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初学气功的,怎么才能气沉丹田?
展开全部
一、气功健身的特点
气功的功法种类繁多,所以应因人的体质、生活环境等不同而选择适合自身的功法。这里所涉及的是静功。气功在编排上虽千变万化,但其核心都离不开“三调”:即调心、调息(调气)和调身。
第一步调心,就是首先应做到调整、控制意识思维活动。
其基本要求是排除私心杂念,做到“清心寡欲”,以达到入静状态。为了更好地练功,必须选择清静的环境、固定的时间和地点。练前排净二便,再宽衣解带,以防影响入静。所谓入静,就是通过意守的方法,变“胡思乱想”为“静思专想”,再进一步做到“无思无想,恬静愉快,悠然自得”,这是动中求静的方法。所谓意守,就是努力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身体的某一部位或某种活动中,或者意守某种对身体有益的事物。其中最常用的是意守呼吸,结合意守“丹田”,意守呼吸就是调息,意守“丹田”就是把注意力集中到肚脐下1.5寸的“气海穴”,两者结合叫“气贯丹田”。方法是腹式呼吸,吸气时使膈肌下降,小腹外鼓,后致“丹田”,呼气时小腹回缩。此法可对胸腔、腹腔内脏器官产生柔和的按摩作用,改善内脏的血液循环,加强生理活动。如饭后有腹胀气闷情况,可先进行胸式呼吸,意守两乳之间的“上气海”即膻中穴,以加强心肺功能,改善腹胀气闷。也有人喜欢意守命门穴(十四椎下正对肚脐),以补益肾气。开始练功时往往不能很快入静,这时不可急躁,要循序渐进。
第二步是调息,就是调整和控制呼吸,以帮助调心和意守入静。
基本要求是呼吸要做到“细、静、匀、长”,以逐步达到“无声无息、出入绵绵、若存若亡”的境地。锻炼时要顺其自然,不可急于求成,以免出现偏差。
第三步是调身。即调整控制身躯,保持一定的姿势,以帮助入静。长时间维持静态姿势,可以调整全身血液的分配。气功调身一般包括坐、卧、站、跪、行5 种情况,也就是5 种练功姿势,任何一种姿势都要配合调心和调息。原则是“以自然为高,以舒适为法”,但初学者以坐姿为宜。
总之,练功的基本要求是“心要清,息要静,身要松(放松)”,并灵活调整动静、快慢、松紧等。三调之法,初练之人功夫浅,必然是“有意之调”,此时用意太过,反而耗神 ;练功纯熟之后,功到自然成,就会过渡到“无意之调”的阶段。概括起来就是“积极主动,持之以恒,舒适自然,循序渐进”,做到以上四点,定会成功。
气功的功法种类繁多,所以应因人的体质、生活环境等不同而选择适合自身的功法。这里所涉及的是静功。气功在编排上虽千变万化,但其核心都离不开“三调”:即调心、调息(调气)和调身。
第一步调心,就是首先应做到调整、控制意识思维活动。
其基本要求是排除私心杂念,做到“清心寡欲”,以达到入静状态。为了更好地练功,必须选择清静的环境、固定的时间和地点。练前排净二便,再宽衣解带,以防影响入静。所谓入静,就是通过意守的方法,变“胡思乱想”为“静思专想”,再进一步做到“无思无想,恬静愉快,悠然自得”,这是动中求静的方法。所谓意守,就是努力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身体的某一部位或某种活动中,或者意守某种对身体有益的事物。其中最常用的是意守呼吸,结合意守“丹田”,意守呼吸就是调息,意守“丹田”就是把注意力集中到肚脐下1.5寸的“气海穴”,两者结合叫“气贯丹田”。方法是腹式呼吸,吸气时使膈肌下降,小腹外鼓,后致“丹田”,呼气时小腹回缩。此法可对胸腔、腹腔内脏器官产生柔和的按摩作用,改善内脏的血液循环,加强生理活动。如饭后有腹胀气闷情况,可先进行胸式呼吸,意守两乳之间的“上气海”即膻中穴,以加强心肺功能,改善腹胀气闷。也有人喜欢意守命门穴(十四椎下正对肚脐),以补益肾气。开始练功时往往不能很快入静,这时不可急躁,要循序渐进。
第二步是调息,就是调整和控制呼吸,以帮助调心和意守入静。
基本要求是呼吸要做到“细、静、匀、长”,以逐步达到“无声无息、出入绵绵、若存若亡”的境地。锻炼时要顺其自然,不可急于求成,以免出现偏差。
第三步是调身。即调整控制身躯,保持一定的姿势,以帮助入静。长时间维持静态姿势,可以调整全身血液的分配。气功调身一般包括坐、卧、站、跪、行5 种情况,也就是5 种练功姿势,任何一种姿势都要配合调心和调息。原则是“以自然为高,以舒适为法”,但初学者以坐姿为宜。
总之,练功的基本要求是“心要清,息要静,身要松(放松)”,并灵活调整动静、快慢、松紧等。三调之法,初练之人功夫浅,必然是“有意之调”,此时用意太过,反而耗神 ;练功纯熟之后,功到自然成,就会过渡到“无意之调”的阶段。概括起来就是“积极主动,持之以恒,舒适自然,循序渐进”,做到以上四点,定会成功。
展开全部
如何能使重心沉降到丹田之处(气沉丹田)。
人在用力、挺立、僵直时都能促使自身的重心向上移动。反之,如果能将全身放松,既便是保持原姿势也可以下降重心,要让重心下沉到小腹中间,最关键的两个条件是:
1.在体内要使膈肌活动 有这样的现象,一般人都能感觉和体会到。在做挺胸、挟背、颈椎向后上提的“胸式呼吸”时,就会感觉到自已长高了些,这实际是重心上移的“副作用”。如果按照太极拳诸多的姿势要求“涵胸拔背、松肩垂肘……”再加上深长细柔的“腹式呼吸”,则能使重心降下来。此时重心的升降,主要是依靠膈肌的提(收缩)、沉(舒张)。通常内脏器官的机能活动,不受意识的控制,但骨骼肌和身体的活动确能影响内脏、肺和膈肌就是最明显的例子。相对的说膈肌能起到调整某些内脏器官的适当位置。因此,“内家”的功夫都主张要“胸空腹实”,就是让膈肌舒松而促使重心向“丹田”下沉,气息出入才能顺畅,心情才能平静,大脑才能排除杂念,进入专心致意的境界。
2.在体外要使腰部向前挺紧或往后放松,就能使重心升降,对没有练过功的人来说是不易感觉出来。为了确让人知道它是能够移动的,可以做这样的实验。
①会游泳的人,一般都知道要想在水面上仰着漂浮起来,其具体的姿势必须尽量往后仰头把两耳没于水中,而把鼻和口露在外边。这不只是为了便于用鼻和口进行呼吸,也是达到颈和背往后上方挺起来。第二个要点,是要把肚脐露出水面。这样挺胸腆肚的要求,是把腰部用力绷紧,加大腰椎向前凸出的弯度。其目的就是使重心在体内上升。人的两下肢的质量比重大于胸腹腔。为了让较重的下肢也能浮起来,就必须把重心往上提才行,不然是漂不起来的。
②如果是不会游泳的人,下不了深水也不要紧,可以在浴池里体验一下。身体斜坐于水中,后脑靠着水池的边沿两腿伸直。在不改变身体其他部位和姿势之时,如把腰部向前微挺,就能使臀部浮起,如把腰部向后微放松,则臀部自然下沉。这个实验也能说明挺腰、松腰可使重心上升、下降。
因此,要使练功者的重心下沉到丹田处,首先必须要调整好正确的姿态。尤其是内、外两个关键的要领。
练太极拳必须要“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互相照应、上下一致、不可偏废。并要练习好特殊的姿势要求。如:悬顶竖项、两眼平正、面部自然、唇贴齿合、舌舐上腭、用鼻呼吸,松肩垂肘、涵胸拔背、松腰叠胯、溜臀裹裆,屈膝折踝,展指(趾)舒掌。
这些要求都是为了让周身的关节和肌肉放松,不能使关节用力合拢和肌肉紧张僵直。同样,精神、情绪、心境、意念也都要放松,平静、安舒、专注。呼吸更要均匀、轻松、缓细、深长。内部因素也是促使人体重心升降的条件。以上所述亦适用于调息、意守的气功功法。气功家讲究前通“三田——玄窍、膻中、气海”,后过“三关——尾闾、夹脊、玉枕”的小周天和通达四肢八脉的大周天。再进一步做到意气“如九曲珠,无往不利”。如此种种涉及到较高的功夫,都必须先由身形姿势做起,如果不能使身体重心下降到小腹之中的“气沉丹田”之处,其他功夫皆等于白练。或许有的人还没有在主观上意识到要这样做,但功夫深厚者,确能自然达到水到渠成。如果我们在普及、推广太极拳之时,在开始学太极拳之时或将入门之时,就懂得这个道理,学会这种锻炼要领,完全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人在用力、挺立、僵直时都能促使自身的重心向上移动。反之,如果能将全身放松,既便是保持原姿势也可以下降重心,要让重心下沉到小腹中间,最关键的两个条件是:
1.在体内要使膈肌活动 有这样的现象,一般人都能感觉和体会到。在做挺胸、挟背、颈椎向后上提的“胸式呼吸”时,就会感觉到自已长高了些,这实际是重心上移的“副作用”。如果按照太极拳诸多的姿势要求“涵胸拔背、松肩垂肘……”再加上深长细柔的“腹式呼吸”,则能使重心降下来。此时重心的升降,主要是依靠膈肌的提(收缩)、沉(舒张)。通常内脏器官的机能活动,不受意识的控制,但骨骼肌和身体的活动确能影响内脏、肺和膈肌就是最明显的例子。相对的说膈肌能起到调整某些内脏器官的适当位置。因此,“内家”的功夫都主张要“胸空腹实”,就是让膈肌舒松而促使重心向“丹田”下沉,气息出入才能顺畅,心情才能平静,大脑才能排除杂念,进入专心致意的境界。
2.在体外要使腰部向前挺紧或往后放松,就能使重心升降,对没有练过功的人来说是不易感觉出来。为了确让人知道它是能够移动的,可以做这样的实验。
①会游泳的人,一般都知道要想在水面上仰着漂浮起来,其具体的姿势必须尽量往后仰头把两耳没于水中,而把鼻和口露在外边。这不只是为了便于用鼻和口进行呼吸,也是达到颈和背往后上方挺起来。第二个要点,是要把肚脐露出水面。这样挺胸腆肚的要求,是把腰部用力绷紧,加大腰椎向前凸出的弯度。其目的就是使重心在体内上升。人的两下肢的质量比重大于胸腹腔。为了让较重的下肢也能浮起来,就必须把重心往上提才行,不然是漂不起来的。
②如果是不会游泳的人,下不了深水也不要紧,可以在浴池里体验一下。身体斜坐于水中,后脑靠着水池的边沿两腿伸直。在不改变身体其他部位和姿势之时,如把腰部向前微挺,就能使臀部浮起,如把腰部向后微放松,则臀部自然下沉。这个实验也能说明挺腰、松腰可使重心上升、下降。
因此,要使练功者的重心下沉到丹田处,首先必须要调整好正确的姿态。尤其是内、外两个关键的要领。
练太极拳必须要“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互相照应、上下一致、不可偏废。并要练习好特殊的姿势要求。如:悬顶竖项、两眼平正、面部自然、唇贴齿合、舌舐上腭、用鼻呼吸,松肩垂肘、涵胸拔背、松腰叠胯、溜臀裹裆,屈膝折踝,展指(趾)舒掌。
这些要求都是为了让周身的关节和肌肉放松,不能使关节用力合拢和肌肉紧张僵直。同样,精神、情绪、心境、意念也都要放松,平静、安舒、专注。呼吸更要均匀、轻松、缓细、深长。内部因素也是促使人体重心升降的条件。以上所述亦适用于调息、意守的气功功法。气功家讲究前通“三田——玄窍、膻中、气海”,后过“三关——尾闾、夹脊、玉枕”的小周天和通达四肢八脉的大周天。再进一步做到意气“如九曲珠,无往不利”。如此种种涉及到较高的功夫,都必须先由身形姿势做起,如果不能使身体重心下降到小腹之中的“气沉丹田”之处,其他功夫皆等于白练。或许有的人还没有在主观上意识到要这样做,但功夫深厚者,确能自然达到水到渠成。如果我们在普及、推广太极拳之时,在开始学太极拳之时或将入门之时,就懂得这个道理,学会这种锻炼要领,完全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先练习不要胡思乱想,随着技艺提高就会慢慢达到的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静下心来 先练气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0-08-29
展开全部
就是吸气时心想着气吸到丹田。这就是气沉丹田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气功里面的气沉丹田指的是用意念,只要想象气沉到丹田就行了。并不是真的把呼吸的空气压在丹田。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