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文言文和诗歌鉴赏怎么提高

现在高二了。感觉语文的文言文和诗歌鉴赏很不会。诗歌鉴赏6分往往只拿2,3分而文言文的翻译很差,得不了几分。请问怎么提高着2部分... 现在高二了。 感觉语文的文言文和诗歌鉴赏很不会。诗歌鉴赏6分往往只拿2,3分 而文言文的翻译很差,得不了几分。 请问怎么提高着2部分 展开
 我来答
禚方伏康平
2020-02-28 · TA获得超过1116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608
采纳率:84%
帮助的人:1.8万
展开全部
文言文和诗歌的鉴赏能力一个来自于天生对语言的敏感程度,但最主要的还是后天的培养。通过阅读大量文言文和诗歌,可以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开始的时候适合读一些通俗晓畅的文言文和诗歌,比如古代文言文中的故事一般比较容易懂,而一些唐诗也是朗朗上口,并不晦涩。当有一定的基础,可以去大段地阅读自己感兴趣的文言文和诗歌。所以这些是打基础的。
打完基础以后,就要适当阅读一些诗歌鉴赏类和文言文欣赏类的书。中国在诗歌鉴赏上有成就的大家还是蛮多的,唐诗宋词鉴赏辞典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通过他们的分析,掌握诗歌鉴赏的思路和语言风格,为自己鉴赏诗歌和文言文打下基础。
最后是自己去鉴赏诗歌和文言文。首先要对文言文或诗歌的背景有所了解:比如作者、写作年代等,这些为诗歌整体的风格基调找到一个依托。对于诗歌来说,首先是把整首诗歌分为起承转合四个部分,对于每个部分要找到其中的关键词和出彩的地方,而对诗歌的鉴赏中,特别要注意古典诗歌中景与情的融合,分析景要去分析情,分析情要展示为一种景致。文言文的鉴赏首先要建立在读懂、读通、懂透的基础上,所谓读懂就是字句意思能够明白,做到准确断句,并联系上下文找出晦涩的段落的意思,在高考中并不需要每一句文言文都读懂,不懂得一定要看上下文;所谓读通,就是要找出每一个段之间的关系,一般文言文段落关系和现代文的区别也不是很大,理清段落间的关系就掌握了大的方向;最后是读透,读透就是要考虑为什么那段要说那些内容,这样才能做好翻译。
渠绍尹绮露
2020-04-21 · TA获得超过1292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626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9万
展开全部
文言文和诗歌的鉴赏能力一个来自于天生对语言的敏感程度,但最主要的还是后天的培养。通过阅读大量文言文和诗歌,可以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开始的时候适合读一些通俗晓畅的文言文和诗歌,比如古代文言文中的故事一般比较容易懂,而一些
唐诗
也是朗朗上口,并不晦涩。当有一定的基础,可以去大段地阅读自己感兴趣的文言文和诗歌。所以这些是打基础的。
打完基础以后,就要适当阅读一些诗歌鉴赏类和文言文欣赏类的书。中国在诗歌鉴赏上有成就的大家还是蛮多的,唐诗宋词鉴赏辞典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通过他们的分析,掌握诗歌鉴赏的思路和
语言风格
,为自己鉴赏诗歌和文言文打下基础。
最后是自己去鉴赏诗歌和文言文。首先要对文言文或诗歌的背景有所了解:比如作者、写作年代等,这些为诗歌整体的风格基调找到一个依托。对于诗歌来说,首先是把整首诗歌分为起承转合四个部分,对于每个部分要找到其中的关键词和出彩的地方,而对诗歌的鉴赏中,特别要注意古典诗歌
中景
与情的融合,分析景要去分析情,分析情要展示为一种景致。文言文的鉴赏首先要建立在读懂、读通、懂透的基础上,所谓读懂就是字句意思能够明白,做到准确
断句
,并联系上下文找出晦涩的段落的意思,在高考中并不需要每一句文言文都读懂,不懂得一定要看上下文;所谓读通,就是要找出每一个段之间的关系,一般文言文段落关系和
现代文
的区别也不是很大,理清段落间的关系就掌握了大的方向;最后是读透,读透就是要考虑为什么那段要说那些内容,这样才能做好翻译。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弘合尉欣愉
2020-01-03 · TA获得超过1158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661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2.1万
展开全部
这些都是有技巧的,像修辞的作用是:生动形象的写出了什么什么。文言文可以平常多做点训练,多练就会好的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拱杰祁雅柔
2019-02-15 · TA获得超过1031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67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1万
展开全部
这些都是有技巧的,像修辞的作用是:生动形象的写出了什么什么。文言文可以平常多做点训练,多练就会好的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2)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