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杨广的名声褒贬不一,那么他到底是不是昏君?他对历史有没有贡献? 100
公元618年隋朝灭亡,隋朝的灭亡距今已经有一千多年,这一千多年中又出现了多少个朝代的更迭,就算是距离我们最近的清朝的历史,我们都没法证实 所有历史事件的真实性,那我们又如何能弄清发生 在一千多年前的历史真相呢?
如果历史都能真实如初的记载的话,就不会有司马迁受宫刑的事情了,但是又有几人能做到司马迁一样?
历史上的有很多事情我们很难去分辨出它的对错, 我们学习历史更多的是要以史为鉴不重蹈覆辙,不带有历史偏见可能会更好地了解历史,从先人的历史经验上总结出更多的智慧。
首先来看看杨广的坏,杨广本是杨坚的第二个儿子 ,在他的上面还有一个大哥,也就是隋朝的太子杨 勇,但是这个杨勇没有杨广有心机,杨广为了坐上太子的位置,处心积虑的想着法陷害他的大哥杨勇 。
杨广利用他母亲痛恨男人娶小妾不疼爱自己正室妻子的心理,在他母亲的面前说杨勇的坏话,而自己又装作一副好丈夫的形象,最终赢得了他的母后独孤皇后支持,隋文帝在独孤皇后的枕边风下,也渐渐地对杨勇产生了厌恶,直至将杨勇废弃转而立杨广为太子。
杨广靠欺骗与陷害得到太子的位置,最后甚至与他父皇的妃子私通,被隋文帝发现后,直接害死了隋 文弟,杨广就是一个不仁不义、不慈不孝,如果说 从他的私德来说,他确实是一个昏君。
杨广做皇帝后做了两件事成为了导致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第一件事情就是三征高句丽,当时隋炀帝杨广为什么非要抓着高句丽不放呢?
因为高句丽当时已经控制了现在朝鲜半岛的整个北方土地,不仅如此,高句丽还不断地向北方,也就是隋朝的辽东地区蚕食,如果隋朝再不加以反击的话,那高句丽就会越坐越大,可能还会危机到隋朝北方领土的稳定。
正所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后面的李世面也同样征伐过高句丽。
隋炀帝杨广就没李世民那么幸运了,他接连三次征伐高句丽失败,劳民伤财导致国内起义骤起 ,也就此拉开了隋朝灭亡的大幕。
除了三征高句丽导致隋朝最终的灭亡外,还有一件事也是导致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那就是修建大运河。
因为当时隋朝的政治中心是在北方,而因为从东汉末年以来,北方年年战乱,导致大量的汉人选择南渡,晋朝八王之乱导致的北方战事,更是加剧了北方的汉人向南迁移。
随着大量的人口南迁,经济中心也逐步的转移到了 南方,隋朝建立后江南水乡成为了隋朝赋税的主要来源地之一,但是仅靠陆路运输已经很难再支撑庞大的货运和朝廷在江南地区征收赋税。
所以隋炀帝杨广就决定修建大运河,但是修建大运河是件非常浩大的工程,古代既没有挖掘机,又没有大量的运输车辆和各种工具,完全只能依靠大量的人力去开凿。
在古代本来就生产力低下,一下征调这么多人去修建运河,没有人生产了,粮食就会减产,粮食一减产和修建运河的许多工人本身就不是自愿去修建运河的,所以就加剧了社会危机。
直到杨广三征高句丽失败后,国内的各种矛盾就瞬间爆发了,这一爆发就一发不可收拾,直接导致了隋朝的灭亡。
由此看来隋朝的灭亡更多的是隋炀帝杨广在征高句丽军事上的失败,才是导致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其实,隋炀帝之所以得到这个历史结论,完全是后世史学家篡改历史的结果,尤其是后来的唐朝李世民,为了美化自己,而故意歪曲历史。还有一个原因杨广是个亡国之君,历史上的亡国之君没有一个好名声。
查看相关视频
伽罗愧对给阿邕的承诺,杨坚誓言张口就来,很快就应验了
总之,杨广的印象早已臭名昭著,被描绘成了一个十恶不赦的大魔头。但问题是,如果杨广真是这种十恶不赦的大魔头,那么,在他被宇文化及勒死时的一幕就难以解释了。
据说隋炀帝杨广的死讯传到各地反王的耳朵里时,这些反王就好像死了亲爹一样。长安城的李渊放声大哭,而正在攻打隋军镇守的河间郡的反王窦建德也立刻停止进攻,吊唁“先帝”;洛阳的反王王世充更加夸张,哭得几次用头撞地,弄得满脸是血。
何以如此呢?此时,这些反王似乎已经忘记了自己是反叛者,他们发誓要为隋炀帝报仇,手刃杀死隋炀帝的凶手——宇文化及。
最后河北起义者窦建德抓住了宇文化及并将其斩首,以告慰隋炀帝在天之灵。
如果一个人真的十恶不赦,敌人为什么要为其报仇呢?
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隋炀帝杨广并不是十恶不赦。其实,隋炀帝做的事情,李世民也做了。隋炀帝最让人诟病的就是他不惜国力、亡国也要三征高丽,这个事情李世民没有做吗?也做了。不也没有捞取到什么好处吗?
而李世民之所以能够流传千古,完全是站在了隋炀帝的肩膀上。隋炀帝的两大功绩产生的效果都留给了李世民来发挥。
那么,隋炀帝到底有哪些功绩呢?
第一大功绩就是灭南陈。隋炀帝杨广是隋灭南陈的总指挥。公元588年,隋文帝杨坚任命20岁的杨广为总指挥,统帅50万隋军南下,攻灭陈朝。
这份功劳理应属于隋炀帝杨广,这就跟后来的李世民一样。杨广和李世民都有开疆拓土之功。相反太子都没有这份功劳,无论是隋朝太子杨勇还是唐朝太子李建成,都是如此。
杨广灭南陈,至少为隋朝打下一半的江山,李世民亦是如此。
而隋朝灭南陈后,南陈还有很多叛乱者,他们并没有归顺隋朝,很快就发动了复辟的暴动,而杨广利用自己的天才的交际能力,广泛收编江南名士为自己所用,还拉拢江南佛教界的领袖站在自己一边。当时佛教界在江南地区乃至全中国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力。江南的各派人士看到杨广如此宽宏仁义,纷纷归顺到晋王麾下,这次叛乱以不流血的方式平息了。
也正因为如此,隋文帝杨坚才传位给杨广的。至于史书上说的,隋炀帝弑父夺位完全是子虚乌有的案子。
其实,隋文帝之所以选择杨广,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与杨勇相比,杨广似乎更能修正自己的路线。
众所周知,杨广的老爸杨坚是个小气鬼,执政期间一再巧立名目提高税率,从老百姓那里盘剥钱财,甚至发生饥荒的时候,也舍不得开仓放粮救济灾民。
但杨广不同,杨广是个富二代。他上台后,先是大赦天下,免去天下全年的租税。此后的十几年中,杨广多次减免老百姓的租税,并且不断降低征收的税率。
隋文帝杨坚对读书似乎不感兴趣,他自己都没怎么读过书,所以,晚年的隋文帝甚至认为学校都没啥用处,下令关掉学校。
但杨广表现出了极大的不用,他对文化十分重视,上台不久就扩编国家最高教育机构国子监,还兴办了各类专门学校,培养算学、天文历法、法律和医学等方面的各种人才。
据统计,杨广在位的时候,全国在校生数目近20万,平均每6户人家就有1名子弟在政府开办的学校就学。如此大规模普及教育,这在古代中国是史无前例的。
不仅如此,杨广还做了一件具有深远意义的大事。
隋炀帝大业三年,他下令建立“进士科”。诏令文武官员有职事者,可以孝佛有闻、德行敦厚、结义可称、操履清洁、强毅正直、执宪不挠、学业优敏、文才秀美、才堪将略、膏力骄壮等10科举人。进士二科,并以“试策”取士,
这标志着科举制正式诞生了。这不仅在中国历史上是划时代的意义,就算拿到世界历史上也是划时代的意义。
科举制非常伟大,打破了身份等级的限制,给了社会各阶层以平等竞争的希望。换句话来说,它防止了社会阶级的固化。
从汉朝开始,中国社会进入了士族豪门控制的,他们不仅掌握了地方税收大权,甚至还能够举荐自己的圈内人做官,形成士族门阀,而平民百姓是根本无望进入高级官僚队伍的。而科举制打破了阶级固化,从法律上给予所有人以平等的机会。
科举制从理论上讲,任何人只要学识够都可以当国家的官员,实现人生的逆转。所以,科举制后来有一句话“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给了社会各阶级以期待。
从这一点来讲,隋炀帝是一位战略前瞻性极强的人。
由此可见,隋炀帝杨广不是一个十恶不赦的人,他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就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获得了万民的称颂,他的声望远远超过了隋文帝。
其实,如果杨广就此收手,啥事也不做,他也将在中国史书中位列明君之列。但这位年轻的皇帝似乎并不满足,又做了很多大事,最后终于把自己搞得身败名裂。