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杂剧是一种成熟的高级戏剧形态,体现了当时的什么社会环境?
我国戏曲始于北宋时期,而“戏剧”这个概念则出现于“宋元南戏”之后。虽元朝时期南戏与元杂剧争奇斗艳,但从时间上来看元杂剧要晚于南戏。说起戏曲之起源,大抵可以追溯到遥远的氏族社会时期。
当时的先民以歌舞祭祀自然神。到了封建时代,歌舞逐渐融入到了礼乐及民俗娱乐活动之中。元杂剧之所以为“杂剧”,是因为它的艺术表现形式糅合了前两者的元素,具备多种特点。在元杂剧中,我们还能看到其他民间艺术形式的影子。
在戏剧中,戏剧冲突是戏剧本体形式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戏剧是能够反映社会矛盾的。戏剧反映社会矛盾的前提,是要将社会矛盾进行戏剧化的处理,使之成为戏剧冲突,而不是将社会矛盾直接搬上舞台。
彼时钱可新任开封府尹,他本人对教坊中人有一定成见,听说柳永贪恋女色,与歌妓谢天香相恋,他不但再三地不允柳永托付之请,反把柳永责备一番,两人不欢而散。后柳永赴考,钱可为使柳永迷途知返,欲将谢天香判为罪人,钱可有心刁难谢天香,却发现谢天香很有才华,不同于寻常歌妓,勘与柳永般配。
许多元杂剧中都有“楔子”,楔子一词的本意是嵌入到木器中起到固定作用的小木条,引申到戏剧中便是序幕或过场。楔子的应用比较灵活,可以将其放在戏剧开头当引言,又能塞进折与折之间当作过场,没有明确的格式要求。在表演的过程中,楔子是无需伴奏的,只用小令唱出即可。唱楔子的未必是剧中的主角,可以是其他角色。
关汉卿是我国元代杰出的剧作家,前文分析了关汉卿部分剧作中体现出的戏剧冲突。尽管现代戏剧理论与我国古典戏剧作品并不能完全匹配,却不难在关汉卿剧作中发现,戏剧冲突实实在在起着塑造人物性格、表达人物情感、推动情节发展等多方面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