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文富武”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是读书是穷人可以做的事儿,而练武则是富人的专利,类似于现在的“穷玩车富玩表”。
穷文富武虽然是古时候流传下来的说法了,但是对于当现社会同样还是有着相当的意义的。
在很久很久以前的封建社会里,人都是分三六九等的,而要想改变低层人的命运,要么是战争中立军功,以命换命;要么就是和平年代里通过朝廷组织的科举考试来革自己的命了;那么科举是分为文举和武举两种考试的,可为什么穷就不能去考武举呢?
设想一下噢,你是一个连饭都吃不饱,经常是有上顿没下顿的穷人,那么先不说你是不是营养不良,就算正常,那么练武需要的装备呀,器械呀,还有营养的补充啊,你拿得出来么?一个从小吃牛肉长大的和一个吃草长大的孩子,你觉得可能是一个重量级上的么?营养跟不上,身体基础自然就差。
那么读书呢?你可以手无缚鸡之力,说话也可以有气无力,一阵六级风可以送你去西天也无所谓,反正你只要还能拿得动笔写得了字,就可以去参加考试,相比之下成本就低得多了,实在没钱买灯油晚上还可以把墙凿个洞偷点光。
如果这么说你还是不能理解的话那么用现在事儿来举例子吧!看看那些可以去健身房玩的人,哪一个是吃不饱穿不暖的?不过图书馆可就什么样的人都有了,不论贫穷与富贵,都可以从书中得到自己想要的知识。我之前送外卖的时候,有过健身房点外卖的,去送的时候根本连门都不让我进,而图书馆,你至少是可以进大厅的。
现在我想你应该可以理解什么叫“穷文富武”了吧?
穷文富武是古代流传下来的一句名言,其中有两方面意思,一个是学,一个是用。
所谓穷文富武,那是说穷人可以学文,但武都是有钱人弄得玩意儿。为什么呢?学文相较于武艺来说,学习起来相对简单,只要学习的人智商没问题,家境平常的都可以学。毕竟纸不值钱,私塾先生到处都是。尤其在科举制之后,潜心修文的人太多太多,穷人家孩子交点米给私塾先生就可以上学,但是武学就不一样了,不是你随便找个人就能学的,而且学习武学最重要的身体,保证均衡的营养,这就不是穷苦人家可以负担起的。就像现在培养一个运动员,不是一个普通家庭能够负担的起一样的。现在也是这样,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在学校上课,但是不是所有人都会被培养成运动员一样。
还有个就是使用方式,当然这个只适用于古代。文人能干啥在古代?最好的就是科举高中,最后出将入相,这样当然荣华富贵。但是这样能有几个人呢?大多数文人最终都是沦落为私塾先生,穷困潦倒,这样的文人当然是穷的。然而除了科举和和教书,在商业不发达而且重农轻商的古代好像也没什么出路了文人。但是学武之人就不一样了,不想跑江湖卖艺可以去当镖师走镖,不想走正途还可以去打家劫舍,所以一般古代学武都比较有钱。
不过现在不同了,现在也没这种说法,我们这个时代需要的是更多的文化人才。
在古代,经济发展不足,社会资源分配不均,很多人都是处在温饱线以下,只有那些处于统治地位的士大夫阶层可以根据自己喜好去选择职业,而很多平民只能根据自己的家庭情况来选择将来所要从事的职业。
首先,穷文,指得是很多贫苦出身的人,很多都换选择学文。
第一,那个时候的封建社会以士农工商来划分社会地位的组成。读书人便是地位最高的一群人,没有功名在身的读书人在当地也很受欢迎,是很多贫苦出身的人大都都会选择的。
第二,在古代,是所谓的家天下。学的文武艺,卖与帝王家。说的就是古代很多人的心声。那个时候的最高理想就是学文,考功名,入庙堂,光宗耀祖。这是很多读书人最为崇高的理想,也是很多人为之奋斗终身的理想。
其次,富武,指的是很多有钱的人会选择习武。
第一,习武需要花费的资源很庞大,不光是大量的训练带来的大量食物消耗,还要为此打造对应的武器,练武时的器械,这些都是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的。
而且,武人经常会有争斗,很多时候会经常受伤,那么药钱也是一项很大的输出。
在古代那样一个经济不发达,很多人还吃不饱的年代,这样的消耗可不是一般人能花的起的。
这就是为什么说是富武了。
因为穷人根本不会去选择练武。这不仅是自身的巨大压力,更是对家庭的巨大负担,所以穷人只能选择学文。
而有钱人的选项就很多,喜欢学文的可以学文,喜欢学武的可以习武,所以习武的人大部分都是有钱人,这就是所谓的富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