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套房有贷款可以再贷款买房吗

 我来答
借贷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金果6333
2019-06-12 · TA获得超过116万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59
采纳率:97%
帮助的人:10.4万
展开全部

第一套房子贷款没还清,可以再次贷款买第二套房,但是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都会上浮。

2015年3月,央行、住建部、银监会联合下发通知:对拥有一套住房且相应购房贷款未结清的居民家庭,为改善居住条件再次申请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购买普通自住房。

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不低于40%。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通知:个人将购买两年以上(含两年)的普通住房对外销售的,免征营业税,自15年3月31日起执行。

贷款条件

1) 借款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2) 具有本市城镇正式户口或有效居留身份;

3) 具有稳定的经济收入,信用良好,有偿还贷款本息的能力;

4) 借款前正常缴存住房公积金且连续交足半年以上;

5) 能提供购买自住住房的有效合同或协议;

6) 借款人和购房合同中的购房人必须一致,购买共有产权的(除配偶外)共有人必须出具同意住房抵押的书面承诺;

7) 具有不低于购买自住住房价值30%以上(二手房40%以上)的自有资金;

8) 借款人同意办理住房抵押和保险;

9) 购买商品住房的,应由开发商提供阶段性担保并报备相关资信材料;

10) 借款人同意在贷款承办银行开立个人帐户,并同意由贷款承办银行每月直接从该帐户划收贷款本息。

扩展资料:

银行认定为二套房的七种情况

1父母名下有住房,以未成年子女名义再购房

详解:根据新的政策,家庭成员包括借款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即未成年子女也是被划为家庭范畴的。所以以未成年子女的名义申请贷款购房时,就会按照二套房政策执行。

2未成年时名下有房产,成年后再贷款购房

详解:根据目前银行"认贷又认房",如果不出售现有房产的情况下,再贷款购房是属于二套房的,将按照二套房的政策执行。如果按过去政策,未成年时的房产只要没贷款,再申请房贷不算二套。

3个人名下有全款购买的住房,再贷款购房

详解:过去只"认贷",这种情况不算二套房,但现在加了"认房",虽然没有贷过款,但只要是在房屋产权交易系统中能够查到名下有房产,在不卖掉且申请贷款的情况下,也会被认定为二套房。

4个人名下有贷款购买住房,结清出售后再贷款购房

详解:目前银行对二套房认定是"认房又认贷",也就是说虽然贷款买的房产出售以后,家庭名下已没有任何住房,但因为其之前有贷款记录,再申请房贷也会被算做二套房。

5首次购房使用商业贷款,再次购房使用公积金贷款

详解:目前公积金贷款政策也比较严格,只要借款人有过房贷记录,不论房贷是否结清、房产是否出售,即便从未使用过公积金贷款,首次申请公积金贷款也会被算做二套房。

6婚前一方曾贷款购房,婚后以另一方名义申请贷款购房,但两人户口没有在一起

详解:夫妻双方结婚后虽然户口没有落在一起,但在民政局有过结婚登记。现在,银行在批贷时除要求借款人提供户口本外,还会要求借款人提供婚姻状况证明,而结了婚的夫妻是不能提供单身证明的,所以另一方再购房时也会被算作第二套房。

7婚后双方共同贷款购房,离异后一方再申请贷款购房

详解:只要央行的征信系统中能够查到房贷记录,那么即便离异后房产判给一方,另一方再贷款购房时也会被认定为二套房。这使得很多试图通过"假离婚"来规避二套房新政的想法也付之东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二套房贷政策

股城网客服
2023-01-09 · 专注科普财经基础知识
股城网客服
向TA提问
展开全部

第一套房子贷款没还清,可以再次贷款买第二套房,但是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都会上浮。

2015年3月,央行、住建部、银监会联合下发通知:对拥有一套住房且相应购房贷款未结清的居民家庭,为改善居住条件再次申请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购买普通自住房。

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不低于40%。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通知:个人将购买两年以上(含两年)的普通住房对外销售的,免征营业税,自15年3月31日起执行。

贷款条件

1) 借款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2) 具有本市城镇正式户口或有效居留身份;

3) 具有稳定的经济收入,信用良好,有偿还贷款本息的能力;

4) 借款前正常缴存住房公积金且连续交足半年以上;

5) 能提供购买自住住房的有效合同或协议;

6) 借款人和购房合同中的购房人必须一致,购买共有产权的(除配偶外)共有人必须出具同意住房抵押的书面承诺;

7) 具有不低于购买自住住房价值30%以上(二手房40%以上)的自有资金;

8) 借款人同意办理住房抵押和保险;

9) 购买商品住房的,应由开发商提供阶段性担保并报备相关资信材料;

10) 借款人同意在贷款承办银行开立个人帐户,并同意由贷款承办银行每月直接从该帐户划收贷款本息。

扩展资料:

银行认定为二套房的七种情况

1父母名下有住房,以未成年子女名义再购房

详解:根据新的政策,家庭成员包括借款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即未成年子女也是被划为家庭范畴的。所以以未成年子女的名义申请贷款购房时,就会按照二套房政策执行。

2未成年时名下有房产,成年后再贷款购房

详解:根据目前银行"认贷又认房",如果不出售现有房产的情况下,再贷款购房是属于二套房的,将按照二套房的政策执行。如果按过去政策,未成年时的房产只要没贷款,再申请房贷不算二套。

3个人名下有全款购买的住房,再贷款购房

详解:过去只"认贷",这种情况不算二套房,但现在加了"认房",虽然没有贷过款,但只要是在房屋产权交易系统中能够查到名下有房产,在不卖掉且申请贷款的情况下,也会被认定为二套房。

4个人名下有贷款购买住房,结清出售后再贷款购房

详解:目前银行对二套房认定是"认房又认贷",也就是说虽然贷款买的房产出售以后,家庭名下已没有任何住房,但因为其之前有贷款记录,再申请房贷也会被算做二套房。

5首次购房使用商业贷款,再次购房使用公积金贷款

详解:目前公积金贷款政策也比较严格,只要借款人有过房贷记录,不论房贷是否结清、房产是否出售,即便从未使用过公积金贷款,首次申请公积金贷款也会被算做二套房。

6婚前一方曾贷款购房,婚后以另一方名义申请贷款购房,但两人户口没有在一起

详解:夫妻双方结婚后虽然户口没有落在一起,但在民政局有过结婚登记。现在,银行在批贷时除要求借款人提供户口本外,还会要求借款人提供婚姻状况证明,而结了婚的夫妻是不能提供单身证明的,所以另一方再购房时也会被算作第二套房。

7婚后双方共同贷款购房,离异后一方再申请贷款购房

详解:只要央行的征信系统中能够查到房贷记录,那么即便离异后房产判给一方,另一方再贷款购房时也会被认定为二套房。这使得很多试图通过"假离婚"来规避二套房新政的想法也付之东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二套房贷政策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徭念云rh
推荐于2017-11-22 · TA获得超过4948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306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290万
展开全部
  我国最新的二套房贷款政策主要包括了:对于哪些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家庭,在首付的时候,首付是不能低于70%的。而且贷款利率不能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我国的人行根据分支机构的当地人政府新建的住房价格控制目标还有政策的要求,国家也会统一信贷政策,提高了第二套房按揭贷款的首付比例和利率。
  而第二套房的认定是有下面几种情形:
  1.借款人在首次申请利用了贷款购买住房,如果在房屋所在地的房屋登记系统上面查询到这个家庭已经有了一套或者一套以上的住房的,都是属于二套房。
  2.如果借款人已经利用过贷款购买一套或者一套以上的住房的话,现在又申请了了一套以上的住房,就是属于二套房。
  3.借款人已经通过查询了征信记录,而且通过了面测还有面谈以后等等各种方式来调查,确信了借款人家庭已经有一套或者以上的住房的,都是属于二套房。
  以上的这些,就是对于二套房的认定还有二套房的相关的标准政策以及详细介绍。因为现在的房价在不断上涨,所以国家在不断出台各项政策,一方面,抑制了购房的需求,也让第二套房按揭贷款政策越来越严格。如果想要贷款购买房子的话,可以让当事人先看看是不是属于二套房的情形。如果是第二套房的话,首付是不能低于七成的,而且利率也会有一定的上浮基础。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招商银行
2018-06-26 · 办卡开户、财富管理、贷款咨询
招商银行
招商银行成立于1987年,目前已发展成为了资本净额超过3600亿、资产总额超过4.7万亿、全国设有超过1200家网点、员工超过7万人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并跻身全球前100家大银行之列。
向TA提问
展开全部
  若通过招行办理住房贷款,符合条件可以尝试申请,(含一手楼和二手楼)/ 首付比例规定如下:
  1.首套房,比例最低30%,即贷款金额最高不超过所购房产价值的70%(不实施“限购”的城市调整为不低于25%)
  2.二套房,比例最低40%,即贷款金额最高不超过所购房产价值的60%。
  具体您的可贷金额需您提交相关资料,网点审核之后才能确定,您可以直接与当地网点个贷部门联系咨询。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绿擦沃E
2016-04-29 · TA获得超过542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390
采纳率:33%
帮助的人:341万
展开全部
你在拿第二套房做抵押贷款
追答
先卖掉第一套房,拿的钱了可以在买房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5)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