见”系外行星。
但是,和恒星相比,行星实在是太黯淡了。一般来说,行星在可见光波段的光度只相当于其母恒星的百万分之一,甚至更少,而且行星的光亮通常都会消失在恒星耀眼的辉光中。利用现阶段的观测工具,很难直接获得行星的可见光影像。不过,这并不是说,这样的方法完全不可行。挡住母恒星的光亮,直接拍摄到行星的图像,人类确实用这样的方法也发现了一些系外行星。
不过要说明,这样的所谓“看到”,也不是在可见光的范围内,而是在红外波段拍摄的。再一点,这样“看到”的系外行星,都是个头很大而且远离母恒星的“超级木星”。因为在红外波段,这些高温行星辐射出比在光学波段多得多的辐射,因此获得它们红外波段的图像相对容易。
虽然这是最直接也最可信的方法——眼见为实,连“艳照”都拍下来了,还错得了?——不过,这样发现系外行星受到很多局限,成果也并不多。
据了解,目前科学家搜寻系外行星的方法主要有7种,包括天体测量学、利用狭义相对论、脉冲星计时法、直接观察法、重力微透镜法、径向速度法、行星凌日法。不过这些方法各有利弊,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使用,目前为止使用最广泛且最具成效的方法是径向速度法。
虽然方法各不相同,但原理都大同小异。系外行星不发光且距离地球太远,用天文望远镜几乎观察不到。但系外行星的存在会对其所环绕的恒星产生某些影响,科学家们通过观察恒星的光芒及运动等微小变化,就可以确定系外行星的存在。
这些观测数据包括:恒星在天空中运行轨迹的变化、恒星的亮度因行星运动而发生的变化、恒星的二级光变曲线、恒星受行星引力拖曳而产生的多普勒频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