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孩子学不好数学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家的孩子能十项全能,语数英综合门门满分,但实际上每个班级除了极少数的个别孩子能做到各科平衡,科科拨尖之外,更多的孩子只能是缺腿的,比如有的是英语不行,有的是语文不行,有的是数学不行。所以说部分孩子说不好数学很常见,为什么学不好呢?这里我作一些个人的一些分析。
一跟家庭教育有关系,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影响特别大。如果在家里父母喜欢的东西,父母擅长的东西会不知不觉的影响到孩子,特别是如果家长从小有意识的培养孩子,兴趣是可以培养的,那这个孩子以后就会很喜欢钻研这个东西。比如有些家长从小培养小孩学钢琴,画画,或者跳舞,那小孩子成长过程中也是喜欢这些,他就会花时间去钻研,有钻研才会得到提升。数学也是一样,如果家长从小引导小孩这方面的兴趣,那小孩也会喜欢这个。
二 家庭教育最怕就是反而影响,比如家长在孩子面前总是体现一种对数学的厌恶。比如孩子请教家长数学问题,家长流露出厌恶的情绪,或者对小孩没有鼓励,那久而久之小孩就会觉得数学难学,最后破罐破摔。
三 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偏科,学生要学那么多的科目,时间又是一定的,所以很多学生难以做到平衡。有些在英语上花的时间多了,那么相应的就会在别的科目上减少时间。那数学的又是较难的一个科目,各类知识点纵横交叉比较伤脑,如果花的时间不够就很难学好了。
四 学生在数学出现掉队的时候,老师没有及时指导,其它科目分数高,比较有成就感,那自然就更喜欢,数学伤脑筋分数又低自然就俞加不喜欢花时间去学习,老师和家长没有及时纠正过来,那这部分孩子就会越来越学不好数学了。
数学是个高度抽象的学科,比如说苹果,在象形文字里它是有着具体的形状和指向,很容易明白;而数学则不同,什么叫三角函数,什么叫微积分,很难在人的脑海里形成具象的画面。
对于很多学生来讲,如果没有经过有效的学习,很难在短期内掌握复杂的概念。再加上标准化教学产生的弊端:每个学生都按照同一套模板学习,学习进度需要保持一致,时间一到不管学生掌握与否,直接就进入下个阶段的学习。好比一个高楼大厦在刚建楼的时候地基没有打好,就不断的往上面砌砖,刚开始时并不会发现异样,但是很快砖头与砖头之间的缝隙越来越大,大到支撑不起来整个大厦,然后轰然倒下。
再加上周围环境的影响,人们不断的被心理暗示:你如果这个阶段学不到,那么你这辈子就不可能学好这个科目了;这个科目真的很难,我们班没有一个人可以学得好……当一个学生逐渐被人灌输了这些观念之后,他对于学习的自信心就会丧失,想要放弃。根据自证预言,人们会做出能证明他是对的行为。造成的结果是,这些孩子越来越差,自信越来越少,直到他开始认命,相信自己没办法学好。
综上所述,其实一个孩子的数学学不好,可能会有很多原因造成,比如说数学本身就是个高度抽象的学科,其次标准化的教学也容易导致学生的根基不稳,还有就是周围环境的影响也很大。
我自己应该算是这个部分里面的一个吧。
从小到大自诩是数学学渣。但我的孩子却是标准的数学学霸。
分析了我的小时候和孩子的小时候,我觉得学不好数学有两个关键因素:
一、心理暗示
我小时候如果遇到做错的数学题,就常被父亲斥责,说怎么这么简单都不会。你脑子怎么这么笨。在一次次的指责中,就会越来越害怕,总是觉得自己数学不行。
加上很多场合,家里父母会在聊天中流露出“女孩子数学不好”很正常的观点,这又强化了心理暗示,于是越学越不行;
而我的孩子他一直在被不断的积极的暗示,比如他考了90分,哪怕班上十来个满分,但我依然会非常高兴地祝贺他:真厉害,拿了90分呢,就扣了10分,知识掌握不错哦!
在孩子小的时候,他们对自我的评价很大一部分来自于父母对他们的评价,你希望孩子怎样就尽量地朝这个方向肯定他,久而久之,他对自己树立正向的心理暗示,首先心理关就攻克了。
二、学习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数学兴趣完全可以在生活中培养。我经常和孩子玩数字游戏,走路的时候,坐车的时候,路过的汽车后的车牌数字,我们互相比谁看到的数字相加最大。
在家里,全家人一起玩24点。
所以当小学开始接触数学,孩子不觉得这是枯燥的书本知识,反而津津有味,因为这些都是他日常玩耍的内容呀。
爱阅读的孩子还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数学绘本、数学课外阅读书来提高兴趣。
如果每个父母都能注意以上两点的培养,相信孩子都会爱上数学的。
反之,孩子数学学不好相信也能找到原因所在了。
作为一个孩子的妈妈,经常碰到周围家长说自己的孩子学不好数学。从表面上来看,学不好数学,大部分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没有认真学,或者干脆说孩子笨,这都是做家长不明智的行为。
从数学的学科特点来说,数学是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形成过程,如果没有经过有效的训练,孩子接受起来是比较困难的。因此部分孩子并不是学不好数学,而是还没有开了”数学“这个窍。
学好数学,不仅仅是学校老师的事情,更要求家长从孩子小时候就注重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具体的做法建议如下:
(1)将日常生活中与数有关的现象和数学联系起来,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能力。
女儿小时候,我和她常做的游戏就是上楼梯时数每层的楼梯数,然后逐渐就开始计算从1楼到7楼要数几次,总共有多少个楼梯,扩展为相应的奥数题;弹琴时,打节拍也是乘法时长的倍半关系,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孩子慢慢就有了这样的思维方式。
(2)对孩子多鼓励,少批评,碰到问题和孩子共同面对。
我看到很多家长很早就给孩子定了势,认为自己家孩子哪门课不适合,不是做什么事情的料子。这是非常有偏见的。可以说,孩子的不适合很多都是家长的自以为是。
(3)多和老师沟通,发现孩子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碰到的问题。
有的孩子是没有建立抽象思维能力,有的是因为上课确实没听;更多的是孩子对自己没有了信心。因此学不好也有不好的关键点,抓住了关键因素,重点去解决,事情就会迎刃而解。
总之,碰到问题帮助孩子有效解决,这才是孩子学习最重要的目的。
我是天云,大学老师,孩子家长,公众号天云博士和你一起做孩子的好帮手。
不聪明不等同于笨,只是说,在数学方面,有生理性的欠缺。我知道这样说或许有些伤人,甚至有些冒犯,但事实如此。我并不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实际上,我也是那些特别努力但是数学成绩就是不见起色的倒霉蛋之一。
从小学认识阿拉伯数字起,一直到大学阶段的高等数学,我的成绩永远是班里倒数前几。尤其念高中的时候,因为面临高考,我玩命一样弥补各科缺陷,数学是提分的最大关卡,我几乎把三分之一的时间都花在解数学题上面。老师说,真正的高手是一道题想出多种解法,我也照做,一道一道跟着标准答案上面学,明明是平铺直叙的解题思路和现成的数学公式,可一旦出题人换了个形式考,我就全然不晓得了。
我不笨,甚至可以算得上聪明,即使平时只抽出一点点时间来学习语文和英语,这两科的成绩也可以帮我把总成绩排名稳定在年级前三十,班里有些男孩子情况跟我正好相反,他们的理科很厉害,但英语和语文作文水平怎么都提不起来,他们向我请教的时候,我也颇为无奈。
我觉得咱们的教育误区在于,太过注重孩子的均衡发展,而忽略了人在不同学科上面的学习能力本来就有高有低,这种高低有时候不是可以用后天的努力抵消掉的,一味地要求孩子们忽略自身优势而把眼光聚集到短板上,可能会毁掉一个潜在的天才,更有可能打击孩子脆弱的自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