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烦恼和痛苦是怎么来的?又是怎么没的?

 我来答
爱情调味剂17
2022-08-23 · TA获得超过6474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75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83万
展开全部


长期以来,一直有个想当然的看法:

只要是心智健全的人,就避免不了烦恼与痛苦。

比如说,刚出生的婴儿和精神失常的疯子就(有可能)没有烦恼与痛苦。原因很简单,二者皆非正常人,而且欲望都是最低的。只要满足了正常的生理需要,就不会产生“烦恼”和“痛苦”这样奢侈的 情感 。

烦恼与痛苦的根源在于欲望,欲望既不可消除,烦苦便如影随形。

进入21世纪后, 科技 迅猛发展,“现代化”得以实现,“城市化”加剧,“全球化”成为趋势。这一切固然让人类在某种程度上摆脱了对传统自然资源的依赖,增强了“人定胜天”的自信与豪情。但与此同时,人们也逐渐“体制化”和“工具化”了。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愈加密切,黏性,每个人都要依赖其他人的专业技能才能生存。个人力量减弱了,但面对的事情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复杂了。每个人都是这个硕大无朋的系统和网络中的小小一分子,每天想做的极多,能做的极少,岂能不应接不暇,甚至焦头烂额?

当眼花缭乱的东西勾起了无穷的欲望,又无法如愿获得的时候,烦恼怎么会少?



在佛教的理论体系里,宇宙有三个基本现实:

一切事物都会不断改变(诸行无常),一切事物都没有永恒的本质(诸法无我),没有什么能永远令人满意(诸漏皆苦)。

佛教概括了人生有八苦:

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五取蕴,求不得。

很多人认为,“求不得”,乃是众苦之源。因为有所求,有欲念,所以才会爱恨,有爱恨才会有生老病死,等等。

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先圣大哲,前赴后继地 探索 自然万物和人的身心之理,终究无法找到永不改变的东西、永恒固定的本质,更无法得到永远的满足。

所以,庄子才感叹:“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人生是有限的,但知识是无限的,用有限的人生追求无限的知识,是必然失败的。无论多么努力,永远都有凭个人的力量达不到的东西,又何必苛求。

可惜,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如庄子这样豁达和通透。我们之所以会感到痛苦,常常就是因为无法体会到这一点,总觉得在某个地方会有永恒的本质,而只要自己能找到,就能永远心满意足。越是放不下这个执念,最后找不到的时候也就越失望、越痛苦。

正所谓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写出“简史三部曲”(《人类简史》《未来简史》《今日简史》)的作者,著名的以色列 历史 学家尤瓦尔·赫拉利也曾经有过和我们大多数人同样的经历:

“我在青少年时期有许多烦恼,心静不下来,觉得整个世界莫名其妙,对于人生的种种大问题也都找不到答案。特别是我不明白为什么有诸多苦痛充斥着整个世界,充斥着我的生活,也不知道自己对此可以做些什么。”

后来是怎么解决的呢?

在牛津大学读博士时,他碰到了好朋友罗恩。后者建议他试试放下书本几天,也别动脑子做什么讨论,而是去上个内观(Vipassana,古印度巴利文,意为“内省”) 禅修课程。


一开始赫拉利拒绝了,但在好朋友一年的循循善诱下,终于在2000年4月参加了为期10天的内观禅修。并且得以遇见对自己一生影响极大的葛印卡(S.N.Goenka) 老师。

葛印卡老师是这样做的:

他指导学生盘腿坐下闭上眼睛,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气息如何进出鼻孔:

“什么都别做,别去控制呼吸,也不要想用什么特殊的方式呼吸。只要观察现在的状况,不管状况如何。吸气的时候,你只是意识到,这股气进来了;呼气的时候,你只是意识到,这股气出去了。而等你不再专注,思绪开始在回忆和幻想中游荡的时候,你只是意识到:

现在我的思绪不在呼吸上了。”

赫拉利觉得这是别人跟他说过的最重要的一件事。他从观察自己呼吸所学到的第一件事是:

虽然我读了那么多书,在大学上了那么多课,但我对自己的心智几乎一无所知,而且根本没什么办法控制心智。无论我怎么努力,还是会想到别的事情,专心观察气息如何进出鼻孔的时间怎样也撑不过10秒。多年来我一直以为自己就是我人生的主宰,是我个人品牌的首席执行官,但禅修不过短短几小时,就足以证明我对自己几乎没有任何控制的能力。我非但不是首席执行官,就连当个看门的也不太够格。虽然我只是站在自己身体的大门(鼻孔)旁,观察一下有什么进来、有什么出去,但没一会儿我就擅离职守了。

随着课程进行下去,除了要观察自己的呼吸,还要观察整个身体的感觉。 内观技巧背后的道理,是认为心智的流动与身体的感觉密切相关。我和这个世界之间隔着的是身体的感觉。我真正反应的对象不是外界事件,而是自己身体的感觉。 某种感觉不愉快,我的反应就是“厌恶”;某种感觉愉快,我的反应就是“想要更多”。即使我们以为自己的反应针对的是别人做的某件事或是遥远的童年记忆,事实上我们做出的反应也是自己最直接的身体感觉。

经过这10天,赫拉利学到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是, 各种痛苦最深层的来源,就在于自己的心智。如果有什么是我想得却不可得的,心智的反应就是产生痛苦。痛苦并非外部世界的客观情形,而是自己心智产生的心理反应。 了解这一点就是跨出了第一步,让人不再产生痛苦……

赫拉利所说的这一些,其实与王阳明的“心学”的基本思想和修炼的方法有不少共通之处。


王阳明主张“心外无物”,让人们多“向内求”。你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你脑子里的全部,就构成了你的全部世界。除此以外,对你来说,不存在另外一个什么世界。或者是说,另外一个所谓的客观世界对你来说不存在任何意义。

和“内观禅修”一样,王阳明提倡“内省”,就是做减法,减少欲望,减少各种梏桎对内心的束缚,拂除各种灰尘对内心的蒙蔽,回归“本真”。

“内省”的主要方法就是“冥思”和“打坐”,就是寻找自己的潜意识、寻找自己的内心,“聆听内心的声音”,弄清楚自己的真正想要的是什么,真正生活的目的、生命的目的。

王阳明是打通儒释道三家的圣人,他的一些思想其实与佛教渊源很深。在“反求诸已”和“寻找初心”上,有极为深切的现实意义。

在很多的时候,我们就是因为被一些表面的东西蒙蔽了双眼、内心,被一些可有可无的欲望充斥了大脑,忘记了自己究竟想要什么,想得到什么。所以才产生了无数的烦恼与痛苦。

因此,从本质上来讲, 一个人烦恼的根源就在于有欲望,无度量,所以才有“无欲则刚,有容乃大”的说法。但欲望不可能消除,人也不可能真正全无烦恼。最佳的方式不是让这烦恼快点“过去”,或者非得寻求一种什么“消解”的办法,而是专注于这个过程,力求从中获得感悟和教益,毕竟人生就是一场修行,无论什么样的经历都是自我锻造的组成部分。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