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最大的差别是认知

 我来答
情感解说家17
2022-06-14 · TA获得超过7119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7764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372万
展开全部
一般我们认为,人和人的差别有很多,是血缘,身份,地域,权力,财富,甚至是运气等等。但是傅盛斩钉截铁地说,这个时代,人和人之间唯一的差别就是认知,其他的差别都不重要。

比如,史玉柱在最惨的时候,欠了一屁股债,什么都没有了。后来他靠一个脑白金,重新崛起,为啥?因为他在整个营销上的认知水平,领先了一个时代。虽然他失去所有的财富,甚至所有的队伍,但就凭他对营销的理解,也是那个时代无人可望其项背的,他随时可翻身。

反过来说,就算你现在财大气粗,一个投资失误,也会让你所有的存量毁于一旦。所以,过去那种——我拥有什么,只要谨慎就会持续拥有,始终占据这个优势——这个假设越来越不成立了。

认知是什么?很多人认为认知就是知识,认知升级就是知识和信息在大脑的囤积。其实,知识只是认知的一部分,知识的作用是很有限的。

吴伯凡老师认为:

认知升级的途径有哪些呢?傅盛提出了三种途径:

第一,永远保持否定自己的状态,知道自己不知道。

这一条,看起来很鸡汤,但其实做起来极难。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是孤立生存的,我们时刻生存在人际关系的环境中,维护自己的脸面,捍卫自己的权威,是我们的本能。如果单摆浮搁,我们当然能认识到自己要进步,但处在众人的网络之中时,你还能坚持这一点吗?

第二,永远不停留在知道,重要的是把知道变成行动。

“知行合一”常常被肤浅地解释为所知与所行的统一。事实上,正如王阳明所反复强调的,行不是知的简单延伸和执行,而是知的必不可少的部分。“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行”才是认知客观化最有效的方法。清单式复述只能将认知大致客观化,大致让“己之所知”的真实情形被评估、被改进。大量隐性的、默会的认知是无法通过这种方法被客观化的。

相反,践行与练习(王阳明所说的“事上练”)不仅能将显性和隐性、可言说与不可言说的认知客体化、可感化,而且以最直观的方式改进。

作为对认知的客观化,“行”可以有效让认知远离舒适区,大大压缩人在无意识运行的种种“舒适策略”。

第三,永远和比你知道得多的人在一起。

腾讯的总裁刘炽平说过,现在的互联网有点像武侠小说了。在武侠小说里,一群人打不过一个武功高的。现实中当然是不可能的了,但是在现在的互联网商业竞争中,还真就是这样。

你堆再多的人,不如来一个认知出众的人。本质上,就是这个人在这个点上的认知体系,超越了一个庞大的队伍。

领导力的核心不是所谓的高情商,而是在大格局下构建对整个行业的认知体系,用大趋势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聪明的决策。

大公司里,可能因为层级太多,好的、真正核心的认知你接触不到。小的创业公司里,你虽然可能更有机会独当一面,但是老板的认知水平也可能不高。

所以职场里的人,赚到的不是钱,而是认知。至于那些赚大钱的人,多数情况下,都是认知提高的结果,这是要长时间之后才能兑换的东西。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